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李延博 赵 育 陈 康 王 震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0)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力争到2019年年底,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村庄分类;到2020年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持之以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在此背景下,我国村庄规划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下面以河南省宜阳县韩城镇官西村为例,探究官西村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就目前来说,官西村内部面临着人口外流、居住环境受到破坏、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而且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政策并未被大多数村民所理解。总体来看,官西村村庄规划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针对这些情况,大家必须积极寻找合适的规划方法,合理地规划整合土地资源,保证自然与人工、环境与建筑和谐统一。
一方面,单个村庄规模较小难以完善地建立各种基础性服务设施,村庄现有的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低,投入太多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大部分资金由农村集体和农民承担,而政府投资、外资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很少[1]。
文化健身方面,政府在农村文化健身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或者缺失,导致村庄缺乏文化氛围。道路建设方面,缺乏统一规划,规划混乱无序。道路两边的人家占用道路使原本较宽的道路显得更为狭窄。垃圾桶僵死地放在道路上而没有考虑实际的行车、使用情况。给排水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给水方面,由于现在各家都有吃水井,没有充分考虑饮水安全问题,所以村里人认为有没有自来水都可以。排水方面,因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农户不知道如何合理修建排水管道,没有深刻认识到排水管道的重要性。
1.2.1 人为因素。水质问题的出现主要与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农药的使用等有关。村庄的耕地较多,村民过度使用农药造成水质污染。而且官西村以前有工厂,工厂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污染地下水源。另外,还有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塑料制品废弃物污染。
1.2.2 供水方面。在官西村,不管是集中供水还是分散式供水,基本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饮用水的水源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在自己家里设井并没有考虑过水井周围的厕所、牲畜圈、污水沟对水井中水的污染[2]。地表的污水通过渗透流入井中或直接流入井中,这种途径的污染往往被忽略。
1.2.3 农民思想观念。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饮水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对于水质的好坏,村民不够关注,久而久之形成麻木的思想。
随着农村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往建设新的住宅。但由于农村宅基地具有无偿使用和较少流动的特点,使得许多农民在建新住宅的过程中不愿意丢弃老住宅,进而使得农村宅基地闲置现象大量出现。而且,许多农民在建新住宅时随处搭建小棚子,缺乏合理的规划,出现乱规划、无规划等现象,使得村庄住宅布局较密集,房屋大小不一,道路狭窄。农村宅基地建造没有规划,导致村庄布局散乱、用地粗放低效。这不仅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变得更加混乱不堪,而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严重扰乱了新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秩序,减缓了城镇化进程,不利于城乡和谐发展[3]。
环境与人口问题以及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制约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在劳动力方面,低效益的产业结构使村中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村中只剩下老人和儿童,村中缺乏劳动力。在资金方面,农村本就贫困,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中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比很大,使第一产业附加效益更低,没有资金支持便无法发展第二产业。在技术方面,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不能持久,相比城市的高生活水平、高工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发展受制约[4]。另外,现阶段农村缺少特色产业,产业结构单一,生活条件较差,资源不够齐全而不易吸引人才。在政策宣传方面,首先农村村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落后,又因国家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使农民不了解国家给予的政策,没有发展的动力,不能享受国家的政策优惠。
文化健身方面,媒体提高引领作用,正确引领农村居民投入到丰富有趣的文化健身活动中去。道路建设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村中的道路布局。严格管理随意占用道路的小商贩,让路于民。给排水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普及饮水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村民对饮水安全的认识。排水方面,村民自己挖自家门前的排水渠道,政府出资+村集体+少量村民自筹修建村中的排水设施。最主要的建立公平的、均衡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5]。
2.2.1 防治污染,保护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村庄的卫生设施建设和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村中建立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重点实施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对粪便等进行集中处理。
2.2.2 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为村庄生活用水水源的水库、溪流、水井等的保护,加强对村庄生活污水、固体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同时应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化建设[6]。
2.2.3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途径,使村民充分认识到保护饮用水安全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2.3.1 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管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民自建住房仍是农村住房建设和供给的主要模式。因此,要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实际和当地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村住房建设规划,把农村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布局,统一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严肃性。在具体操作中,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习性,在“节能、节地、节材、环保”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现实需要、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农村未来发展趋势,使实用性和前瞻性有机结合。同时,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把握建筑与环境、人文、地理的协调性,营造和提炼农村住宅的建筑美,提高农村住宅的艺术品位[7]。
2.3.2 尽快出台农村住房建设配套政策措施。制订、出台符合洛阳市实际且统一的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首先,拓展融资渠道。要发动群众自筹,特别要鼓励在外创业人员带资金、技术回乡创业;积极引进村外农业龙头企业进村,将村内产业纳入龙头企业基地。其次,完善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粮食、畜牧、水果经纪人队伍。引导和扶持农民特别是专业大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创办或参加相关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最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确保农民获得可观的效益[8]。
2.4.1 养殖业。不断做强禽畜产业,按照政策扶持、能人带动、转变饲养方式,扩建饲养土鸡,并逐步引进更优质的种鸡,鸡粪晒干入地或作为农肥进行买卖形成新产业链。
2.4.2 种植业。立足水源保护地现实,坚持把玉米种植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推广普及高产密植玉米品种,加大农机具补贴、技术服务指导力度。大力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推广“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玉米深加工企业,深化玉米产业链,积极创收增收。
2.4.3 食用菌产业。引进玉米芯平菇栽培技术,尽快在村民中培训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人才,做好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技术积累。依据村民意愿,以或厂或作坊形式培育食用菌,不仅处理了玉米芯,而且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培育食用菌后的残渣仍可入地为肥[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地农业经济、农业社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之背道而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本地村庄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仍有许多方面急需完善。对此,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成为乡村规划的重点工作。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民迁入城市。农村人口的减少必然带来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的重构,此时村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看,村庄规划囊括各种关乎民生的内容,如生产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等。其中,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的设施不完善,如垃圾处理存在问题、缺乏公共活动空间、排水工程不完善。影响村落健康发展问题,如农药化肥滥用、水质污染等。我国乡村多具有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地域特点鲜明、功能综合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差等特点。村庄规划是农村建设的龙头,规划工作的开展对于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