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林煌焱 吉生丽
(蕉岭县文福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组,广东 蕉岭 514160)
杉木是主产于我国和越南的一种特色树种,又被称为杉树、正杉、刺杉、天蜈蚣和千把刀。杉木是杉科杉木属乔木,高达30.0 m,胸径2.5~3.0 m;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常成二列状。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侧枝之叶基部扭转成二列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呈镰状,革质、坚硬。雄球花圆锥状,长0.5~1.5 cm,有短梗,通常40余个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绿色。种鳞很小,先端三裂,侧裂较大,裂片分离,先端有不规则细锯齿,腹面着生3粒种子;种子扁平,遮盖种鳞,长卵形或矩圆形,暗褐色,有光泽,两侧边缘有窄翅,长7~8 mm,宽5 mm;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杉木为亚热带树种,较喜光,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其在海拔比较低的山谷里面也能生长,但对于干旱及水涝等恶劣环境的抵抗力较差。杉木适应年平均温度15~23℃、极端最低温度-17℃、年降水量800~2 000 mm的气候条件。此外,杉木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在土质疏松、深厚、水分足的土壤环境下生长更为迅速,在不佳的土质环境下生长较为缓慢。
杉木为我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栽培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树种。木材黄白色,供建筑、桥梁、造船、矿柱、木桩、电杆、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杉木抗风力强,耐烟尘,可作为行道树及营造防风林。同时,杉木具有药用价值,是一种温性药材[1]。
一是土壤深厚的地方选用大苗。在局部土壤深厚的山脚、缓坡、平坡选择较大的苗木栽植,苗木大,根系深,栽植后苗木不会窝根,成活率高,生长快。二是土壤浅薄的地方选用小苗。在土层较浅薄的山岗陡坡,需要选择较小的苗木栽植。小苗根系短,易于种植和成活。
在造林过程中,苗木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刚运回来的苗木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损伤,或者大小不齐、活跃程度不一样。所以,栽植前的首要工作就是对这些苗木进行分类整理,做好标记。分类完成后,为了保护好合格的苗木,需要进行打浆。打浆就是将细根部分裹上泥浆,即将挖出的土壤兑水,再加上磷肥,充分搅拌均匀,再把合格的杉木苗的根部放入左右晃动,保证根部均匀裹上泥浆。需要注意的是,泥浆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
杉木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应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岩性、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慎重选择造林地。一般选在水湿条件比较优越、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植被高大茂密的山腹、山脚、山洼、谷地及阴坡各种形式的混交林,以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持地力,而且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一般造林前一年需清理造林地,方便造林。需要清理地表杂草、灌木以及采伐掉落的小树枝、伐根等。清理的方法有很多,如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化学药剂清理。清除杂草、灌木的意义如下:首先,造林地的枯枝落叶等易燃,易引发森林火灾,还有很多病虫害附着在上面,会传播给健康树木,不利于树木生长,清理后不仅能改善卫生情况,而且能降低病虫害和火灾的发生率;其次,可以为幼林抚育等作业创造便利条件,因为播种、植苗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不清理则会增加施工难度,而且不利于树木存活。林地清理完成后需进行整地,可采用全垦整地方式,即对造林地全面翻土,深度控制在20~30 cm,清除土壤中的大石块和粗的树桩、树根等。整地的同时在栽植地周围提前挖出防火路,并结合造林要求挖好规格为(30~40)cm×(40~50)cm的栽植穴。翻土时,将表土翻入底层,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底土翻到表层,有利于矿物质风化。大的土块可以不打散,经过一定时期的日晒、雨淋和冬季的霜冻后,会自然粉碎。
造林时间影响树种存活率,杉木造林时间以1—2月为宜,即立春前新芽未萌动前进行,因为此时苗木树液尚未流动,地面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而地下部分的根系则活动最为活跃,此时栽植生根快、成活率高、苗木长势好[2]。如果立春之后进行造林,那么春季芽苞开始出现萌动,地下部分根系处于不活跃状态,种植苗木后先抽梢再生根,不利于保证杉木的存活率。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合理选择造林时间。因气候、立地条件不同,杉木造林密度应有所差异,一般一类林地造林密度以3 000~3 300株/hm2为宜,二类林地以3 300~3 900株/hm2为宜,三类林地以3 900~4 950株/hm2为宜。
栽植时,将苗木端直放入定植穴中,回填土壤,将根系全部埋入土壤中。当回填土壤至穴深的1/2左右时适当提苗,确保苗根直立、根系处于舒展状态。杉木苗应适度深栽,掩埋根颈部。
杉木属于萌芽力较强的树种,通常在根颈部易萌发萌条,形成多干和丛生状,因此栽植时需深栽,将苗木根颈部深埋土中,避免光照诱发萌条,能减少除萌用工,提高苗木后期长势。另外,苗木栽植“不反山”。
有些杉木苗木梢头弯曲,栽植时需将弯头方向朝山脚,这是农民朋友常说的“不反山”,种植成活后,会因山谷长期刮谷底向山顶的谷风顺直苗木,不会出现歪斜倒伏现象。
2.5.1 幼林抚育管理。之所以杉木造林成活率不高、林相不整齐,是因为造林当年下半年及第2年幼林管护等不到位[3]。因此,要重视杉木造林后的初期管理工作。一是松土除草。杉木主根不明显、侧根数量较多,而且根系分布在浅层土壤中,因此除草松土宜浅,防止损伤杉木根系。造林初期,一般在杉木幼苗刚返青时结合培土进行第1次除草,尽量不在雨天进行。二是补植。杉木造林后如果发现有枯萎、发病的幼苗,需要进行补植,宜选择长势相同的幼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并保证林相整齐。需要注意的是,替换发病幼苗时,要用生石灰对定植穴周围土壤进行消毒,避免换植的幼苗发病。三是杉木可产生很多萌蘖,为防止其影响主干生长,主干选定后及时铲除其余萌蘖,并做好培土工作。四是科学施肥。通常,可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2 t/hm2、钙镁磷肥1.5 t/hm2等[4]。施肥时,可在苗木根系周围20 cm左右处开施肥沟施入,肥料施入后覆盖一层土壤,避免肥料流失。
2.5.2 成林抚育管理。杉木成林后,要结合林间密度、林木长势进行修枝。如果密度较大、郁闭时间早,可以尽早进行修枝;如果林分未郁闭,可以适当延迟修枝时间。修枝一般可在春秋季进行,要保证切口光滑,避免损伤杉木主干。通常,当枝下高达到树干的1/3左右即可进行抚育间伐,保留大径材的林木,伐除长势不良、径材小的杉木,提高林间透风透光度,为大径材杉木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5]。同时,每隔一段时间需要伐除枯死的、发生病虫害的、被压的、双杈的杉木,林间密度过大时需要伐除一些生长正常的杉木。
另外,栽植后5~15 a,杉木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需要结合其长势施入适量的钾肥、磷肥,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枝干木质化。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树种之一,其因生长速度快、材质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船舶等制造领域。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质杉木的需求,必须严格把控杉木速生丰产造林的每个环节,如合理选地与整地、科学选苗、合理种植、加强抚育,同时防止出现人畜破坏及人为破坏行为,保证杉木存活率和生长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