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杨召武,王 辉,杨 柳
(咸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陕西 咸阳 712000)
耕地质量监测是通过长期定位调查、采样测试、对比试验、数据统计等工作,了解掌握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耕地的施肥水平与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并对土壤肥力做出评价。根据2017-2020年咸阳耕地质量监测点位施肥调查、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等监测数据,分析了南部灌区、北部塬区小麦、玉米田块土壤肥力水平、养分变化特征、丰缺水平及趋势,并对全市科学施肥提供积极指导。
2017年以来,全市建立粮食作物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3个,其中南部灌区小麦-玉米轮作区点位23个,北部塬区小麦、玉米单作区点位20个。每个点位设不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两个监测小区,采用当地主要种植方式进行田间管理,连续四年在监测点位开展基本情况调查、设置小区处理、土样采集、样品测试、产量等数据的记载、统计工作。各监测点严格按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19-2012)进行规范操作。
参照《陕西省主要作物施肥指南》中小麦、玉米推荐施肥量[1],监测期间南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为457.8 kg/667 m2、507.9 kg/667 m2,纯氮、P2O5、K2O施用量分别处于较高/高、中/较高、低水平;北部小麦、玉米产量为363.5 kg/667 m2、667.3 kg/667 m2,纯氮、P2O5、K2O施用量分别处于高、较高、中/低水平。由表1看出,总体上南部、北部区域纯氮、P2O5、K2O施用量分别处于高、较高、较低水平。监测期间小麦纯氮平均施用量整体变化不大,南部低于北部,南部低水平点位纯氮施用量提高83.33%,增施趋势明显;磷肥南北区域当前施肥水平趋于稳定,2018年南部小麦点位P2O5施用量变异系数为47.79%,当前玉米平均施用量相比2018年提高47.5%;监测期间大部分点位为补施钾肥,有3.48%的点位不施钾肥。
表1 2017-2020年监测点位常规施肥区施肥水平统计 (kg/667m2)
2020年全市监测点空白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3.34 g/kg、1.03 g/kg、17.13 mg/kg、202.78 mg/kg,由表2看出,南北区域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是呈现由升转降趋势,19、20年相比高点累计下降幅度分别为11.64%、14.87%。空白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处于同一衰减水平,降幅分别为6.01%、5.3%,主要是粮食作物秸秆还田率较高,土壤有机物质增加加速了与植物争氮素,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土壤速效磷、速效钾衰减幅度较大,其中南部轮作区降幅分别为12.65%、17.92%,主要是南部小麦-玉米轮作区,对养分需求较多,影响土壤速效养分水平。
表2 2017-2020年监测点空白区土壤养分结果
由表3知,当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为较高,监测期间南北区域分别增幅23.34%、14.24%,有机质含量大于15 g/kg主要分布在泾阳、兴平、武功、旬邑;土壤全氮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南部灌区有隔年交替逐渐增长趋向,监测期间南北区域分别增幅13.76%、19.56%,分布区域为乾县、永寿;南北区域土壤速效磷处于中、低水平,是土壤速效养分数据变异最大的,小于15 mg/kg的点位南北区域都为7个,占比分别为25.92%、38.88%,监测期间南北区域低含量点位土壤速效磷增幅分别为44.62%、134%,但数据差异较大,向中高水平上行不明显;土壤速效钾水平为较高,北部变异高于南部,变异系数低于速效磷。总体上,全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92 g/kg、1.15 g/kg、22.01 mg/kg、264.3 mg/kg,其中,土壤全氮均为中等水平,北部土壤全氮、南部速效磷、北部速效钾增幅明显,监测期间全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62.29%、41.01%,监测点位低水平全氮、速效磷点位占比分别为21.56%、35.94%,影响整体水平。
表3 监测点常规施肥区土壤养分结果
3.3.1 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 从表4看,2020年区间样点分布中,南部没有低水平样点,15~20 g/kg区间样点达到65%,5个样点达到高水平;北部塬区当前无低水平样点,10 g/kg以下样点减少趋势明显,样点占比向较高水平集中。总体上看,南部有机质平均含量水平为较高,北部有机质含量向高等点位稳步上升态势,主要分布在旬邑、淳化。粮食作物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施用率不高,土壤有机质提升依靠秸秆还田腐熟技术。
3.3.2 土壤速效养分状况 土壤全氮:目前,全市无低水平样点,较低水平样点占比较小并逐年降低,南部1.25~1.5 g/kg区间样点占比达到65%,其中1个样点为高水平。北部塬区当前无低水平样点,小于1 g/kg的点位逐年减少,占比降低50%。综合来看,南部中高等水平占比最多,样点占比提高22%,主要分布在兴平、武功,泾阳。北部塬区中、低水平样点在减少,主要分布在永寿,较高水平样点占比增加15%。土壤有效磷:从表4看,监测期间全市区间样点分布低水平样点占比逐年降低,四个水平南部、北部区间样点均有分布,也是变异系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南部、北部高水平点位占比分别提高21%、5%,北部向较高水平上行趋向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全市当前均无低水平样点,南部、北部100~200 mg/kg区间样点占比分别下降13%、40%,南北区域中、较高、高三个水平均有分布,样点占比有上行趋向。
表4 2017-2020年监测点土壤养分丰缺区间样点分布情况
3.3.3 土壤pH值状况 据统计,监测期间全市样点pH平均值为8.27,无7.5以下样点分布。其中,南部pH平均值为8.3,93.47%的样点分布在8~8.5之间,小于8的样点为5个,占比5.43%,大于9的样点达到1个,主要分布在三原。北部塬区pH值平均为8.23,主要集中在8~8.5区间,样点占比95.51%,小于7.5的样点为6个,主要分布在长武、旬邑。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pH值有明显增加趋势。
监测期间,全市平均施肥量:纯氮、P2O5、K2O分别为15.19 kg/667 m2、6.68 kg/667 m2,3.44 kg/667 m2,氮肥、磷肥均为较高水平,钾肥为较低水平,施肥水平与土壤氮磷钾水平基本相符,但有机肥施用率仅为15.7%,秸秆还田率较高,达到81.5%,北部玉米还田率低,南部纯氮施用量变异逐步缩小,钾肥施用量处于中低水平,以补钾为主,不施钾肥样点主要分布在北部。土壤养分丰缺水平:到2020年全市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均无低水平样点,平均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土壤全氮处于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处于较高水平。总体上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变异系数分别为62.29%、41.01%,尤其速效磷4个丰缺区间均有分布,中高等水平不集中。
监测期间全市玉米平均产量为530.8 kg/667m2,秸秆谷草比为2∶1,按12.38%[2]计算鲜基玉米秸秆中有机碳还田量为131.5 kg/667 m2,还田后20 d秸秆中碳释放率为34.9%[3]计算增加有机碳45.89 kg,按0.298%[2]计算还田后10 d秸秆中氮释放率31.7%[3]仅增加氮1.01 kg,形成明显的氮少碳多,距30∶1的碳氮比相差较远。秸秆施入土壤初始,常与幼苗争氮争肥[4],结合冬小麦需肥规律,要重视氮肥的基肥施用。对土壤全氮处于低水平田块,在基础配方上增施纯氮3 kg/667 m2作为基肥施用,以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有条件的田块,每667 m2增施秸秆腐熟剂10 kg。
磷素参与氮代谢、硝酸盐还原、氨的同化以及蛋白质合成[5],但其移动性小,易被固定吸附,对于土壤速效磷处于低水平田块,增施P2O52 kg/667 m2。土壤速效钾为中等水平及不施钾田块,建议增施K2O 2.5 kg/667 m2。南部玉米秸秆还田后,对目标产量400 kg/667 m2以上的田块,建议小麦施肥氮磷钾配比为15∶8∶5。北部冬小麦土壤全氮为低水平、纯氮施用量小于10 kg/667 m2田块,施肥时要氮磷配合,适时适量增施纯氮4 kg/667 m2。
一般pH值升高一个单位,锌的溶解度下降100倍。高pH值也会促进Mn2+被氧化,尤其是北部干旱少水,活性锰的根表迁移和体内运输受到抑制[5]。同时也是影响土壤固磷作用的重要因子[6]。在pH值8.5~9的强碱田块,建议每667 m2增施土壤调理剂50 kg,以调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微量敏感元素的利用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