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40%砜吡草唑悬浮剂不同混配组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封闭除草的试验效果及作物安全性研究

时间:2024-05-28

焦玉霞,杨久涛,于玲雅,王祥会,关秀敏*

(1.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邹城 273500;2.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济南 250110)

间作是一种对空间和时间集约化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间作作物的特点,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1]。与纯作相比,两种作物可以提高产量并保持产量的稳定性[2-3]。并因个体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用而具有产量优势。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作物,扩种大豆变得迫切并势在必行。为缓解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本实现玉米不减产、且增收一季大豆,能推动玉米、大豆兼容性发展,为保障玉米产能、提高大豆自给率提供了新的重要途径,对保障粮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使原来单一的种植模式发生变化,对田间除草剂品种的选择、施药时间以及施药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选择不合理,极易使作物发生药害,给生产带来重要损失。为了避免作物药害的事件发生、减少劳动工作量,提高田间杂草防控效果,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本研究选用几种新型的播后苗前除草剂进行混配使用,探索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后期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带状复合种植田间除草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王付村,试验地为壤土,肥力中等。试验地块面积约80 000 m2,pH值7.1,有机质含量1.4%。播种前施用N∶P∶K=10∶15∶15的专用复合肥50 kg/667 m2作为基肥。该地块地势平坦,水浇条件良好,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地块大豆、玉米播期为2022年6月14日。 药剂喷施试验于2022年6月15日进行。施药当天天气晴,东南南风2~3级,气温32~35℃。试验前后10 d,平均气温34.6℃,总降水量为34 mm。

1.2 供试材料 40%砜吡草唑悬浮剂,48%嗪草酮悬浮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330 g/L二甲戊灵乳油,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供试大豆品种为安豆1 540 ,播量为3~4 kg/667 m2;玉米品种为登海605,播量为2 kg/ 667 m2,为便于收获,垄宽约1.5 m左右,种植模式为3行玉米间隔4行大豆。玉米行距50 cm,株距14 cm,播种约4 500粒/667 m2左右;大豆行距30 cm,株距10 cm;大豆行和玉米行之间间隔60 cm,每穴1~2粒,播种约9 000粒/667 m2左右。

1.3 试验设计 试验处理设旋耕灭茬处理区和仅灭茬不旋耕两块区域。在旋耕处理区,40%砜吡草唑悬浮剂+48%嗪草酮悬浮剂作为处理A、40%砜吡草唑悬浮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为处理B、330 g/L二甲戊灵乳油+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为处理C;在仅灭茬不旋耕处理区,40%砜吡草唑悬浮剂+48%嗪草酮悬浮剂为处理D、40%砜吡草唑悬浮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为处理E、330 g/L二甲戊灵乳油+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为处理F,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60 m2,空白对照(CK)不旋耕不灭茬不施用除草剂。

1.4 田间调查

1.4.1 安全性调查 药后不定期观察作物的出苗状况及生长状况,如有药害,记录药害发生症状,同时观察对作物后期的长势影响。

1.4.2 防效调查 施药当日每小区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定点调查,每点面积0.25 m2,调查杂草基数(表1),药后15 d、药后30 d分别调查杂草存活数量,30 d时加测杂草鲜重并计算防效。

表1 施药前杂草基数调查表

1.4.3 产量调查 收获前,按照5点取样法,每个条带测量2 m的长度,计数2 m内所有的大豆、玉米株数,进而计算大豆、玉米的亩株数。同时每点取10株玉米、10株大豆,带回实验室,调查玉米穗粒数、大豆株粒数,并风干后称量百粒重,计算产量。

计算公式:

防治效果(%)=(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药后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空白对照区鲜草重量-处理区鲜草重量)/空白对照区鲜草重量×100

玉米产量(kg/667 m2)=亩穗数(株)×平均穗粒数(粒)×百粒重(g)×0.85×10-5

大豆产量(kg/667 m2)=亩株数(株)× 株粒数(粒)× 百粒重(g)× 10-5× 0.90

1.5 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借助excel和DPS9.01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方差分析采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进行。

2 结果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供试药剂各处理区均未出现抑制出苗的现象,各药剂处理区和对照区出苗率无差异。施药后15、30 d田间调查,各药剂处理区对作物安全,供试作物均未表现出药害症状。

2.2 除草效果 对旋耕灭茬处理区,15 d田间调查,各药剂处理区均未出现杂草;30 d田间调查:二甲戊灵+唑嘧磺草胺药剂处理区有牵牛花出现;砜吡草唑+嗪草酮药剂处理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控制效果,试验地块未出现杂草;砜吡草唑+噻吩磺隆药剂处理区则开始有较多的幼小马齿苋、香附子出现,并且该处理区也有一定数量的牵牛花出现。

对灭茬不旋耕处理区(表2、3),15 d田间调查:砜吡草唑+嗪草酮药剂处理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控制效果,没有杂草出现;其它2个药剂处理区对于麦秸覆盖较厚地区有少量杂草出现;30 d田间调查:各处理区均出现一定数量的杂草,其中二甲戊灵+唑嘧磺草胺药剂处理区有牵牛花出现,原有的铁苋菜并未出现杀灭的现象;砜吡草唑+嗪草酮药剂处理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控制效果,试验地块麦秸覆盖较厚的区域有少量杂草;砜吡草唑+噻吩磺隆药剂处理区则开始出现有较多的幼小马齿苋、香附子、牵牛花、铁苋菜出现。

表2 施药后15 d不同处理对杂草的株防效

从表3、4可以看出,砜吡草唑和嗪草酮的药剂组合无论是在旋耕灭茬还是在仅灭茬不旋耕地块,均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控制杂草的株防效果>95%,控制杂草的鲜重防效>97%,控制效果比较理想,且防控效果和其它处理存在显著差异;砜吡草唑和噻吩磺隆组合效果稍差,并且施药后30 d调查时出现较多幼小的马齿苋、香附子等杂草,可见此药剂组合对马齿苋、香附子等杂草的控制性能较差,在仅灭茬不旋耕工作区防效甚至还不如普通对照区的防控效果。

表3 施药后30 d不同处理对杂草的株防效

表4 不同药剂处理后30 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效

表5 大豆玉米条带试验种植区收获时产量表

2.3 产量表现 9月25日,对大豆玉米带状试验地块进行收获,根据取样调查数据,其中以处理A的产量最高,玉米产量为535.71 kg/667 m2,大豆产量为123.45 kg/667 m2,表现比较理想;其次是处理D,玉米产量为517.25 kg/667 m2,大豆产量为111.25 kg/667 m2,各处理间产量均与空白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且各药剂处理地块产量与对照地块相比,均表现增产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使用上述3种药剂组合,分别对旋耕灭茬和仅灭茬不旋耕的田块进行播种后的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大豆、玉米均未出现药害,生长未见异常,后期收获时,均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可见上述药剂处理对复合种植田作物安全。由于播种期间,白天气温较高,且田间杂草分布不均匀,喷洒除草剂的效果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偏差。

供试药剂40%砜吡草唑悬浮剂+48%嗪草酮悬浮剂于大豆玉米田防除杂草时,进行苗前土壤封闭喷雾处理,药后30 d杂草的防控效果>97%,对杂草的整体控制效果比较理想。施用期间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症状,可以在今后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田间推广制剂用量(25 mL+40 mL)/667 m2为宜。40%砜吡草唑悬浮剂+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药后15 d调查,田间作用效果较好,药后30 d调查时,较多新生的马齿苋、香附子出现和少量的牵牛花等杂草,防控杂草的效果一般,化控效果甚至还不如常规大田用药二甲戊灵+唑醚磺草胺组合,不建议大面积推广,如需推广可考虑引入控制马齿苋、香附子的除草剂一同进行。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在玉米产量不减产或小幅减产的情况下,增加一季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效益提高,值得今后在条件符合的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带状复合种植田块除草打破原来除草习惯,如果使用苗后茎叶处理技术,由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复合种植给除草带来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种植户增加劳动成本和用药对作物带来的风险,不利于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苗前封闭处理,省事、省工,但除草剂选择不合理,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造成作物产生药害等现象发生。本试验对砜吡草唑+嗪草酮的药剂组合进行一定面积的试验,由于旋耕灭茬地块在播种前进行一遍土壤旋耕,将麦秸旋耕于地下,并且地势平整,易于形成完整的药膜,防治效果明显由于未旋耕地块。无论是在旋耕灭茬地块还是在仅灭茬未旋耕的地块,都表现出优良的控制效果,可以作为今后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苗前除草的选项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