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30

孙艳婷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农业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现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就客观事实而言,很多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旧存在,甚至部分产业发展缓慢,其中尤其以金融服务业突出。传统金融发展格局下,由于农村地区营业网点建设成本高,业务量却很少,导致收支不平衡,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发展热情[1]。互联网时代,打破了这一生态格局,并为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

1 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问题

现阶段,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积极影响,加之国家系列政策导向与支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改善农业经济的同时为农户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但是客观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其中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服务单一、对互联网金融认知度不高、信用危机以及业务创新不足等,与“三农”问题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其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结构发生了巨大调整。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主要由传统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大主体构成,但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传统金融越发力不从心,其整体服务业务配置相对滞后,尚存部分无法覆盖的服务,影响了农业参与者的兴趣。而对于非正规金融而言,由于其组成类型的多样化,互联网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而农村居民出于保守思想,不愿意尝试这种事物。作为一类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产业潜藏着多重风险因子,发展自是存在风险。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竞争性尤其突出,却忽视了彼此间的合作建设,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布局。有些传统金融思想观念滞后,对互联网科技及相关平台企业的借力不足,创新力表现薄弱,自身固有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究其根本,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我国即有政策环境配套尚处于探索性建设阶段之外,还受农村地区金融特点的影响,而且金融机构自身内部建设不足。

2 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对策

综合来讲,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对各方面组织建设提出了要求。笔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加强配套支持

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对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凡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各地政府应高度认知农村金融的发展价值,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职能,引导竞争性市场的培养与发展,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深入一线调研,全方位解析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实况,针对性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平台向农村地区辐射,并联合银行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结构。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应整合地区优质发展资源,实现在农村地区金融方面的政策倾斜,为之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此,结合各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紧跟时代潮流,逐步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应用先进的科技,完善相关硬件设施,推动物力网点虚拟化、业务流程电子化,从而为农民提供更为稳定、多元的服务[2]。

2.2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宣传,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和地域原因,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金融企业应积极走进村民当中,推广和普及金融知识,定期下乡送“知识”才能与广大的农村居民建立起联系,这样互联网进入将进一步拓展农村地区金融产业结构空间,非正规金融产品的汇入包括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及农村合作基金等对传统正规金融形成了有效补充,并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竞争活性和完整性,以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结构,替代传统金融很难参与的服务,全方位关注农业产业新生态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做应有贡献。如此一来,将简单的金融业务的操作转移到移动手机上,还有助于降低农村地区金融运作成本,有效激发农民朋友的参与活性。当然这可能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仅要完善手机及相关软件,而且要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2.3 推动产业升级

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逐步建构了多元化服务生态结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要竭力推动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实现互联网思维、技术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并创新金融产品或服务、便捷操作流程,帮助农户或农村小微企业解决现实问题。与此同时,相关主管监管部门亦需加强对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在满足风险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适度放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口径,合理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活性,打造传统金融发展良好的空间,鼓励其向互联网金融蜕变。据相关访查结果发现,现阶段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存在“线上强,线下弱”的特点,不利于创新结构生成。对此,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充分运用传统金融已有的发展沉淀,以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企业为代理,深度谋划农业经济发展,针对农户需求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点的服务及功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加便捷性的金融参与体验,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发挥重要、积极的影响作用[3]。面对日渐庞大的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也深入推进,深入挖掘农村市场、占领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势必要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专业优势,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2.4 完善服务结构

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服务“三农”,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局限,解放思想,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实现多元化服务的汇集,全面覆盖农业企业发展、农业经济创新以及农民生活改善等诸多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铺筑道路。在此过程中,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传统金融服务板块,应强调其创新发展,以经办机构主导,深入农村地区调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农业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协作支持,针对特色农业、支柱农业开发保险产品,提升农业经济防控风险能力。基于此,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要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本心,维护广大农民朋友的合法权利,规范、优化理赔服务,提高他们对农村金融的信赖感和黏性,为之发展奠定扎实的受众基础[4]。但是现阶段而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尤以法律不健全、制度不规范等问题突出,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对此,国家需进一步完善建构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引导经济市场有序发展。

2.5 健全征信体制

无论在何种发展生态下,信用始终是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基本保障。尤其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其本身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模式,与之相匹配的安全监管机制尚未健全,各个平台的征信数据差异明显,并建立了差异化的征信标准体系,未能实现统一共享,加之其自身违约成本低的特点,导致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因此,互联网时代,为了推进农村地区金融业健康、平稳发展,应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各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建立健全农村地区金融备案审查机制,并逐步统一征信标准,最大限度地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维护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稳定。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特性的宣传,提高农户风险意识,普及相关防控知识,刺激他们的互联网金融参与热情,实现互利共赢。相比较而言,由于历史因素影响,农村地区的金融活动较少,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对该地区的金融发展不利。为此,依托产业结构升级,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共享参与,最大限度地整合征信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评定其比重层次,继而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预控方案[5]。另外,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还需打破抵押物的限制,根据农户信用登记确定授权额度,既能保证资金安全,又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值得大范围推广。

3 结语

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问题客观存在。为了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应结合实际情况,致力于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具体可通过加强配套支持、普及金融知识、推动产业升级、完善服务结构以及健全征信体制等路径实现。笔者希望学术界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从不同维度提出更多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策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