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谢桂艳
(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通榆 137200)
农业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核心产业之一,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随着我国对于农业发展重视度的提高,在各种惠农助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东北地区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种植习惯方面,东北地区农户一直以来都是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春季播种、夏季管理、秋季收获的种植模式,而夏季和秋季正是玉米受到病虫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季节,一旦防治不及时,很可能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通常病症会先出现在玉米老叶上,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新叶蔓延,最终在玉米叶片上出现连续的大斑,导致玉米枯萎死亡。其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东北地区7—8月降雨较多,使得环境湿度变大,如果日照不足,病斑上就会迅速形成霉层并蔓延至叶片上,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农户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玉米之间的间距,保证玉米接受充足的光照。另外,在玉米生长期,可以通过喷洒真菌性杀菌剂来进行防治。另外,合理使用有机肥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斑病的发病率。
玉米丝黑穗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发病率并不如大斑病高,但是其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生严重的玉米丝黑穗病,将会导致玉米减产70%以上,导致严重减产。在玉米丝黑穗病发病初期,玉米幼苗会出现生长异常缓慢、僵化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出现叶片变厚现象,玉米上段叶片上会出现非常明显的黄条状斑痕,之后玉米穗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包状物,使得玉米的雄蕊花器变形,最终无法产生雌蕊。通常,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是农户施用了大量氮肥,或者是种植地区长时间处于干旱高温状态。
为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首先应选用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并且在种植之前对玉米种子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从根源上避免丝黑穗病的发生。通常,可以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6 h左右的日晒,既能有效提高发芽率,又能避免丝黑穗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来进行预防[1]。另外,玉米丝黑穗病的致病菌为黑粉菌,其生存能力极强,所以播种之前应对耕地进行清理,防止田中秸秆中存在潜伏的病菌而发生丝黑穗病。
玉米螟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玉米虫害之一,东北地区绝大部分玉米螟都属于亚种玉米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了对玉米存在危害之外,玉米螟对于高粱、谷子等作物同样具有很大的危害。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通常保持白天潜伏、夜间活动的习惯。玉米螟的成虫会在玉米叶片背面产卵,幼虫会啃食玉米叶片,成熟后直接钻入玉米秆中,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和水分保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有效防治玉米螟,需及时剪掉存在虫卵的叶片,喷洒白僵菌粉,或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使用颗粒剂进行投心处理。
玉米黏虫是一种对玉米生长危害巨大的害虫,属于鳞翅目,适应性极强,喜高温高湿,食物主要是玉米叶片。通常,玉米黏虫对玉米的蚕食速度是非常快的,一旦发生玉米黏虫虫害,玉米黏虫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将玉米啃食得只剩茎秆,进而导致玉米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在玉米黏虫大发生的年份,对于整个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为防治玉米黏虫,农户要优先重点消灭玉米黏虫的幼虫,避免灾害在短时间扩大。对已经发病的种植区域,使用敌百虫粉剂来形成隔离区,从而避免幼虫危害相邻地块的玉米。对于虫害发生区域的玉米,农户可以通过喷洒氧化乐果来有效灭杀玉米黏虫[2]。另外,可以通过在种植田块中投放玉米黏虫的天敌生物来进行生物防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