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个醒:警惕以维权为幌子的恶意敲诈

时间:2024-05-30

提个醒:警惕以维权为幌子的恶意敲诈

近几年,基于互联网的电商发展迅速。在国内网络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让电商从业者们头痛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规避等问题颇为常见,更有很多犯罪分子开始钻起了知识产权的空子。

案例:维权为虚,敲诈为实

据法制晚报报道,近期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维权机制敲诈勒索案在广东佛山宣判。

说起两名被告的行为,不禁让人慨叹一句——空有智商但用错了地方。被告人梁某军、梁某民是一对亲兄弟,两人不知哪里来的灵感,想到在电商平台钻空子。2016年5月至7月间,两人利用假冒厂家注册域名,在网上建立“官网”,并以淘宝商家盗用其“官网”图片为由发起知识产权投诉,要求商家删除相关商品的信息链接。为了使商品能恢复销售,不降低信誉,商家大多选择花钱消灾。短短两个月内,超过98名淘宝卖家被敲诈了1 000元至30 000元不等的“授权费”。

只要钻商家疏忽大意的空子就有钱赚,这钱来得可是容易。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16年8月,佛山警方在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的大数据支持下,掌握了犯罪嫌疑人梁氏兄弟的基本情况。9月20日,警方在河北省三河市、湖南省岳阳市同时展开抓捕工作,成功将两人抓获归案。今年5月2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认为两名被告人利用互联网公共平台多次实施敲诈勒索,法院认定了其中7起案件,敲诈勒索金额累计4.9万余元。最终,法院以敲诈勒索罪一审判处梁某民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 000元;梁某军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 000元。

恶意维权层出不穷,经营者需提高警惕

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统计,2016年其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共发现疑似恶意投诉账号5 862个,其投诉行为给卖家造成的资产损失达到1.07亿元。目前,恶意投诉总量已占到阿里巴巴知识产权投诉总量的24%,大量知名品牌存在被恶意抢注的现象。

恶意维权的“流氓行为”,让正经的商家销售受损反而犯罪分子获取了收益,这不能不让电商的经营者提高警惕。经营者应提高自身管理意识,保护好自己的品牌,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