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苦参,别名野槐、苦骨、牛参、山槐子,为豆科植物苦参门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以根供药用,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尿、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痈肿、下血肠风、眉脱赤癫、痢疾便血、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湿疹、皮炎等症状。对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苦参注射液可以抗癌,被誉为“生命之光”。因此,大力发展苦参的人工栽培,前途广阔。苦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主产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河北等地。
1 形态特征
株高1~3米。根圆柱形,外皮黄色。茎直立,绿色,分多枝,有稀疏细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全缘,先端尖或钝,叶面绿色,叶背苍白色。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蝶形,淡黄色。雄蕊10,雌蕊1。荚果长圆柱形,先端具长喙,成熟后黑褐色,不开裂。种子3~10粒,淡褐色,长圆柱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2 生物学特性
苦参适应性强,野生于山坡草地、丘陵、平原、路旁、向阳沙壤地。喜温和高燥气候环境,耐寒,可耐受-30℃以下的低温,亦耐高温。苦参属深根系植物,以土壤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喜肥不耐盐碱。怕涝害,忌在土质粘重、低洼积水地种植。
3 栽培技术
凌海市余积镇2018年种植苦参300亩,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2020年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其栽培技术如下。
3.1 选地、整地与施肥
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栽培。地下水位要低,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每亩施用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50公斤,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均匀撒施地面。深翻40~50厘米,以秋翻、秋整地、秋起垄为宜。垄距50厘米,春季播种前耙地一次,達到地平、土细、墒足。
3.2 种子直播繁殖
种子的采收与处理:于8~9月种子成熟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种,将荚果采回后,脱粒去杂晒干备用。种子要求外观饱满、种皮褐色、发芽率高、无虫蛀碎粒。播种前将种子与细沙1∶1混匀,摩擦划破种皮。因为苦参的种子中有硬实种子,即种皮坚硬,不透水,不透气,有时在适宜条件下也不发芽,经砂磨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
播种:播种前将砂磨处理好的种子,放在40~50℃的水温中浸种10~12小时,取出后稍沥干即可播种,在4月中下旬,在起好的垄上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开2~3厘米的沟播种,每穴播4~8粒处理好的种子,覆细土2~3厘米厚,然后浇足水分,每亩播种量3~5公斤。
3.3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苗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湿润,以利于苦参生长。松土一般进行3次,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第一次要浅松土,第二次逐渐加深,第三次要深松并培土防止倒伏,一般可以进行三铲三蹚,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
间苗、补苗:种子直播繁殖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去弱苗,留壮苗,第二次中耕除草定苗,每穴留2株,如有缺苗,用间下的苗选壮苗补苗。
适时追肥:在施足茎肥的基础上,每亩追肥2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进行,稀粪水2000公斤,第二次在8月上中旬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每亩追施磷酸二氢钾10公斤,尿素10公斤,在冬季可以撒施一层土杂肥。
合理灌溉: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天旱及施肥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3.4 病虫害及其防治
苗期有地老虎和蝼蛄危害茎基部,用毒土和毒谷诱杀。
4 采收与加工
4.1 采收
苦参一般在栽种后2~3年的秋季8~9月茎叶枯萎后采挖根部,采收时先割去地上茎叶,因为根扎得深,所以应深挖,注意不要挖断根须,也可以用深耕犁翻收。
4.2 加工
将收回的苦参根,按根条的长短分别晾晒,除去芦头和尾根,晒干或烘干即可,鲜根切成1厘米厚的圆片或斜片,晒干或烘干即成苦参片,入药出售。
作者简介:任红梅,助理农艺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