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奶牛产后瘫痪病的防治

时间:2024-05-28

吴春滨(山东省莱州市朱桥畜牧兽医站 261400)

奶牛产后瘫痪病的防治

吴春滨(山东省莱州市朱桥畜牧兽医站 261400)

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病之一,高产奶牛易发生,尤以3~6胎为多发年龄阶段。治愈后如不加强饲养管理,在下次分娩后有可能再度发病。

1 病因

产后瘫痪的发病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降低有着直接原因。由于奶牛在产奶过程中,大量钙质进入奶中,奶牛身体从肠道吸收的钙量大大少于损失量,只能挪用骨骼中的钙来补充奶中钙的总量,使奶牛骨骼疏松而发病。实践证明,怀孕奶牛饲料中不增加钙的补充,奶牛挪用骨骼中钙的可能性增加好几倍,能增加此病的发病率。有的奶牛场,产后瘫痪的发病率为25~30%。

2 症状

奶牛发生瘫痪时,表现的症状随个体不同差异较大,可分为典型和轻型产后瘫痪两种。

2.1 典型产后瘫痪

病牛症状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典型症状显露,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12h。发病初期病牛仅表现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排粪尿量下降,产奶量降低,精神不振伴有轻度不安,不愿走动,站立不稳,四肢交替踏地,后躯摇摆,随着时间延长,症状越来越严重,最后卧地不起,表现出典型的瘫痪症状。

2.2 轻型产后瘫痪

病牛开始时表现出短暂性不安,出现惊慌、哞叫、暴躁、目光凝视等兴奋和过敏的症状。头部及四肢发生痉挛,不能保持平衡。开始时牛鼻镜变干燥,四肢变冷,皮温降低,有时出汗,呼吸变慢,体温基本正常或稍低,脉搏无明显变化。

病牛从后肢开始瘫痪,不能站立,虽一再挣扎,仍不能站立。由于用力挣扎,使全身出汗,肌肉颤抖。往后就相继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病牛昏睡,基本都是一种伏卧姿势,即四肢屈于躯干之下,头向后弯至胸部一侧。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眼球干燥、瞳孔散大,对光线无反应。肛门松弛,反射消失。心音减弱、心跳加快,每分钟80~120次。呼吸深而慢。舌头麻痹、外垂。病情严重时,病牛昏迷直至死亡。死亡时由于病牛不表现痉挛性挣扎,不易被注意。

3 治疗

可以用葡萄糖酸钙加4%的硼酸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加入硼酸可以提高葡萄糖酸钙溶液的稳定性。注射后病牛无反应或反映不明显,可重复注射一次,但最多不能超过3次。

也可采用送风疗法,即向乳房内打入空气,使乳房内压力升高,乳房内的血管受到压迫,流向乳房的血液减少,停止泌乳,促使全身血压升高,血钙的含量就会增高,同时,还能刺激乳腺神经末梢,促使大脑兴奋,消除病牛抑制状态。操作方法是,先将送风器进行彻底消毒、在送风器的金属筒内放一些消毒药棉,以便对空气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感染。没有乳房送风器时,也可用大号连续注射器或打气筒。在往乳房送气前,使病牛侧卧,擦净并消毒乳头,然后将消毒后的乳导管涂上少许经消毒的润滑剂,小心送入乳头管内,注射10万单位青霉素和0.25g链霉素,然后往4个乳房内均匀地打空气,使乳房的皮肤紧张、变厚,以能呈现鼓音为标准。如打入空气不足,会明显影响疗效;打入空气过量,能使乳腺泡破裂,对治愈后的产奶量有较大影响。打气后,用宽纱布条将乳头轻轻扎住,以防止乳房内空气排出。等病牛站立后,经过1h,即可将乳头上纱布解除。扎乳头时不可太紧,时间也不要太长,更不能用细线结扎。大多数病牛打入空气半小时后,症状就会明显减轻,病牛开始清醒,头颈部姿势逐步恢复自然状态,体温也逐渐升高,除肌肉颤抖及精神稍差外,采食恢复正常,最后所有症状消失。

4 预防

实践证明,在奶牛的干奶期中,特别是临产前两周,饲喂低钙、高磷的饲料,是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的有效方法,这样就可以激活甲状旁腺的机能,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能力,提高牛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因此,临产的奶牛要增加谷物精料量,减少豆科饲料。

奶牛分娩后立刻肌肉注射10mg双氢速固醇,或产前肌肉注射VD1000单位,都能起到预防产后瘫痪的效果。另外,在产前1个月到产后7~10d,每天喂30g硫酸镁,可以预防血钙减少时出现的抽筋现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