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沿江地区水稻穗颈瘟关键防控技术的研究

时间:2024-05-28

夏汉炎,张夕林(.通州区平潮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南通 636;.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江苏南通 6300)

沿江地区水稻穗颈瘟关键防控技术的研究

夏汉炎1,张夕林2
(1.通州区平潮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南通 226361;2.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江苏南通 226300)

防治穗颈瘟的配套关键技术是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掌握穗颈瘟防治的最佳适期,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10%时突击用药;隔5~7 d再用药1次;防治方法、药剂及用量分别为25%吡唑醚菌酯EC 70 mL、45%肟菌·己唑醇WG 20 g、10%嘧菌酯CS 90 g、20%三环唑WP 100~120 g、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提倡低容量喷雾、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效果好。

水稻穗颈瘟;防治技术;杀菌剂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偶发性病害,它是稻瘟病再侵染频繁发生的气传性流行性病害。2014年由于水稻生长中后期叶瘟发生严重,田间菌源充足,达到了穗颈瘟大流行的发病菌源条件;而病菌最佳侵入时期的水稻破口抽穗期又遇上连续阴雨与低温天气,特别有利于穗颈瘟病菌侵入、发病和扩张蔓延;种植的水稻品种又大多高感稻瘟病。决定穗颈瘟发病流行的三大因素都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病和流行,最终导致2014年水稻穗颈瘟在沿江地区暴发流行成灾,其发生程度达到特大发生,其发病程度和造成的损失为历史上近20年来所罕见,成为影响2015年水稻高产稳产、增产增收的最大灾害。2015年穗颈瘟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其危害损失明显轻于2014年。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穗颈,2014~2015年笔者进行了水稻穗颈瘟高效药剂、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等试验研究,集成了行之有效的水稻穗颈瘟配套防控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0%稻瘟酰胺S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1%甲硫·戊唑醇SC(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20%三环唑WP(江苏粮满仓农化有限公司生产),20%井·烯·三环唑WP(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吡唑醚菌酯EC(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45%肟菌·己唑醇WG(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5%肟菌酯·戊唑醇SC(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75%三环唑WP(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己唑醇EC(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嘧菌酯CS、30%苯甲丙环唑SC(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5%戊唑·嘧菌酯WG(美国世科姆公司生产),25%吡蚜酮WP(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25%甲维盐·茚虫威WG(通州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处理与方法

1.2.1 不同药剂试验

2014年试验设每666.7 m2用20%稻瘟酰胺SC 100 mL,41%甲硫·戊唑醇SC 50 mL,25%三环唑WP 100 g,20%井·烯·三环唑WP 100 g,不用药对照,共5个处理。2015年试验设667m2水稻用25%吡唑醚菌酯EC 50、60、70 mL,45%肟菌·己唑醇WG 12、16、20 g,75%三环唑WP 25 g,不用药对照,共8个处理。以上各处理均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6.8 m2,用水量为60 kg,于8月26日(5%左右水稻破口)第1次用药,同时加25%吡蚜酮WP 30 g +25%甲维盐·茚虫威WG 12 g,兼治稻飞虱和纵卷叶螟;隔5 d(8月31日)对各处理小区一半进行第2次用药。

1.2.2 嘧菌酯防治穗颈瘟

试验设每666.7 m2用10%嘧菌酯CS 60、75、90 g,75%三环唑WP 25 g,分别用药1次;每666.7 m2用10%嘧菌酯CS 90 g、75%三环唑WP 40 g,分别用药2次;不用药对照,共7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8.5 m2,用水量为60 kg,均匀喷雾,于5%~10%水稻破口时第1次用药,隔5 d进行第2次用药。

1.2.3 不同用药次数试验

试验设每666.7 m2用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5%水稻破口时用药1次;用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5%水稻破口时用药1次,隔7 d再用第2次药,不用药对照,共3个处理。

1.2.4 不同用水量试验

试验设每666.7m2用20%井·烯·三环唑WP 160 g,5%破口时第1次用药,隔7 d再用药1次,用水量分别为30、60 kg、不用药对照,共3个处理。

1.2.5 不同时期用药试验

海安县植保站试验设水稻破口5%、破口40%、破口80%、破口100%抽穗50%、破口5%+齐穗用药2次,不用药对照,共6个处理。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4和南粳9108。试验重复3次,小区面积45 m2,随机排列,用水量为50 kg,防治药剂为75%三环唑WP 30 g/666.7m2。通州区植保站试验设每666.7 m2用20%三环唑WP 100 g,第1次用药时间分别为5%破口(8月22日)、8月25日,然后于8月30日进行第2次用药。

1.3 调查与记载

于药后45 d病情基本稳定时调查,每小区调查200穗的发病情况,调查病穗数和严重度,计算防病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防治穗颈瘟效果比较

在2014年穗颈瘟大发生的情况下,供试的4种药剂适期用药1次,病穗率防效都不太理想,其中20%三环唑WP 100 g处理的防效比较好,其病穗率防效为46.16%;其次是41%甲硫·戊唑醇SC 50 mL、20%井·烯·三环唑WP 100 g处理,防效分别为32.63%、35.65%,分别比三环唑100 g处理的防效低13.53%、10.51%,差异不显著;20%稻瘟酰胺SC 100 mL处理的防效相对最差,比其余3个药剂处理的防效低23.13%~36.65%,差异极显著。

从表1可以看出,各药剂处理的病指防效好于病穗率防效,其病指防效以20%三环唑WP 100 g处理最好,为67.64%;其次是20%井·烯·三环唑WP 100 g,为55.24%,比三环唑处理的防效低12.4%,差异不显著;再次是41%甲硫·戊唑醇SC 50 mL处理,为39.07%,比三环唑处理的防效低28.57%,差异极显著,也比20%井·烯·三环唑WP处理的防效低16.17%,差异显著。20%稻瘟酰胺SC 100 mL处理防效较差,为22.53%,比三环唑、井·烯·三环唑处理的防效分别低45.11%、32.71%,差异极显著,也比甲硫•戊唑醇处理的防效低16.54%,差异显著。由此可见,防治水稻穗颈瘟相对有效的药剂主要为20%三环唑WP、20%井·烯·三环唑WP、41%甲硫·戊唑醇SC、20%稻瘟酰胺SC,但在穗颈瘟大发生的情况下,要注意加大用药量,并考虑用药2次,以减轻穗颈瘟的发生为害。

表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2014年)

2.2 吡唑醚菌酯、肟菌·己唑醇和嘧菌酯防治穗颈瘟的效果

2015年试验发现,25%吡唑醚菌酯EC防治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25%吡唑醚菌酯EC 50、60、70 mL处理病穗率防效分别为85.41%、86.18%、88.9%,病指防效分别为80.1%、81.29%、90.05%。25%吡唑醚菌酯EC对穗颈瘟的防效随用药量增加而递增,但3个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因此,25%吡唑醚菌酯EC防治水稻穗颈瘟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70 g为好。

45%肟菌·己唑醇WG防治穗颈瘟效果也比较明显,适期用药1次,45%肟菌•己唑醇WG 12、16、20 g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分别为71.8%、72.04%、79.25%,病指防效分别为57.98%、61.32%、73.53%,其中20 g处理的病指防效比12 g处理的防效高15.55%,差异显著;比16 g处理的防效高12.21%,差异不显著;16 g处理的病指防效比12 g处理高4%,但差异不显著。因此,45%肟菌·己唑醇WG防治水稻穗颈瘟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不能少于20 g。

表2 25%吡唑醚菌酯EC和45%肟菌•己唑醇WG不同用药量防治穗颈瘟效果(2015年)

试验发现,10%嘧菌酯CS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比较明显。每666.7 m2用10%嘧菌酯CS 60、75、90 g病穗率防效分别为63.98%、74.70%、84.89%,其中以90 g处理防效最高,比60 g处理的防效高20.91%,差异极显著;比75 g处理的防效高10.19%,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75 g处理的防效比60 g处理的高10.72%,差异极显著。再从病指防效看,10%嘧菌酯CS 60、75、90 g处理的病指防效分别为69.06%、79.66%、88.37%,其中仍以90 g处理的防效最高,比60 g处理的高19.31%,差异极显著;比75 g处理的高8.71%,差异极显著;75 g处理的防效比60 g处理高10.6%,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综合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在2015年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10%嘧菌酯CS防治水稻穗颈瘟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90 g为好。

2.3 不同药剂防治效果

从表2、3可以看出,25%吡唑醚菌酯EC 70 mL防治穗颈瘟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88.9%、90.05%,分别比75%三环唑WP 25 g处理的病穗率防效78.27%、病指防效80.1%高10.63%、9.95%,但差异不显著。45%肟菌·己唑醇WG 20 g处理的病穗率防效为79.25%、病指防效73.53%,与75%三环唑WP 25 g处理病穗率防效78.27%、病指防效80.1%相仿。10%嘧菌酯CS 90 g处理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84.89%、88.37%,比75%三环唑WP 25 g处理的病穗率防效76.21%、病指防效82.2%分别高8.68%、6.1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0%嘧菌酯CS 75 g处理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则与75%三环唑WP 25 g处理的防效相似。

表3 嘧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的病穗率和病指防效

2.4 不同用药次数对穗颈瘟的防效

试验结果表明,用药2次的穗颈瘟病穗率防效明显好于用药1次的防效。据调查,适期用20% 井·烯·三环唑WP 150 g(2次)处理的病穗率12%~16%,平均13.0%,病穗率防效为86.64%,比适期用药1次防效高35.25%,差异相当明显。不同用药次数的病指防效好于病穗率防效,药后45 d调查,适期用药2次的病指为3.0~7.0,平均4.5(不用药对照的病指为92.63),病指防效95.14%,比适期用药1次病指防效73.41%(病指为24.66)高21.73%,差异十分显著。可见,在水稻穗颈瘟大发生的情况下,防治穗颈瘟必须高剂量用药2次,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时第1次用药,隔5~7 d再用药1次,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穗颈瘟的暴发流行和发生为害。

表4 20%井•烯•三环唑WP不同用药次数防治穗颈瘟的效果(2014年)

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EC、45%肟菌·己唑醇WG防治穗颈瘟用药2次的效果好于用药1次的防治效果。25%吡唑醚菌酯EC 70 mL防治穗颈瘟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85.01%、93.54%,分别略高于用药1次的88.9%和90.05%,差异不明显。45%肟菌·己唑醇WG 20 g用药2次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82.47%、90.07%,比用药1次分别提高3.22%、16.52%,差异明显。45%肟菌·己唑醇WG 12、16 g处理也呈同样趋势。

10%嘧菌酯CS 90 g处理用药2次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88.84%、91.93%,接近于75%三环唑WP 40 g用药2次病穗率防效95.56%、病指防效95.96%;比10%嘧菌酯CS 90 g处理用药1次的病穗率防效84.89%、病指防效88.37%分别高3.95%、3.56%,差异极显著。由此说明,在2015年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25%吡唑醚菌酯EC、45%肟菌•己唑醇WG、10%嘧菌酯CS、75%三环唑WP防治穗颈瘟必须用药2次,即第1次适期用药后隔5~7 d再用药1次,确保药剂对穗颈瘟的防效。

2.5 不同时期用药对穗颈瘟的防效比较

海安县植保站试验结果表明:以破口5%左右用药效果最为明显,使用75%三环唑WP 30 g/666.7 m2防治1次,其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达到77.17%、79.83%,明显高于破口40%、破口80%、破口100% 3个处理的防效,再一次验证了水稻穗颈瘟的最佳防治适期为破口5%~10%时。试验还表明,破口初+齐穗用药2次,其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可达84.85%、 91.09%,比用药1次防效高10%左右。此说明在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防治穗颈瘟必须用药2次,这样才能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确保药剂防治效果(表6)。

表5 25%吡唑醚菌酯EC和45%肟菌•己唑醇WG防治穗颈瘟效果(用药2次)(2015年)

表6 不同时期用药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2014年,海安)

通州试验也表明,破口5%第1次用药,然后隔7 d再用药1次,其病穗率18.83%,不用药对照病穗率99.25%,病穗率防效81.04%,比推迟3 d(错过适期)用药2次的病穗率防效74.07%(病穗率为25.75%)高6.97%。病指防效也呈同样趋势,适期用药2次的病指为8.29,不用药对照的病指为94.13,病指防效为91.20%,比错过适期用药2次的防效80.26%(病指为18.5)高10.94%,防病效果差异明显(表7)。由此说明,防治水稻穗颈瘟必须做到适期用药,否则防病效果将明显下降。

表7 20%三环唑WP不同时期用药防治穗颈瘟效果比较(2014年)

2.6 不同用水量防治穗颈瘟效果比较

试验表明,同样用药剂量,用水量不同,其防病效果也明显不一样。20%井•烯•三环唑WP 160 g,兑水30 kg常规手动喷细雾,适期用药2次,其病穗率为6%,病穗率防效为93.67%,比用水量60 kg常规喷雾的防效72.36%(病穗率30%)高21.61%;低水量处理的病指防效为94.92%,也比高水量处理的病指防效82.71%高12.21%,差异明显(表8)。此说明防治水稻穗颈瘟应提倡低容量细喷雾或弥雾机喷雾,这样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效果好。

3 水稻穗颈瘟配套关键防控技术

⑴ 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感稻瘟病的品种,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穗颈 瘟的发病机率。

表8 20%井•烯•三环唑WP不同用水量防治穗颈瘟效果比较

⑵ 掌握穗颈瘟防治的最佳适期,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10%时,抢晴天、钻雨隙突击用药防治穗颈瘟。

⑶ 在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防治穗颈瘟必须用药2次,在适期用药的基础上,隔5~7 d再用药1次,确保防治效果。

⑷ 防治稻穗瘟必须选用高效对路药剂,主要有效药剂及其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分别为25%吡唑醚菌酯EC 70 mL、45%肟菌•己唑醇WG 20 g、10%嘧菌酯CS 90 g、20%三环唑WP 100~120 g或75%三环唑WP 30~40 g、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

⑸ 防治水稻穗颈瘟提倡低容量喷雾,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这样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效果好。

邮购地址:(100011)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化学工业出版社

Study on Control Technology of Some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Ear Neck Blast

ZHANG Xi-lin1, XIA Han-yan2
(1. Tongzhou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Nantong 226300, Jiangsu, China; 2. Agricultural Services Center of Pingchao Town, Nantong 226361, Jiangsu, China)

rice ear neck blast; control technology; fungicides

10.16201/j.cnki.cn31-1827/tq.2016.02.15

TQ450.2

A

1009-6485(2016)02-0054-06

夏汉炎,农艺师,主要从事乡镇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实用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Tel: 0513-86718751。

张夕林,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综防技术推广工作。Tel: 0513-86523672,E-mail:zhangxilin_tz@126.com。

2016-03-15。

Astract: Application of resistant rice is the key and matching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 rice ear neck blast. When the rice rupturing and heading was 5%~10%, it was the optimum period of controlling rice ear neck blast, sprayed several test fungicides and 5 - 7 days later done again. The results of field trial showed that pyraclostrobin 25% EC, trifloxystrobin+hexaconazole 45% WG, azoxystrobin 10% CS, tricyclazole 20% WP and jinggangmycin+diniconazole+ tricyclazole 20% WP had good effect to control rice ear neck blast, and the optimum amounts were 70 mL, 20 g, 90 g, 100 -120 g, 150 g,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mistblower or low water quantity and fine mist spraying, low volume spraying should be expanded, and they were suitable for controlling rice ear neck blast.

品种介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