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控研究

时间:2024-05-30

孙 标

(泗洪县上塘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泗洪 223915)

受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多,全球气候变暖,给水稻种植带来了不利影响,如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十分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各个地区均可发生。所以,我国加大了对水稻纹枯病的研究力度,希望对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1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特点及危害

1.1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特点

水稻纹枯病是常见的水稻病害之一,又称云纹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严重时可以造成水稻减产50%。因此,我国加大了对水稻纹枯病防治的研究力度。在我国,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华南和长江流域等高温高湿地区,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质量下降。

1.2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者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他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他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黏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持续加重,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

2 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控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2.1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水稻纹枯病

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栽培措施的不断变革,我国提出了绿色生产理念,不断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注重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减少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同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走新型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可以使用木酶及类木酶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生物防治。根据田间生防试验要求,准备A、B两块杂交水稻田地,向A田块喷洒木酶与类木酶孢子混合悬浊液,向B田块喷洒井冈霉素,结果表明相对于B田块,A田块的病情指数降低了58.13%,差距十分显著[1]。主要原因在于木酶与类木酶能够分泌多种抗生性代谢物质,对于真菌和细菌均能够起到拮抗作用,属于一种广谱的、有效的抗菌剂。

2.2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水稻纹枯病存在的不足

对于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水稻纹枯病,虽然在实验室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应用于稻田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当前,国内外相关学者就水稻纹枯病的拮抗反应及放线菌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报道了多种放线菌等级对水稻纹枯病有不同的防治效果。也就是说,利用有益微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进行防治,能够改善微生物环境,更有利于水稻生长,降低纹枯病发生率。但是,随着气候及经济发展、地理因素等的不断变化,利用有益微生物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生物防控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益微生物大部分都是活菌制剂,也就是在稻田施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湿度、温度及土壤pH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有益微生物的防治效果极其不稳定,无法及时消除水稻纹枯病,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率,也就无法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2]。

3 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控技术应用展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民以食为天,以绿色高产为生产理念,提高水稻产量是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防止纹枯病对水稻带来不利影响,我国相关学者加大了对有关微生物功能基因、有益微生物对病原菌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在保证水稻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稻产量,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基因工程和相关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对有益微生物的功能与纹枯病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也给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带来了新的希望。此外,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对水稻生长没有任何副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对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还需要对水稻纹枯病防治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研究先进的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手段,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3]。

4 结语

水稻纹枯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的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如生物防控技术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