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芝麻香型白酒蒸馏技术的研究

时间:2024-05-28

曹建全,赵德义,孙 伟,周利祥,孙 洁,刘瑞照,孙立臻,尚志超,王海平

(1.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安丘262119;2.中国芝麻香型白酒研究院,山东安丘262119)

芝麻香型白酒是新中国建国后两大白酒创新香型之一,由于其芝香幽雅,绵甜丰满,圆润舒适,回味悠长,具有独特的炒芝麻风味而独树一帜。山东景芝酒业是研究芝麻香白酒历史最长的企业,并最早总结出了“清蒸续,泥底砖窖,大麸结合,多微共酵,三高一长(高氮配料、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长期贮存),精心勾调”的芝麻香生产工艺路线,所产“一品景芝”酒成为芝麻香的代表产品。近年来我们探索研究,总结出了“一低(低水分)、一长(长期贮存)、六高(高酸度、高淀粉、高蛋白、高温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芝麻香新工艺路线,所研发“一品景芝·芝香”新产品已投放市场,并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这是芝麻香型白酒的新发展[1]。

中国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其固态发酵、固态甑桶蒸馏的生产工艺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20世纪90年代,山东景芝酒业在周恒刚、沈尧绅两位老先生的指导下,对浓香酒醅甑桶蒸馏技术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研究成果《固态发酵酒醅中微量香味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发表于《酿酒》1995年第1期[2],《甑桶蒸馏时酒醅中各种微量香味组分蒸出率的初步查定》发表于《酿酒》1995年第2期[3],《白酒蒸馏过程的研究》发表于《酿酒科技》1998年第3期、第4期[4-5],上述研究成果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丰富了人们对甑桶蒸馏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白酒生产技术的进步。2016年我公司在机械化浓香班组进行了“机械化条件下流酒速度对浓香酒质量的影响”试验,得出了“缓慢流酒条件下香味成分的提取率高于快速流酒,有利于达到‘增己降乳’的目的”的试验结论[6]。2018年7月份,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又开展了芝麻香酒醅甑桶蒸馏的技术试验研究,研究取得了芝麻香白酒蒸馏方面的部分成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样品:景芝酒业芝麻香2#车间发酵成熟的芝麻香酒醅,用前混合均匀。

标样与试剂:丙三醇、赤鲜糖醇、木糖醇、鼠李糖、山梨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半乳糖醇、阿拉伯糖醇、麦芽糖醇(均为色谱纯级别),购于安谱公司;NaN3购于安谱公司;实验用水均为电阻率不低于18.2 MΩ的去离子水;甲醇,色谱纯;磷酸;乙酸标准品(≥99.0%);乳酸标准品(≥99.0%)。

1.2 仪器设备

甑桶: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JZZMZG-0,容积2.6 m³,不锈钢材质。

装甑机: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BZJ-0B,摆动式装甑机。

冷却器:盐城市剑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变频恒温冷却器。

压力表:数显压力表,型号HH-SXYLB,精度0.5级,量程0~25 kPa。

温度仪:数显温度调节仪,型号HH-SMTA-9264,精度0.5级,量程0~300 ℃。

装酒容器:5 L酒桶。

仪器:ICS-50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安培检测器(安培检测器用金工作电极,pH/Ag/Ag-Cl参比电极,钛对电极)和Chromeleon 6.80色谱工作站,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进口超纯水机(Merck Millipore)。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仪(美国,安捷伦1120),配有紫外检测器。

色谱柱: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真空泵;涡旋混合器;酸度计;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分析天平(感量为0.1 mg);微孔过滤膜,孔径0.22 μm;移液器,0.1~1.0 mL。

1.3 分析方法

1.3.1 多元醇的分析方法

1.3.1.1 标准溶液的配制

丙三醇、赤鲜糖醇、木糖醇、鼠李糖、山梨醇、甘露醇、半乳糖醇、阿拉伯唐醇、麦芽糖醇9种多元醇用电阻率不低于18.2 MΩ的去离子水配制成较高浓度,为防止微生物滋长,再用20 mg/L NaN3稀释成与酒醅中多元醇相匹配的标准溶液浓度。

1.3.1.2 淋洗液的配制

量取975 mL去离子水于1 L塑料淋洗液瓶中,然后快速吸取25.0 mL 50%(w/w)的NaOH(Dione,美国)浓溶液于装有去离子水的塑料淋洗液瓶中,即配制成480 mmol/L NaOH淋洗液。

淋洗液配制完成后立即充入高纯氮(需放空2~3次)保护、再摇均,防止淋洗液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及微生物生长。

1.3.1.3 离子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分析柱:Ionex CarboPacMA1分析柱(250 mm×4 mm)与Ionex CarboPacMA1保护柱(50 mm×4 mm),柱温为30℃。

淋洗液:采用480 mM NaOH等度淋洗60 min。

模块温度:30℃。

淋洗液流速:0.4 mL/min

进样量:25 μL。

电化学检测器的检测波形:carbohydrates(standard quad)。

超声提取:准确称取5 g酒醅,用10 mL去离子水浸润,然后匀浆机上打匀。超声处理30 min。样品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连续3次),将3次所得上清液加入50 mL容量瓶中,利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Cleanert IC-RP柱过滤,弃去最初滤液约20 mL,收集其他滤液,用0.22 μm的水系膜过滤,直接进样分析,外标法定量。

1.3.1.4 白酒样品前处理

氮吹:酒样中多元醇的含量相对较低,需要浓缩测定。在比较了包括旋转蒸发浓缩等方法之后,决定选用将8 mL酒样在常温下氮吹至2 mL,即浓缩4倍,再将浓缩液过0.22 μm滤膜,进样测定。

1.3.2 酒醅及酒中乳酸的分析方法

1.3.2.1 溶液的配制

磷酸水溶液(0.12%,体积分数):吸取1.2 mL磷酸于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

1.3.2.2 流动相的配制

A:取磷酸水溶液980 mL加入20 mL甲醇(色谱纯),充分混匀。

B:甲醇(色谱纯)。

1.3.2.3 乳酸和乙酸混合标准储备液(2000 mg/L)

分别准确称取0.200 g乳酸和乙酸标准品,用高纯水溶解稀释并定容至100 mL混匀。0~4℃低温冰箱保存,一个月内使用。

1.3.2.4 乳酸和乙酸混合标准工作液

准确吸取混合标准储备液,用高纯水依次配制 成 400.00 mg/L、200.00 mg/L、100.00 mg/L、50.00 mg/L、25.00 mg/L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现配现用。

1.3.2.5 离子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

柱温:30℃。

检测波长:214 nm。

流速:0.8 mL/min。

进样体积:10 μL。

梯度洗脱。

1.3.2.6 酒醅样品前处理

5 g酒醅加入20 mL水中,加入1%氯化钙固体粉末,浸泡过夜,超声30 min后,以8000 r/min离心10 min。将所得的上清液,用0.22 μm微孔过滤膜过滤。用于液相色谱测定。

1.3.2.7 白酒样品前处理

样品用高纯水稀释3~5倍,混匀,取1 mL稀释后的样品,经微孔过滤膜过滤,用于液相色谱测定。

1.3.3 总酸、总酯分析方法

总酸、总酯采用常规分析方法。

1.4 试验路线及方案

1.4.1 不同装甑压力、正常流酒速度条件下,芝麻香型白酒产质量、风味成分的馏出规律及提取率

该试验共分3甑进行,每甑共装酒醅1728 kg,第1甑:装甑压力0.03~0.036 MPa,装甑时间20 min,流酒汽压0.004~0.005 MPa,流酒速度4 kg/min;第2甑:装甑压力0.02~0.024 MPa,装甑时间27 min,流酒汽压0.004~0.005 MPa,流酒速度4 kg/min;第3甑:装甑压力0.01~0.012 MPa,装甑时间39 min,流酒汽压0.004~0.005 MPa,流酒速度4 kg/min。

1.4.2 正常装甑压力、不同流酒速度条件下,芝麻香型白酒产质量、风味成分的馏出规律及提取率

该试验共分3甑进行,每甑共装酒醅1728 kg,第1甑:装甑压力0.017~0.018 MPa,装甑时间26 min,流酒汽压0.004~0.005 MPa,流酒速度4 kg/min;第2甑:装甑压力0.017~0.018 MPa,装甑时间26 min,流酒汽压0.006~0.007 MPa,流酒速度5 kg/min;第3甑:装甑压力0.017~0.018 MPa,装甑时间26 min,流酒汽压0.007~0.008 MPa,流酒速度6 kg/min。

通过对馏分风味成分的分析,得到不同条件下风味成分的馏出规律曲线图,分为清酒馏分馏出规律曲线图和全馏分馏出规律曲线图。

分析得到酒醅样品中微量成分含量,计算酒醅中某种微量成分的总量;分析得到酒样中某种微量成分的含量,得到蒸馏后酒中某种风味成分的总量,提取率=酒中某种香味成分总量/酒醅中某种香味成分总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酒精度与汽压(过汽筒前端,下同)、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装甑汽压及不同流酒速度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酒精度逐渐下降,酒汽温度和蒸汽压力逐渐上升;(2)快速装甑较正常和缓慢装甑,馏分酒精度下降速度较快;(3)快速流酒较正常和缓慢流酒,馏分酒精度下降速度较快。

2.2 不同蒸馏条件下的产质量结果

不同蒸馏条件下的产质量结果见表1,由表1结果分析可得:(1)1~3甑为装甑速度试验,单从产清酒混合酒精度上看,以快速装甑为高,达67.1%vol,其次为慢速66.6%vol,最后为中速65.9%vol;含尾水混合样酒精度以慢速装甑为高,达55.5%vol,其次为快速53.5%vol,最后为中速52.9%vol;4~6甑为流酒速度试验,单从产清酒酒精度看,以慢速流酒为高,达66.4%vol,中速次之,为65.4%vol,最后快速流酒65.1%vol;含尾水混合样酒精度变化不大,以快速为高,达54.8%vol,慢速为54.5%vol,中速为54.4%vol。

(2)1~3甑产清酒看,中、慢速装甑分别为89.4 kg和89.5 kg,基本一致。快速装甑产酒明显减少,为87.2 kg,从含尾水混合样产量看以中速为高,达104.3 kg,比快速高2.3 kg,比慢速高4 kg。4~6甑慢速流酒清酒产量高为91.8 kg,其次中速89.1 kg,最后为快速87.7 kg,从含尾水混合样上看,以中速为高,达104.4 kg,比快速高1.9 kg,比慢速高3.3 kg。

综合以上情况,认为以我公司的芝麻香设备和工艺装甑时间确定在25~30 min为宜,流酒速度以4~5 kg/min为宜。

2.3 不同条件下风味成分的馏出规律(图1—图8)

注:图1—图8的横坐标为取样次数,表示每个一分钟内的混合样。例如,取样次数1表示刚开始流酒的第1个1 min内的混合样,取样次数2表示刚开始流酒的第2个1 min内的混合样,取样次数3表示刚开始流酒的第3个1min内的混合样,依次类推。

表1 芝麻香蒸馏实验产质量统计表

图1 不同装甑汽压下,全馏分乙酸乙酯馏出规律

图2 不同装甑汽压下,全馏分甲醇馏出规律

图3 不同装甑汽压下,全馏分异戊醇馏出规律

图4 不同装甑汽压下,全馏分乳酸乙酯馏出规律

图5 不同流速条件下,全馏分乙酸乙酯馏出规律

图6 不同流速条件下,全馏分甲醇馏出规律

图7 不同流速条件下,全馏分异戊醇馏出规律

图8 不同流速条件下,全馏分乳酸乙酯馏出规律

不同条件下风味成分的馏出规律见图1—图8,分析图1—图8可知:(1)甲醇在清酒馏分中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从全馏分来看,呈“山丘形”,在断花时,甲醇含量达到最高值;(2)异戊醇、乳酸乙酯的馏出与馏分的酒精度密切相关,异戊醇随馏分酒精度的降低而缓慢降低,乳酸乙酯随酒精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试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2.4 不同条件下风味成分的提取率

不同条件下风味成分的提取率见表2,不同流酒速度条件下各风味成分的提取率见表3。

3 结论

3.1 甲醇的馏出规律为山丘形,随馏分不断升高,约至断花时达到极值,之后随馏分逐渐降低,这一规律与原文献所述一致。由此可以看出,降低原酒中的甲醇含量,只靠掐头去尾是不够的。

3.2 从馏分分析结果上看,甲醇和糠醛在缓慢装甑和缓慢流酒时反而含量更高,这可能与蒸馏过程中发生的热变反应有关,甲醇可由原料或酒醅中果胶质受热分解产生,糠醛可由多缩戊糖受热分解产生,因此计算其提取率的意义不大,也说明了无论是装甑或蒸馏操作要掌握一个合适的速度。

3.3 装甑和流酒控制是白酒蒸馏操作的关键环节,本次试验将以不同装甑汽压(速度)和不同流酒单独进行试验,使我们对蒸馏技术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大汽装甑没有使酒中的乳酸乙酯升高,反而有所降低,这与原有的认识不同,分析原因是大汽装甑使蒸馏后酒的酒精度有所提高造成的。即使如此也不能认为大汽装甑是好的,这仅仅是一个小的方面,控制蒸馏还要从产品质量的各个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表2 不同装甑速度条件下各风味成分的提取率

表3 不同流酒速度条件下各风味成分的提取率

3.4 甲酸乙酯和正丙醇在以往的文献中其提取率≥95%,但在本次试验中甲酸乙酯清酒中提取率在29.3%~39.3%之间,全馏分混合样提取率在35.9%~42.4%之间。正丙醇清酒中提取率在26.8%~28.5%之间,全馏分混合样提取率在31.6%~31.7%之间,这与原文献有差距。

3.5 本次试验除对乙酸提取率做了计算外,也对乳酸的提取率做了测定和计算。从测定值看,酒醅中乳酸的含量约为乙酸的4倍,乙酸在清酒中的提取率仅在1.13%~1.25%之间,全馏分混合样提取率约为2.34%,总提取率≤2.5%。乳酸在清酒中提取率在0.2%~0.24%之间,全馏分混合样提取率在1.63%~1.8%之间,总提取率≤2%。丙酸的提取率也≤1.5%,由此可见酒醅中的有机酸系高沸点成分,只有很少一部分蒸入酒内,如何有效利用酒醅内的有机酸值得研究。

3.6 本次试验特别对多元醇,包括2,3-丁二醇(内消旋)、丙三醇、赤藓糖醇等多元醇做了测定和提取率计算,2,3-丁二醇在酒中的提取率分别在0.21%~0.24%之间,在全馏分混合样中的提取率在0.5%~0.53%之间;丙三醇在全馏分混合样中的提取率在1%以下,赤藓糖醇在全馏分混合样中的提取率在0.9%以下,由此可见,酒醅中的多元醇含量较高,但蒸馏时的提取率很低,系高沸点非挥发性成分,但多元醇对酒的绵甜度有益,同时又是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因此如何开发利用酒醅中的多元醇应是下步研究的课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