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谢毅男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乡土文化承载方式多样,不仅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碑刻雕塑、书法绘画,而且包含各地传统礼俗节日、体育游艺、曲艺杂技、名人事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不同于城市文化的传统形态,是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综合,是在村民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是一种综合人文性和地方性的文化,是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象征,关键在于其构成了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是乡村复兴的内在动力,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
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就显得相对滞后,许多村庄错误的认识“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导致一味盲目推进新型城镇化,最后各个村庄呈现出“千村一面”的局面,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价值。虽然我国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但是各地优秀的乡土文化却没有得到传承与守护。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时代,为了应对外来文化的侵蚀与城市文化的相互碰撞,乡村应重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空间,坚持高度文化自信,不应让优秀的乡村文化被边缘化,我们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尊崇乡村价值观。
优秀的乡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其呈现出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文化特征,其可能嵌入当地村落的规划和布局、建筑形式中等,或体现在当地特殊的文化和娱乐活动、服装风格中。在传承艺术形式时,优秀的乡土文化具有相同的内部功能。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不仅引导一代代当地的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使得其明白是非与践行生命的本质。无论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古村落文化礼俗,还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足点的现代村落文化,都处处体现乡村文化的魅力,其是沉淀的历史,是广大乡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约定俗成对正确行为方式给予肯定的标准化行为模式。这不仅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还是本土广大农民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促进和谐乡村的建设。
与城市文化不同,乡土文化是一种以土地、传统和血缘为基础的本土文化。“乡土”是一种基于地缘和血缘的范围,所谓的乡土中国,并不是简单地对中国社会进行素描化,其是处于基层传统的社会特殊体系,并包含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各个方面,这就形成了我国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人文风貌和伦理规则与城市文化大相径庭。乡村文化同时也是乡愁的载体,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情感和精神家园,是孕育民族优良品质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沃土,向世界展示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这些文化深埋于村民心底,不仅能深深触动他们的灵魂,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展现出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同时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后,“乡村文化振兴”一度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这是因为振兴乡村文化不但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能增强社会的文化信念。乡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所处窘境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的发展显得越来越滞后,甚至呈现出衰退现象。20世纪20年代初,西方国家错误地认识乡村的发展需要与城市同步,工业污染蔓延到乡村,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但更多的是给乡村带来不可挽回的生态环境破坏,许多乡村因此沦落为工业污染严重的荒废区。西方国家政府迅速意识到了事态发展的严重性,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他们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方案,如英国的乡村更生工程、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这些措施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究其本源,在于他们正确认识到本土文化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乡土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发展一系列绿色食品,还可以带来绿色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当地的产业链,这样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弘扬当地文化,形成一定的文化号召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启发,乡村应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这样乡村既可以依靠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开发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又能有效弘扬本土的特色文化,也可以为本土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振兴乡村文化,需要尊重乡村民俗风情,使乡土文化积极融入现代乡村建设,使各地乡村形成一定的特色产业链,既有助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带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引导乡村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乡土文化已成为当代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我国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积淀了璀璨的历史文明,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但由于受到历史、现实、主观、客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村民不重视自己本土文化的开发利用,文化自信心不足,都是造成我国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主体缺失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断裂了文化传承的内在联系。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乡土文化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从宏观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振兴加强;从微观来说,乡村可持续发展脱离不了本土文化的继承创新。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指南与振兴根本。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充分肯定和积极实践本土文化的内在价值,彰显乡村文化的时代特色,提高全社会对乡村文化的积极认识[2]。
要想传承创新优秀的乡土文化,首先必须培养当地村民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乡土文化不是无根之花,其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具体性等各种特性,是生长在农村土壤中的盛开花朵。乡土文化不仅是乡土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培育农民价值认同感是乡土文化的历史宗旨,其是乡村社会多元文化融合的反应,彰显乡土文化创新与传承的过程。坚持乡土文化认同感需要同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作斗争,在坚持高度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传承、创新自己的本土文化。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广大农民应树立文化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农民坚持文化主体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入继承、发扬本土文化的过程中,优秀的本土文化是乡村发展的本源,有利于避免让乡村振兴处于一家独好的形式主义,在此背景下,通常以偏概全,受益的不是本土的广大农民群众,而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独大,使得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举步维艰。村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群体,也是践行主体。乡村振兴在丰富村民物质基础的同时,需要村民践行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精神主体。只有当农民群众自发地发展、继承自己的本土文化,本土文化继承创新才有落脚点,继而反作用于乡村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方向更快发展,推动乡村成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体[3]。
乡土是乡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化的发展创新离不开乡村的建设。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乡村中的精英被迫背井离乡追寻更好的发展,乡村人员组成最后大多是老儒妇幼,久而久之乡村成了“空心村”。乡村失去了以往的记忆与活力,使得创新与继承失去了主体,即便还有一些“70后”“80后”没有背井离乡,但他们的文化程度也阻碍他们承担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即使农村是一群老儒妇幼的荒凉景象,也掩盖不了乡村优秀的文化历史,只是缺失时代青年去认识和弘扬发展。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村的传统手艺如版画、剪纸相声、戏曲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受群众喜爱,他们成为乡土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应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乡情联谊会等形式宣传发展的美好愿景,积极号召在外乡贤回乡创业。这样不但能使乡村越来越活跃,还能吸引外面的人才进入本乡创业,推动经济发展。乡村也应给年轻人足够的平台,积极选拔乡贤充实村级组织,从村里各行各业的带头人中选拔人才,保护各类现有的民间艺人,充实村级班子,提升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共同推进乡村发展。
乡村文化具有营造乡风文明的重要作用,所以应大力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的各种形态。把优秀的乡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可以让新型农民的追求得以表达,还能使其遵循客观规律、体现时代性、具有创造性。此外,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应根据农村在新时代的精神寻求来进行。但在传承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易出现农民群众文化信仰上的迷茫,不知道什么是主流意识形态并加以继承,进而难以形成符合乡村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乡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并存关系是关乎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乡土文化继承发展,还可以对城市文化、西方文化中的养分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元素,这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莫大的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