时间:2024-05-28
麦迪娜·毛吾肯(新疆布尔津县冲乎尔镇畜牧兽医站 836602)
羊白肌病防治
麦迪娜·毛吾肯(新疆布尔津县冲乎尔镇畜牧兽医站 836602)
羊白肌病是羔羊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代谢病,病理学特征是心肌与骨骼肌发生变性坏死。本文主要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提出合理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羊白肌病;僵羔;防治
羊白肌病又叫僵羔,是羔羊的一种代谢疾病,主要特征为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由于患病羊只肌肉色淡,甚至颜色苍白而得名。本病由于母羊妊娠期和泌乳期代谢性缺乏硒所导致的羔羊机体衰弱、运动障碍、消化机能紊乱等症状。因此,本文就此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提出合理诊断和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本病既无传染性也无遗传性,一般认为是由于羔羊饲喂的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所引起。有研究表明,硒元素在饲料中的含量低于0.01%时可诱发该病。维生素E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当饲料保存不当,如存放过久、高温、湿度过大以及淋雨或暴晒,酸败变质,饲料中的维生素E会被降解。羔羊由于食用缺乏硒元素和维生素E的饲料,体内正常生理性脂肪会出现过氧化,损害细胞内的自由基,从而导致组织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和坏死。该病受损最严重的部位是心肌和骨骼肌,可引发急性心肌坏死和运动障碍。
从流行病学分析,本病既没有遗传性也没有传染性,一般认为是由于饲喂羔羊的饲料中长期缺乏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所引起。当硒在饲料中的含量小于0.01%时可以诱发本病。该病常在春夏之间呈地方流行性,砂土或沼泽地区最为常见。本病主要感染1~5周龄羔羊,死亡率严重的可达40~60%。在缺乏硒元素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本病最为多见,严重时病发率达90%以上。
病羔营养状况较差者居多,但发育良好者亦不少见。病羊精神萎靡,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四肢僵硬,不愿行走,头歪向一边,多数羔羊出现持续性腹泻,共济失调,机体极度消瘦。急性患病羔羊常于放牧及采食时突然倒地死亡,生前无任何症状,体温正常,胃肠蠕动也没有显著变化;心跳呈显著的传导阻滞和心房纤维颤动。病程较长者,最初离群,不愿行动,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病情加重后卧地不起,颈部僵直而偏向一侧;若强迫病羊起立,轻者肢体强硬,走路摇摆;重者举步跌倒或站立不稳,反刍停止,口流白沫呈昏睡状,多数死亡;少数病羔有腹泻,下颌间隙、背部和胸部出现水肿。
本病的病变以肌肉发生对称性病变为主,即身体两侧的同种肌肉发生病变,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后腿。一般常见的肌肉病变为臂二头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肩肿下肌及胸下锯肌等,有时肌肉病变也发生于咬肌与膈肌。病变肌肉一般颜色为弥散性或局限性的浅黄色或灰黄色,也有呈白色,肌组织表面粗糙不平且干燥;少数病例肌肉被钙盐浸润硬化。正常肌肉中钙含量为2%,而钙含量在患病羊肌肉中增加14~15%。有透明的或红色液体存在于心包中,心肌带较柔软,呈灰色,有时有出血点。
本病可依据发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确诊。诊断主要依据病羔死后对其剖检所见的病理变化。病羊尸体的肌肉中有灰白色条纹存在是最明显的病变,尤以后肢最为多见。
血检时,病羊体内谷草转氨酶在血清中的含量超过200IU/ml,同时血清肌酸、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转移酶含量均增加。进行尿检时,有大量肌酸存在于尿液中。一旦确诊本病,应将饲料送相关单位检查其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
本病预防要加强饲料管理,及时给孕羊补充维生素A、D、E及磷酸盐:冬季可给孕羊饲喂豆科干草、大麦芽、胡萝卜与骨粉,产羔羊前补硒,或在妊娠期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溶液4~6ml,每隔7d注射一次,共两次。出生5~7日龄羔羊可预防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溶液1.5ml,7d注射一次,共两次,起到预防作用。如果遇到阴雨天气、青草不能及时供应或干草质量差等情况,可进行再次预防注射,达到防控效果。
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是亚硒酸钠。取亚硒酸钠0.2g充分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灭菌后备用,用量为1.5~2ml,可治疗发病羔羊,效果良好。由于亚硒酸钠对局部有刺激性,部分羊用药后会出现苦叫不安,或出现食欲减少,少数羊只的注射部位有溃烂脱皮都属于正常反应。康复治疗期间,可采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A进行肌肉注射,或是在饲料中拌入棉子油,也可用青苜蓿制作饲料膏。
此外,可添加微量元素硒于饲料中,一般硒的含量在日粮中为0.1mg/kg即可满足羔羊对硒的营养需求,也可补充微量元素添加剂。在该病的恢复期可对羔羊补充乳酸钙0.5g,连用1周,有增强体质,促进恢复健康的功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