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及发展机遇和方向

时间:2024-05-30

向 阳 , 熊小飞 , 廖孝忠 , 张颜青 , 马 昕 , 熊 甜

(1. 陕西勉县城投管委办,陕西 勉县 724200;2. 陕西汉中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3. 陕西勉县定军山镇中心幼儿园,陕西 勉县 724200)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景色秀丽,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境内有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水资源丰沛,水质良好,年均降雨量800~1 000 mm。在秦岭和巴山两大山脉屏障作用下,气候温和湿润、干湿有度,年平均气温14.5℃。林地面积152.9万hm2,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0%;森林覆盖率达到50.12%。境内土壤肥沃,无污染,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1]。

汉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植物南北共生的特点和生物种群多样性,素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也有“天然药库”美誉。根据普查,全市共有药用动、植、矿物1 600多种,名列全省第一,居全国地(市)级第二。国家公布的365种重点中药材汉中有280种,占77%。《中国药典》收列618种,汉中有360种,占58%。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215种药食同源保健食品中,汉中有160种,占74%。汉中现有道地药材180余种,优势药材48种,面积近9.65万hm2,年产量约18.66万t;杜仲、天麻、附子、川穹、黄柏、元胡种植面积和产量单品占全国的50%以上。黄精、天麻、猪苓、元胡、杜仲等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是《药典》标准的1~36倍,其中黄精多糖含量为14.5%,是《药典》标准的2倍,天麻素含量为0.36%是《药典》标准的1.8倍,猪苓麦角甾醇含量是《药典》标准的2倍,元胡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是《药典》标准的3倍,杜仲皮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是《药典》标准的6.8倍、杜仲叶中叶绿原酸含量是《药典》标准的36倍[2]。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汉中市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引领,全面实施《汉中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三年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1年)》,立足一县一业,坚持政策引领、项目支持、园区承载、板块推进,中药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城固元胡等11种中药材品种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汉中附子等5种中药材入选“陕西十大秦药”。城固、佛坪、洋县分别被授予“中国元胡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和“中国厚朴之乡”[3]。略阳杜仲和佛坪山茱萸2个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8个县区分别被授予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县或基地县,13家企业的14个中药材品种确定为全省“定制药园”。全市培育发展中药材种养殖企业111家,中药材培育基地32个,专业合作社874家。引进培育中药加工生产企业39家,其中规上企业15个,8家企业获得GMP认证,全市中成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26个、保健食品生产文号208个,中医药企业总产值达60.87亿元,产值过亿企业6家、过10亿企业2家。汉王药业生产的“舒胆片”“强力定眩片”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强力定眩片”单品年销售额达6亿元。全市建成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实验室6个,中药材产业科技服务或研发机构21个,5个道地药材种植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列为省级地方标准。建成中药材相关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10个,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汉中市绿色农产品和中药材展示交易中心建成投用,陕南药材批发市场等8个中药材交易集散地运营良好,汉中市高新开发区的“陕南现代中药材产业园区”等一批中药加工园建设如火如荼。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和党中央更加重视中医药事业。2020年6月2日,***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总书记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的贡献,并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做出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三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和“六个生产交易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多重政策红利的叠加,必将促进我市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今后,我市将坚持以***总书记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走跨越式中药材产业振兴之路;坚持科技兴药、创新引领,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以“大中药、大产业、大健康”理念,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之路;坚持以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开发为重点,走标准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之路;坚持以名药、名方、名企培育发展为支撑,走“汉字号”中药材品牌建设之路。按照“汉方、汉药、汉中”三个维度,构建“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发挥“政府、高校、产业、园区、项目”五位一体作用,共同开创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抢抓机遇、传承创新、乘势而上,使中药材产业成为我市乡村振兴、富民兴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建议重点抓好如下六个方面工作:

1 坚持走科技引领,创新发展我市中药材产业

大力推进产业、生产、经营体系现代化,延长产业链条,发挥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批量引进良种繁育、设施栽培、现代生产加工技术,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加快发展现代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和中药工业。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应用,提升中药材产业科技水平[4]。

2 充分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合理规划布局,依托现有中药材种植园区、中药工业制造园区、大中型骨干生产企业,构建中药材产业聚集园区。狠抓招商引资,引进技术、理念和资本,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合理、进驻企业优质、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现代的中药材产业园区、重点龙头企业,促进和带动区域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3 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板块

根据各县区气候、土壤、地理特点、道地药材分布和中药材种植(养殖)基础,结合市场需求,有序发展具有道地优势区域特色中药材、大宗优势中药材和稀缺潜力品种,创新生态种养技术与模式,提升规模、品质、资源品牌核心竞争力。支持经营主体按照GAP标准规范抓好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加快中药材产业大县和省级中药材药源基地建设步伐。

4 进一步扩大中药饮片生产规模

按照2020版《药典》对中药饮片生产的要求,加强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监控,提升中药材饮片的加工能力和质量,建立规范化的中药饮片生产线。一是提升厂房、加工设备、环境卫生等硬件设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做好各个环节的建设。二是建立规范化、规模化、高品质的药源基地,确保中药材质量可控、规模有保证,生产加工产业链稳定。三是抓好技术人员专业培训。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的药用部位、检测方法、炮制方法、储藏方法加工;四是建立饮片原料中药材可追溯制度和相关质量管理平台,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和责任可究。

5 鼓励扶持发展中成药加工业

积极鼓励企业在设备、制备工艺、环保、基础研究等环节改造提升,支持汉王药业完成国家保护品种药品“天麻定晕片”提升工程,使单一品种销售年产值提高至8~10亿元;支持相关企业中药材深加工提升改造工程,促进我市中成药加工制造上水平。支持企业在经典处方、民间验方和现有中成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优化生产技术工艺,提升中成药质量和效益[5]。

6 构建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

健全完善中药材产地仓储、现代物流、储存养护、电子商务、质量检测等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快褒河物流园区农产品中药材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步伐,以此为平台,以中药切片、饮片市场交易为起点,打造集全市中药材集散交易、仓储物流、质量检验检测、线上线下服务及展销展示“五位一体”的中药材流通服务中心。成立汉中市中药材产业联盟、学会,广泛吸纳中药材加工、销售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参与,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助力中药材产业抱团发展。加强各县区中药材销售企业、大户营销队伍建设,培育壮大中药材专业营销经纪人队伍,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扩大我市中药材产品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