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京津冀地区牧场犊牛饲养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

时间:2024-05-30

张昊雪,胡凤明,鲁 琳,龙 燕,马长永,屠 焰*

(1.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2.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3.北京市延庆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199;4.北京市昌平区崔村动物防疫站,北京 102200)

犊牛培育是牧场发展的关键。犊牛关系到牧场的可持续发展,犊牛发病和死亡不仅给牧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其健康和动物福利还会限制体重增加。新生犊牛消化、免疫及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犊牛出生后面对巨大的挑战,环境、日粮应激,免疫力不足极易导致犊牛发病甚至死亡。哺乳期犊牛死亡率高达6.4%~10.8%,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是世界范围内困扰奶牛或肉牛养殖和动物福利的主要挑战。

长期以来,人们对犊牛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措施缺乏足够重视,可能导致了犊牛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犊牛营养、健康及福利与牧场生产力存在相关性,因此,犊牛营养与饲养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NRC(2001)增加并完善了犊牛营养需要量,同时,国外一些专门的奶公犊和小母牛饲养场也相继出现,国内有关犊牛饲养管理的国标(GB/T 37116-2018)和行标(NY/T 3798-2020)相继发布实施,犊牛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措施与营养需要对于提高犊牛生长发育、改善犊牛福利、增加牧场经济效益同等重要。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增加犊牛的长期健康和福利待遇。大量研究表明,产犊管理、初乳管理、哺乳期和断奶后饲养管理措施等对犊牛生长、免疫力和健康尤为重要。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奶业发展示范区,具备产业基础好、科研推广能力强及畜牧兽医体系健全的特点,奶牛存栏数量、产奶量接近全国的1/6,且平均单产水平远高于全国水平,为全国奶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挥了示范作用。目前,国内还未建立系统完善的奶牛健康检测系统,尤其是对犊牛健康和管理措施缺乏统一系统的监测,这对推广改善犊牛健康的新技术新方案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因此,针对京津冀地区犊牛饲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的饲养管理现状,能为改善犊牛健康、改进饲养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研时间、范围和调研方法 本次公开调研时间在2020年6—8月,调研范围为京津冀地区奶牛场。采取网络问卷发放和走访调研的方式。京津冀地区共回收34家规模化奶牛场的调研问卷。本次调研奶牛总存栏数共计9.41万头(北京1.89万头,天津4.34万头,河北3.18万头),占总存栏数的7.15%,其中存栏10 000头以上牧场2个,存栏2 000~5 000头牧场5个,存栏1 000~2 000头牧场11个,存栏500~1 000头牧场12个,存栏500头以下牧场4个,中大型牧场(存栏数>500头)占比接近9成,京津冀地区牧场存栏规模占比见图1。

图1 京津冀地区调研牧场规模

1.2 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主要涉及犊牛饲养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产犊管理、初乳管理、哺乳期和断奶后犊牛饲养管理及犊牛健康管理。核心问题涉及犊牛初生前后的护理措施、初乳质量检测、饲喂量、饲喂次数,哺乳期和断奶后日粮种类、饲喂方式、圈舍环境卫生管理,犊牛断奶前后发病类型、发病率及死亡率。

1.3 统计分析 使用Excel 2013将调研问卷进行整理,通过SPASS 22进行描述性统计。

2 调研结果

2.1 牧场牛群结构分析 由图2可知,调研34个牧场牛群结构成乳牛(泌乳牛+干奶牛)占比最多,其次是青年牛(6月龄至配种)、犊牛(初生至6月龄)和育成牛(配种至第1次产犊前)。由表2可知,参与调研的34个牧场犊牛总存栏数8 295头,占牛群结构的13%,其均为牧场留养母犊,存栏数与牧场规模密切相关,存栏200头以上和100头以下的牧场占比最多,其中存栏200头以上规模犊牛存栏数占比超过7成。

图2 牧场牛群结构

表2 犊牛存栏情况

2.2 产犊管理 由表3可知,产犊过程中牧场均设立有独立产圈和消毒措施,15%的牧场在使用完后立即消毒,68%的牧场每周消毒3次,17%的牧场每周消毒2次;犊牛出生后均进行脐带碘酊消毒,78%的牧场选择高浓度的碘酊(7%~10%);以体重作为母犊牛留养的标准,9%的牧场要求更大的体重留养(>40 kg或42 kg),20%的牧场要求满足更小的体重留养(>25 kg或>28 kg),71%的牧场要求中等体重留养(>30 kg或>35 kg);82%的牧场在奶牛产犊后0.5 h内将母牛和犊牛分开;94%的产犊过程比较容易,6%的产犊过程比较困难,需要多人协助甚至外科手术或器械辅助;95%的犊牛为单胎,5%的犊牛为双胎。

表3 犊牛产犊管理现状

2.3 初乳管理 由表4可知,初乳灌服率为100%,74%的牧场进行了初乳质量检测和巴氏杀菌,96%的牧场灌服高质量初乳(折光仪读数≥22,近似于IgG>50 g/L);91%的牧场在产后2 h内收集初乳;96%的牧场在产后0.5~1 h内灌服初乳,91%的牧场第1次初乳灌服量≥4 L,59%的牧场初乳灌服2~3次,53%的牧场在产后8 h内第2次灌服了初乳,39%的牧场第2次初乳灌服量在2~3 L;76%的牧场产后6 h内初乳灌服量4~5 L(相当于体重的10%),47%的牧场在产后12 h内初乳灌服量≥6 L。

表4 初乳管理现状

2.4 犊牛饲养管理

2.4.1 哺乳期犊牛 由表5可知,65%的牧场选择2种或2种上的奶源饲喂犊牛,56%的牧场使用代乳粉,47%的牧场使用牛奶,18%的牧场使用酸化乳,47%的牧场使用废弃奶或有抗奶;哺乳期阶段29%的牧场饲喂干草(苜蓿或燕麦草),其中60%的牧场使用燕麦草,30%的牧场使用苜蓿,10%的牧场同时选择2种牧草;68%的牧场哺乳期犊牛饮水来源于地下水,32%的牧场使用自来水;哺乳期犊牛饲养方式以室外单栏饲养为主,其中温暖条件下65%的牧场使用室外单栏/犊牛岛饲养,寒冷条件下50%的牧场使用室外单栏/犊牛岛饲养;81%的牧场采取自然通风方式;犊牛舍垫料来源包括稻草/麦秸、稻壳、沙子、牛粪渣,77%的牧场选择稻草/麦秸,其次24%的牧场使用稻壳,所有牧场均能保持垫草干燥;12%的牧场在犊牛出生后1~5 d内进行了血清总蛋白检测,9%的牧场进行了腹泻病毒检测(BVD),32%的牧场进行了疫苗预防注射,其中口蹄疫注射率最高,牧场占比为26%

表5 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现状

2.4.2 断奶后犊牛 由表6可知,日龄、体重、采食量是判断是否可以断奶的依据,其中牧场参考的比率分别为100%、82%、71%;以日龄作为断奶依据,82%的牧场在9周龄断奶;以体重作为依据,50%的牧场在体重达到80 kg断奶;以采食量作为依据,57%的牧场当采食量达到1.2~1.5 kg或更高时断奶;断奶后79%的牧场开始饲喂全混合日粮(TMR),其中56%的牧场在6月龄开始饲喂TMR,26%的牧场在5月龄开始饲喂TMR;90%的牧场一天饲喂2~3次TMR;61%的牧场在该阶段TMR日投喂量不超过6 kg;犊牛饮水来源以地下水为主,68%的牧场使用地下水;断奶后犊牛饲养方式以小群饲养为主,其中温暖条件81%的牧场使用室外小群饲养,寒冷条件下84%的牧场使用室外群养;91%的牧场断奶后接种疫苗,其中口蹄疫接种率最高,其次是布氏杆菌疫苗和BVD疫苗。

表6 断奶后犊牛管理现状

2.5 犊牛健康状况

2.5.1 发病率和死亡率 由图3可知,京津冀地区围产期死亡率(包括出生后48 h内死亡的犊牛)为3.3%,哺乳期死亡率为3.5%,发病率为14.1%;断奶后死亡率为1.2%,发病率为4.3%。

图3 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

2.5.2 犊牛发病情况 由图4可知,哺乳期犊牛发病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脱水、腹泻)、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流鼻涕/眼睛、呼吸困难、肺炎)、发热、蹄病/关节炎、脐带感染,发病情况分别占46.8%、35.3%、9.0%、2.8%和2.2%;断奶后犊牛发病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发热、蹄病/关节炎、脐带感染,发病情况分别占50.4%、29.2%、12.9%、3.1%和1.0%。

图4 犊牛发病情况

3 饲养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

3.1 饲养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奶牛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智能化牧场、数据化牧场的出现,使得大型牧场较中、小型牧场饲养成本更低、受市场影响较小,净利润更多且波动比较稳定。

犊牛培育始于妊娠母牛的管理。妊娠母牛管理措施影响围产期死亡率、产犊难易及出生后犊牛生长发育和健康。调研结果发现,围产期死亡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范围内围产期死亡率在3%~9%之间。围产期死亡是指大于260 d的妊娠后(或足月分娩期间后)死亡或在产犊前、产犊期间或产犊后48 h或72 h内发生死亡的情况;美国NAHMS数据显示,8.1%的犊牛在产犊后48 h内死亡。法国国家鉴定数据库统计分析显示,6.7%的犊牛在出生后8 h内死亡。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围产期死亡率在3.3%,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研究发现,妊娠母牛的管理影响初生犊牛体重,而初生体重增加会使难产的风险增加导致围产期死亡率升高,同时,难产会增加犊牛患肠炎的风险。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单产水平相对较高(单产率95%),难产率较低(6%),说明妊娠母牛管理相对较好。

初乳是新生犊牛获取被动免疫的唯一途径,是保障犊牛被动免疫成功、减少发病率的关键。犊牛出生后应尽早灌服足量、优质初乳。初乳质量应满足免疫球蛋白(IgG)含量≥50 g/L,总细胞数<50 000 CFU/mL,大肠杆菌数<5 000 CFU/mL。初乳饲喂量应满足在出生后1 h内达到体重10%(约等于4 L),6~12 h内饲喂总量应达到6~8 L。初乳采集时间、质量检测、灭菌等是保证犊牛获取优质初乳的关键。调研结果显示,91%的牧场能在分娩后2 h收集初乳,94%的牧场能在0.5~1 h内灌服,91%的牧场第一次初乳灌服量≥4 L,但仅74%的牧场进行初乳质量检测和巴氏消毒,29%的牧场只灌服1次,6~12 h内初乳饲喂总量仅47%的牧场满足6~8 L或更多,这表明京津冀地区在初乳质量检测和初乳饲喂总量方面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牛奶、代乳粉和废弃奶/有抗奶是牧场哺乳期犊牛的主要奶源。美国牧场调研结果显示40.1%的犊牛液体奶为牛奶或废弃乳,34.8%的犊牛为MR,25.1%的犊牛为牛奶+MR。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哺乳期犊牛液体饲料包括牛奶/常乳、代乳粉、酸化乳和废弃奶/有抗奶,其中65%的牧场选择2种及以上的液态奶,代乳粉使用率最多,其次是牛奶、废弃奶和酸化乳。营养均衡、全面的代乳粉与牛奶一样可以满足哺乳期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废弃奶/有抗奶可以替代牛奶或代乳粉并且可以降低饲养成分,但直接饲喂未经杀菌处理的废弃奶/有抗奶会增加有害菌的摄入和抗生素残留及细菌耐药性。研究表明,经过巴氏灭菌的废弃奶/有抗奶与饲喂牛奶或代乳粉的犊牛生长性能相似。哺乳期犊牛是否饲喂干草目前还存在争议,一方面干草可以促进瘤胃发育,另一方面粗饲料会导致犊牛肠道损伤。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29%的牧场在犊牛出生后3~30 d开始投喂苜蓿或燕麦干草,71%的牧场在1月龄内不饲喂干草。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季节对犊牛的饲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均以单栏饲养为主,犊牛舍垫料包括稻秸/麦秸、稻壳、沙子及牛粪渣,其中稻草/麦秸的使用率最高,这可能与其更易保温、吸水保持干燥有关。沙子可作为夏季的主要垫料,有助于降温。牛粪渣使用时应注意防止粪污感染。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哺乳期犊牛疾病预防检测措施相对较少,仅12%的牧场在犊牛出生后的1~5 d内检测血清总蛋白浓度,9%的牧场进行腹泻病毒BVD的检测,进行口蹄疫、布氏杆菌、BVD疫苗注射的牧场均不到1/3,这表明牧场在被动免疫成功与否和腹泻病毒检测及疫病防控方面的措施不足。

断奶应激是影响犊牛正常生长、诱发腹泻的主要因素之一。国标GB/T 37116-2018推荐断奶指标应满足断奶日龄6~8周龄,体重达到初始体重的2倍以上,体高增长10 cm以上,且连续3 d开食料采食量达到1.0 kg以上时实施断奶。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82%的牧场断奶时间在9周龄,62%的牧场断奶体重在80 kg或90 kg,82%的牧场开食料采食量达到1.0 kg,其中57%的牧场达到1.2~1.5 kg甚至更高。上述结果说明断奶时体重基本满足2倍以上的要求,开食料采食量也高于1.0 kg的基本要求,但断奶日龄与推荐日龄相比延迟1周。本次调研结果显示,79%的牧场在2~6月龄开始饲喂TMR,饲养管理以小群饲养为主,91%的牧场在断奶后进行口蹄疫疫苗、布氏杆菌疫苗和BVD疫苗预防注射,但21%的牧场没有相应的断奶应激预防措施。研究表明,断奶应激或断奶不完全可能会导致瘤胃胀气、肠道功能紊乱,影响犊牛健康。犊牛在断奶过程中不仅应达到相应的指标要求,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断奶应激,例如,犊牛应逐渐断奶,持续7 d左右;断奶后应在原犊牛舍饲养1周左右,随后转群;饮水或日粮中适当添加电解质或益生菌等。

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是犊牛健康培育的巨大挑战。美国NAHMS发布的数据显示,断奶前犊牛的发病率为33.9%,5.1%~7.8%的小母牛在断奶前死亡,1.8%的小母牛在断奶后死亡。Raboisson等统计显示,法国4.5%的小母牛在出生后3 d至1月龄内死亡、3.1%的小母牛在1~6月龄内死亡。Johnson等对英国11个牧场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4.5%(2.9~6.8%)的小母牛在断奶前死亡。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牧场断奶前、后平均发病率为14.1%和4.3%,平均死亡率为3.5%和1.2%,与上述数据相比相对较低,这说明京津冀地区在犊牛疾病防控治疗方面相对较好。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断奶前犊牛发病和死亡的常见病因,断奶前发病率在21.1%,导致超过一半的哺乳期小母牛的死亡。呼吸道疾病是导致哺乳期犊牛发病和死亡的另一主要病因之一,哺乳期发病率在12.0%左右,哺乳期约1/4的死亡是呼吸问题导致的,同时,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导致断奶后小母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大部分断奶小母牛死亡(58.9%)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哺乳期犊牛发病消化系统疾病平均占46.8%,呼吸系统疾病平均占35.3%,断奶后呼吸系统疾病平均占50.4%,消化系统疾病平均占29.2%。

3.2 建议

3.2.1 加强妊娠母牛饲养管理 妊娠母牛饲养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还会限制新生犊牛生长速度,增加患病率。妊娠期的母牛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日粮营养不均衡,缺少活动,一方面会导致母牛的营养代谢过程发生紊乱,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导致新生犊牛体弱多病,另一方面会导致初乳少,营养缺乏,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少,增加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失败和患病的几率。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妊娠期和哺乳期仍是犊牛发病和死亡的高发期,妊娠期死亡率和哺乳期死亡率仍相对较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3.2.2 加强初乳质量管理 初乳质量检测和杀菌处理是保证犊牛获取高质量初乳的关键。本次调研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进行初乳质量检测和杀菌的牧场比率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初乳质量检测的重视。牧场应建立完善系统的初乳收集、检测、冻存、灭菌、灌服设施及技术流程,避免低质、带菌初乳直接饲喂犊牛,导致被动免疫失败增加。优质的初乳应满足免疫球蛋白(IgG)含量≥50 g/L,总细胞数<50 000 CFU/mL,大肠杆菌数<5 000 CFU/mL,犊牛应在出生后1 h内饲喂10%体重的初乳(约等于4 L),6~12 h内总量应满足6~8 L。

3.2.3 增加应激预防措施,加强疫病防控 执行严格的犊牛检疫制度,落实免疫计划,强化日常饲养管理,确保饲养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检疫操作,强化疫苗免疫,做好消毒工作是预防犊牛发病的关键措施。本次调研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哺乳期犊牛疫病预防和断奶应激预防措施仍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增加断奶应激预防措施,加强断奶前后各种疫病的预防注射。有效缓解断奶应激的措施有:逐渐断奶,持续7 d左右;断奶后在原犊牛舍饲养1周左右,随后转群;适当添加电解质或益生菌。哺乳期前后应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犊牛腹泻病毒BVD及粪便中病原微生物筛查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降低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

4 结 论

京津冀地区牧场犊牛饲养管理措施相对比较完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牧场在初乳质量检测、初乳饲喂总量、疫病防控检测及断奶应激预防措施方面相对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妊娠母牛管理、初乳质量管理,增加应激预防措施,加强疫病防控措施。目前,犊牛在动物福利措施及监控监管措施方面相对缺乏,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动物福利的提升,未来犊牛福利可能会和泌乳牛福利一样受到养殖人员的重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