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对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时间:2024-05-30

秦晓娟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中国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对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秦晓娟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本研究采用2000—2015年畜产品相关数据,就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对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对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显著: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是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因;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提高会促使畜牧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据此,从畜产品消费观念、消费信心及消费可选择性等角度提出提升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的对策建议。

畜产品;消费多元性;生产结构优化;消费可选择性

随着农村居民动物源食品消费量的显著增加,我国猪、牛、羊、禽肉及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猪、牛、羊、禽肉及蛋、奶等畜产品消费量较2000年分别增加46.8%、53.8%、47.5%、152.7%、74.0%和494.3%。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猪牛羊肉消费量占主要畜产品总消费量的比例为49.4%,较2000年降低13.1个百分点,而禽类、奶类消费比例分别为16.6%和14.7%,较2000年分别上升4.4和10.1个百分点,蛋类消费比例为19.3%,与2000年基本持平。而城镇居民2015年人均猪牛羊肉、蛋类消费比例为39.9%和42.7%,较2000年分别下降3.1和13.2个百分点,禽类、奶类消费比例为15.3%和27.8%,较2000年分别增加3.6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居民的猪牛羊肉、禽及奶类等畜产品消费比例调整幅度大于城镇居民,其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动较显著。且对比2015年城乡居民各类畜产品消费量发现,除猪肉消费量基本持平外,农村居民人均牛、羊、禽、蛋及奶类消费量仅为城镇居民的33.3%、60.0%、75.5%、79.0%和36.8%,表明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量存在增长空间。这预示着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畜产品消费的新增长点[1]。

根据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消费结构通过需求结构对生产结构产生影响[2],因此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然而,现有文献集中于畜产品消费趋势及消费结构特征研究[1,3-4]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5-6]的单独分析等,就畜产品消费对畜牧业生产结构影响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文章引入消费多元性指数以衡量畜产品消费结构,构建多元回归计量模型,验证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与畜牧业生产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厘清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的作用效应,进而提出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提升的对策建议,为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畜牧业“供需匹配”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

1 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分析

1.1 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测定 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类畜产品消费的比例关系,即各类畜产品消费在总的畜产品消费中所占比例。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可用消费多元性指数衡量。根据Clements等[7]的研究,消费多元性指数可定义:

式(1)中,D为消费多元性指数,值越大说明消费多元化程度越高,消费结构优化程度越高。Si为第i类畜产品的消费份额,n为畜产品类别数。各类畜产品消费份额越接近,则多元化指数值越大,当各类畜产品的消费份额都相等时,即Si=1/n,D取最大值ln(n);当某类畜产品消费份额为100%时,D为0。

一般地,随着收入增加,居民食品消费中的普通畜产品的需求份额将下降,而对一些高质量畜产品的需求份额将增加,消费份额的转移导致普通畜产品和高质量畜产品的消费比重趋于平衡,促使畜产品消费结构优化、消费多元性提升。由于消费份额有实物和价值2种计量方式,而《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供定量分析的分类畜产品消费数据仅限于实物消费数量,故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依据各类畜产品实物消费数量及所考察畜产品实物消费总数量等数据来计算,结果见表1。

1.2 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动态演变 由图1可知,2000—2015年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呈波动性上升,其中在2002—2008年逐年上升至1.410;2009—2010年连续下降,之后在2011—2012年又逐年上升,升至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1.457);2013—2015年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从1.378上升到1.411,可知农村居民各种畜产品的实物消费份额差距缩小。2020、2030年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分别为1.466、1.424(表1),符合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波动性上升规律。

从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的构成来看,2000—2015年,猪肉、蛋类、禽类3类畜产品在消费多元性指数中的构成(以下简称“指数构成”)稳居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前三位,从2003年开始,猪肉指数构成反超蛋类,一直占据首位。到2020年乃至2030年,蛋类指数构成将超过猪肉而居首位。2030年,农村居民的奶类指数构成也将超过猪肉。2000—2030年,牛羊肉指数构成变动不明显,分别徘徊在0.08和0.09附近。

由图2可知,肉类指数构成占消费多元性指数的比例逐年下降;蛋类占比先下降后上升,但不高于27.0%;奶类占比逐年上升,2030年将升至21.9%。由此表明,农村居民肉类产品指数构成比例下降、蛋类及奶类指数构成比例提升使得各类畜产品消费份额均衡性提高,从而多元性上升。将肉类细分为猪、牛、羊及禽类,各类畜产品指数构成比例变动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猪肉指数构成比例在2000—2015年稳定在25.0%左右,到2020、2030年下降;牛羊肉指数构成占比下降;而禽类指数构成占比提升。说明,猪、牛、羊肉与禽类消费份额的均衡性提升,从而使畜产品消费多元性上升。

表1 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与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

图1 2000—2015年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动态演变

图2 肉、蛋、奶类产品指数构成在消费多元性中的比例变动

图3 猪、牛、羊及禽类产品指数构成在消费多元性中的比例变动

2 畜牧业生产结构变迁

畜牧业生产结构变迁可用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率指标来反映。借鉴孙皓等[8]的结构测度方法测定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度:

依据表1可知,2000—2007年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幅度较大,其中2000—2004年生产结构调整幅度逐年扩大,表现为猪肉产量占5类畜产品总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51.2%降为2004年的44.0%,禽蛋产量比例从28.1%降为24.0%,牛肉产量比例微升,羊肉基本维持在3.3%,而奶类产量却从10.7%迅速增长至22.9%;2007—2015年变动幅度减小,2011年变动幅度最低。

3 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对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3.1 计量模型建立及估计结果分析 为了检验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是否对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具有显著影响,以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率(Yt)为被解释变量,以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Xt)和其他相关控制变量(Zt)为解释变量,运用Eviews7.0软件,以2000—2015年为样本期进行计量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模型:

式中,βi为待估参数,ut为模型残差。控制变量包括畜牧业生产总量指标(Zt1)与财政支农资金比例指标(Zt2)等2个与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有密切关系的变量,畜牧业生产总量指标为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财政支农资金比例为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因Zt1与Zt2是相对值,故其名义值与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值结果一致)。

由表2可知,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变量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对模型(3)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综合考虑模型的经济理论意义、回归系数显著性及残差序列的平稳性,得到最终模型结果(因Zt2变量导致严重的共线性问题,故剔除):

模型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各变量回归系数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模型残差序列的LM检验值在10%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模型存在序列相关的假设;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的AEG值为-4.57,在10%显著性水平下小于协整检验临界值-4.35,拒绝残差序列不平稳的假设,可判断模型各变量间协整关系成立,因此模型形式设定正确,估计结果有效且能用于进一步分析。

上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化程度的滞后一期对当期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显著,当控制畜牧业生产总量指标、滞后一期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指标变量时,消费多元性指数每提高0.1,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度就减少0.91个百分点,表明消费多元性的提高有利于畜牧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其逻辑为禽类、蛋类及奶类畜产品的消费份额提升会促使该类畜产品的生产量增加,反之,猪、牛、羊等肉类畜产品消费份额降低会抑制该类畜产品生产量的增加,从而使畜产品生产结构发生变动,以更好地适应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随着消费多元性程度的提升,农村居民各类畜产品的消费平衡性提高,会使各类畜产品的产量结构趋于稳定,而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度下降意味着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逐步最优。反之,消费多元性程度越低,各类畜产品生产量的调整幅度越大,畜产品的生产结构波动幅度就大。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指数不会无限制增大,当其逼近于最大值1.792时,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度达理论最低水平,即结构调整实现最优。

3.2 Granger 因果检验 以2000—2015年为样本期,进一步验证畜产品消费多元性与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2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性。对Xt和Yt序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畜产品消费多元性不是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但不能拒绝“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不是畜产品消费多元性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表明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是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因,后者是前者的格兰杰果,但反向因果关系不成立,暗含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未能足够满足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要求的客观现实。

表2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ADF检验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2000—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程度呈波动性上升态势,主要因为猪肉消费份额稳中有降,牛羊肉消费份额下降,而禽类、蛋类及奶类畜产品消费份额提升使得猪牛羊禽类畜产品消费份额均衡性提高,且肉类、蛋类、奶类畜产品之间的消费均衡性也提高,从而促使畜产品消费结构优化、畜产品消费多元性上升。

2000—2015年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与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表明:当期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对下一期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产生显著影响,且畜产品消费多元性是导致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因;消费多元性提升会降低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幅度,促使畜牧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

4.2 对策建议 以上结论表明提升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多元性对畜牧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影响效应。因此,在畜牧业供给侧改革“供需匹配”目标取向下,需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多元性程度:

首先,强化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示范效应,引导农村居民树立科学合理的畜产品均衡消费观念。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间存在联动机制,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9],并且有农民工群体作为连通城乡消费的有效载体,因此可以从食品营养角度引导农村居民参照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使其树立更为科学的畜产品消费观念,在平衡其猪肉、蛋、奶类间的消费份额基础上,适当增加禽类的消费份额,以实现畜产品的营养均衡搭配。

其次,严格农村市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增强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信心。食品安全是满足居民最基本层次消费需求的内容,因此需要完善牲畜检验检疫制度,不断升级畜产品质量监管技术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平台构建囊括牲畜、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在内的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及问责机制,确保农村市场畜产品质量安全,使农村居民提升畜产品消费信心,从而增加牛肉、羊肉、禽类、奶类等畜产品的消费份额。

最后,规范农村市场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可选择性。由于畜产品的供给存在城市市场偏好,畜产品在农村市场的流通体系建设不完善,使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限制了农村居民的畜产品消费选择性。可通过向畜牧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合理额度的农村市场畜产品生产性、流通性补贴,鼓励其生产、供给能够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肉、蛋、奶等畜产品,以拓宽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可选择性,满足其消费多元性要求。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5-30.

[3] 陆文聪, 梅燕. 收入增长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趋势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技术经济, 2008, 27(2): 81-85.

[4] 尚旭东, 李秉龙. 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与问题分析——基于消费结构与收入差距视角[J]. 生态经济, 2012, (6): 45-52.

[5] 陈瑶生, 王健, 刘小红, 等. 中国生猪产业新趋势[J]. 中国畜牧杂志, 2015, 51(2): 8-17.

[6] 杨宁, 宫斌斌, 张守莉.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对吉林省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6, 52(18): 17-22.

[7] 袁志刚. 中国居民消费前言问题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5.

[8] 孙皓, 胡鞍钢.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消费增长效应分析[J]. 财政研究, 2013, (7): 56-62.

[9] 周建, 杨秀帧. 我国农村消费行为变迁及城乡联动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 2009, (1): 83-96.

Effects of Rural Residents' Livestock Products Consumption Diversity on Construction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China

QIN Xiao-ju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anxi Taigu 030801, China)

Using livestock products related data in 2000-2015, the article gives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ral residents' livestock products consumption divers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comes to conclusions as follows: the rural residents' livestock products consumption diversi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the former is the Granger Causality of the latter; the livestock products consumption diversity is on the rise, the construction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would optimize and upgrading. So the article proposed suggestions, on the attitude, consumer confidence and selectivity of livestock products consumption, to increase the rural residents' livestock products consumption diversity.

Livestock products; Consumption diversity;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structure; Consumption selectivity

F307.3

A

10.19556/j.0258-7033.2017-06-138

2016-11-23;

2017-05-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SH067);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5);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SSKLZDKT2016089)

秦晓娟(1982-),女,山西长子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发展,E-mail:nanmi108@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