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王士权,王文义,常 倩,李秉龙*
(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羊是我国传统畜牧业中的六畜之一,是重要的畜牧品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羊饲养量与羊肉产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肉羊产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在稳步提升。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膳食理念的逐步推进,低脂肪高蛋白的羊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羊肉市场消费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给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外源动力,肉羊产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重要的分支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羊存栏数量、出栏数量、羊肉产量与进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根据农业部《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相应划分,按照“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增长优势和集中连片”原则,我国肉羊生产的主要地区划分为中原肉羊优势区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域、西北肉羊优势区域和西南肉羊优势区域,共包含20个省(区、市)。在各优势产区内,肉羊生产分布有所差异。对各优势产区肉羊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各优势产区的比较优势,并基于此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调整,这对肉羊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关于肉羊产业市场结构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变动与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分析以及区域差异原因等方面[1-3]。结合现有研究结论与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梳理肉羊优势产区羊存栏与羊肉产量变动特征,运用资源禀赋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来对我国肉羊优势产区肉羊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以期为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整体来看,我国羊存栏数量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四大优势产区羊存栏数量趋于稳定,并且优势产区内各主产省份所占比重较大(表1)。自1995年以来,四大优势产区20个省(区、市)羊存栏数量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五大牧区和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主要农区是羊存栏的绝对主体,是肉羊产业发展的重点优势区域。四大优势产区存栏占全国所占比重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中原优势区、西北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2010年以来,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与中原优势区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西北优势区与西南优势区占比则呈现上升态势。在各优势产区内各省(区、市)羊存栏数量差异较大,且各区内主产省(区、市)集中度较高。从优势产区单省(区、市)存栏比较来看,存栏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新疆、甘肃,存栏最大的农区省份是山东、河南、四川。
整体来看,我国羊肉产量绝对数量增长很快,四大优势产区羊肉产量集中度高于羊存栏并且趋于稳定,四大优势产区内各主产省份羊肉产量所占比重较大,但羊肉产量与羊存栏数量在省际间略有差异(表2)。自1995年以来,四大优势产区20个省(区、市)羊肉产量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并且近年来集中度仍在稳步提升。其中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是羊肉产量的绝对大省,是肉羊产业发展最为依赖的地区。从四大优势产区产量占全国比重比较情况来看,由大到小依次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中原优势区、西北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2008年以来,中原优势区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占比基本保持稳定,西北优势区与西南优势区占比则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各优势产区内各省(区、市)羊肉产量差异较大,且各区内主产省(区、市)集中度较高。2014年底,山东、河北、河南3省羊肉产量占中原优势区羊肉总产量的74.1%,内蒙古、黑龙江、辽宁3省(区)羊肉产量占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羊肉总产量的91.06%,新疆、甘肃、宁夏3省(区)羊肉产量占西北优势区羊肉总产量的91.54%,四川、云南、湖南3省羊肉产量占西南优势区羊肉总产量的87.74%。从优势产区单省(区、市)产量比较来看,羊肉产量最大的牧区省份是内蒙古和新疆,羊肉产量最大的农区省份是山东、河北、河南、四川。
表1 1995—2013年全国与四大优势产区羊存栏情况 万只
表2 1995—2014年全国与四大优势产区羊肉产量变动情况 万t
2.1.1 资源禀赋指数
20世纪早期,赫克歇尔和俄林用要素禀赋来说明各国生产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原因,要素禀赋理论后来系统发展完善成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素禀赋又叫资源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资源的丰缺。结合资源禀赋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资源禀赋理论不仅解释了不同国家之间产品或服务比较优势的差异和国际贸易的发生条件,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产品或服务的比较优势差异和国内贸易的形成原因[4]。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资源禀赋指数比较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生产比较优势。将资源禀赋指数(EI)定义为以下形式:
其中,Qij代表第i年j省(区、市)的羊肉产量,Qi代表第i年全国的羊肉产量,Yij代表第i年j省(区、市)的GDP,Yi代表第i年全国的GDP。如果EI>1,则说明该省(区、市)肉羊生产的资源禀赋在H-O理论上是丰富的,即肉羊养殖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EI<1,则说明该省(区、市)肉羊生产的资源禀赋在H-O理论上是短缺的,即肉羊养殖相对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2.1.2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理论认为,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及区位条件、科学技术、种养制度,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分析地区间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常用方法之一就是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它适用于在一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对比不同地区之间某种产品,或同一区域内不同产品之间的比较优势。该方法由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和综合优势指数(AAI)3个指数构成。综合优势指数就是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的综合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某地区某种作物生产的比较优势。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来比较全国主要肉羊养殖省(区、市)的相对地位与生产的比较优势。根据现有研究和肉羊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定义为以下形式:
其中,Qijm是第i年j省(区、市)的羊肉产量,Qijt是第i年j省(区、市)的畜牧业产值,Qim是第i年全国的羊肉产量,Qit是第i年全国的畜牧业产值。AAI综合了生产规模和效率因素,全面反映了某省(区、市)肉羊生产的比较优势水平。如果AAI>1,则表明某省(区、市)肉羊养殖具有优势;反之,AAI<1,则表明该某省(区、市)肉羊养殖不具有优势;AAI=1,则处于临界状态。
2.2.1 各省(区、市)肉羊生产资源禀赋指数分析
根据对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养殖的资源禀赋指数测算结果的平均值(图1)来看,1995—2014年我国肉羊养殖的资源禀赋在各优势产区差异较大,各省(区、市)呈现出明显的层级结构,在省际间肉羊养殖优势区域大致可分为4个层次。内蒙古和新疆肉羊养殖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分别达到9.56、7.62,是肉羊养殖资源禀赋极具优势的地区;宁夏和甘肃则作为肉羊养殖资源禀赋比较具有优势的地区,其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19、3.26;肉羊养殖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高于1的省份有河南、河北、云南、四川、安徽、山东,表明此6省区肉羊养殖资源禀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贵州、陕西、山西、黑龙江、湖南、吉林、江苏、湖北、辽宁、重庆肉羊养殖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均低于1,表明此10省区肉羊养殖资源禀赋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以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相比于农区,主要牧区仍是我国肉羊养殖资源禀赋最具优势的地区。
图1 1995—2014年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生产资源禀赋指数平均值
根据对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养殖的资源禀赋指数测算结果的变动态势(表3)来看,1995—2014年我国肉羊养殖的资源禀赋在各优势产区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部分原来具有肉羊养殖资源禀赋优势的省区逐渐丧失了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而部分原来不具有肉羊养殖资源禀赋优势的省区逐渐获得资源禀赋优势,其他省区肉羊养殖资源禀赋情况保持稳定;在肉羊养殖上具有资源禀赋的省区,总体上逐渐向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山东、河南、江苏、山西、陕西、贵州6省区肉羊养殖优势逐渐减弱,其中山东、山西、陕西3省区已由具有肉羊养殖资源禀赋优势地区转变为不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地区,其各自的资源禀赋指数在2005年以来均低于1。安徽、黑龙江、辽宁、甘肃、宁夏、四川、云南、湖南8省区肉羊养殖优势逐渐增强,其中安徽、黑龙江、云南3省区已由不具有肉羊养殖资源禀赋优势地区转变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地区,资源禀赋指数均高于1。河北、湖北、内蒙古、吉林、新疆、重庆6省区肉羊养殖优势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河北、内蒙古、新疆3省区是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地区。
2.2.2 各省(区、市)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根据对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的平均值(图2)来看,1995—2014年,我国肉羊养殖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宁夏3个牧区省份,此3省份肉羊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平均值均高于1,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均值接近2,表明在肉羊生产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很强,与资源禀赋指数测算结果分析高度一致;其他17个省区肉羊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平均值均低于1,也说明肉羊产业在畜牧业快速发展中比较优势并不突出。
表3 1995—2014年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生产资源禀赋指数变动
图2 1995—2014年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平均值
根据对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的变动态势(表4)来看,1995—2014年我国肉羊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在总体上表现出了与资源禀赋优势类似的变化特征,肉羊养殖的综合比较优势在省际间大致可以分为稳定上升、缓慢下降、保持稳定3种变动趋势;在肉羊养殖上比较优势显著增强的地区逐渐向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山西、新疆、贵州7省区肉羊养殖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安徽、内蒙古、甘肃、宁夏、云南、湖南6省区肉羊养殖比较优势逐渐增强,湖北、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四川、重庆7省区肉羊养殖比较优势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内蒙古、新疆和宁夏3省区是肉羊养殖比较优势较为突出的地区。
表4 1995~2014年四大优势产区各省(区、市)肉羊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指数变动
第一,由于我国各省区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畜牧业基础条件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四大优势产区肉羊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各优势产区内不同省(区、市)的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特征显著。总体来看,中原优势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仍然是我国肉羊产业的重点区域,但西北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肉羊生产的比较优势显著增强,特别是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肉羊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未来能够成为肉羊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二,相比于农区,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主要牧区仍然是我国肉羊养殖最具优势的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和新疆肉羊产业体量最为庞大,但是考虑到资源约束限制与环境承载能力等现实条件,未来在肉羊产业发展方面不宜过快。
第三,在中原优势区,山东、江苏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在肉羊养殖上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尽管山东肉羊存栏数量和羊肉产量绝对数量依然很大,但是其肉羊产业发展已接近饱和;河北、河南等省份肉羊产业发展依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肉羊生产比较优势已不明显,进一步壮大肉羊产业需要谨慎对待。
[1]夏晓平,李秉龙,隋艳颖.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32-35.
[2]时悦,李秉龙.基于自然禀赋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J].技术经济,2010,29(4):68-72.
[3]李秉龙,李金亚.我国肉羊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与标准化生产[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2):56-58.
[4]陈甜.中国绒毛用羊生产比较优势与区域布局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