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社会逐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网络虚拟社会给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仅有积极的影响,还有消极的影响。在虚拟网络社会之下,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承担的重任。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会;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04-01
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网络虚拟、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种新的社会形式——虚拟网络社会逐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网络迅速地渗透到了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中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洞悉国家大事,可以分享教育资源,可以与他人交流学习思想。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网络虚拟社会给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网络虚拟社会给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虚拟社会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虚拟社会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自由的交流环境。在新的时代下,网络为中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一世界里,其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可以便捷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恰恰是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能够避免人们面对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满足情感需求和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交流场所。
(二)网络虚拟社会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当今新的网络虚拟社会之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应运而生。学校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网上视频、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我们在舒适的家中面对计算机,便可以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信息,从而充实和丰富我们的知识库。网络使我们从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能让我们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最新教育。
二、网络虚拟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过度沉迷网络,影响了中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过度沉迷网络,影响中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由于中学生的生理处于未成熟的时期,如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聊天、玩游戏、浏览网页等,就会对其视力产生一定的危害。电脑的大量辐射也会使中学生出现头昏脑胀、视觉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现象特别是不少中学生选择的上网场所是网吧,许多公共网吧条件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身体难免会受到危害。
过度沉迷网络,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生长时间沉沦于网络虚拟社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持续聊天,会使中学生产生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等现象,严重损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很多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屏幕也会使得部分学生感情麻木、人际疏远、态度冷漠,更有甚者出现各种犯罪行为。
(二)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会使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一些中学生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在现实中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等症状,常常会表现失范的行为。一些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剧渗透,使得一些中学生出现了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以及道德评价失范等倾向。我们都知道,当今最新科研成果包括网络技术在内,西方国家都占据绝对优势。他们利用这种优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意识渗透到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中学生则是最易侵入的群体。这样就很容易淡化中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扭曲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网络虚拟社会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复杂的网络虚拟社会之下,要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要保证他们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管理与监督教育工作同步进行,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采取对策。
(一)利用网络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肯定网络虚拟社会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的影响。
充分利用网络积极的方面去促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加大投入,推动互联网的建立,网络虚拟社会有利于增强政治教育的即时性和针对性,教师应积极采用互动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讨论涉及有关道德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建立健全网络监督制度,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制建设。要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政策且益于中学生发展成才的网络管理制度。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进行有序管理。我们要做到严格把好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入口关,坚决抵制西方的、本土的低级落后的文化传播,坚决剔除和限制诸如虚假、反动、色情、庸俗等低级的、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准入。同时,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使得伴随着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在网络执法时,能够有法律的依据。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了更好的应对网络虚拟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教育培养,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信息社会中获得、利用、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素质。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懂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深入了解网络的特征,能驾驭网络并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四)加大家庭网络教育力度,家长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网络意识。家庭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父母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中学生可以在家中使用网络上网,因此,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并严格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也应该经常与青少年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旦发现孩子沉迷网络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强行禁止,应该晓之以理,告知孩子沉迷网络的危害,正确的引导孩子。
参考文献:
[1]王经涛,王俊英.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管彦兵.运用网络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2006(6).
作者简介:张建飞(1987-),男,汉族,河北省巨鹿县,硕士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哲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