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政府扶持方式对农户林下养殖效益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4-05-30

项国鹏 ,黄 玮 ,2*

(1.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省林业厅,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几年,政府大力推进林下养殖业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文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包括林下种植业在内的林下经济产业。因此,如何借助行政手段来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增加林下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现有关于林下养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林下养殖的特点。有研究发现,林下养殖具有生态良性和可持续性特征,是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1];此外,林下养殖具有饲料消耗率低、成活率高,畜禽产品绿色、环保、健康等特点[2]。二是林下养殖的效益和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山东省林畜模式可以使农户每亩增收4 700元,而林禽模式可以使农户人均增收1 700元[3];林下养兔每亩纯收入可达到1.49万元,林下养狐每亩纯收入可达到3.89万元[4];基于广西的案例表明,林下养殖有助于提高林地产出率、加快畜牧业发展、节约饲料使用和增加农民收入[5]。三是林下养殖决策制定。有研究借助AHP方法提出了一种林下养殖决策模型,可以实现养殖方案的科学选择,减少因跟风养殖而造成的损失[6]。

研究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大体分为财政补贴和技术指导2种方式[7],即给农户提供直接资金补贴或者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许多学者已经分别验证了这2种扶持方式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证实了财政支农资金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和促进农民增收[8],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率[9],农业技术推广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绩效上具有重要作用[10-11]。

随着研究的推进,一些学者开始思考这些扶持方式发挥作用的边界问题,即财政补贴和技术指导是否总会显著影响农户的生产绩效。有学者研究指出,农业补贴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不存在规模经济、生产者是风险中性的、补贴的实施不会影响生产者的短期生产决策[12]。农户对技术的需求情况会影响技术推广的绩效,建议技术指导应从供给推动式转向需求拉动式[13]。这些观点间接支持了政府扶持的2种方式均是具有情境依赖性的。然而,却极少有研究从实证角度对此加以探讨。有研究已经证实了管理体制这一宏观环境因素会影响政府扶持效果[14],本文旨在探索农户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养殖情况等一系列微观要素是否也会影响政府扶持效果,如果会,这种影响是否会因扶持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

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1.1 样本选择与数据特征

“七山一水两分田”是浙江省的主要特征,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3.64%。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因此,浙江省有着发展林下养殖业的先天性优势,从多年实践来看,林下养殖业也已经成为浙江省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性产业。

通过研究团队对浙江省林业厅和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员的调研访谈发现,现阶段林下养殖的扶持措施主要有2种:国家林业局针对于扶持农户林下经营(包含林下养殖)的贷款贴息补贴;省级及地方农业(畜牧)部门针对于农户林下养殖的技术指导以及鼓励林下养殖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方针。为深入研究政府扶持对农户林下养殖效益的影响,研究团队于2015年1—4月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安吉县和丽水市庆元县、遂昌县和龙泉市5个县(县级市)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采取随机抽样以及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和典型农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353份。样本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政府扶持层面的数据来看,享受财政补贴的农户有109户,占全部样本的30.9%,接受过政府养殖技术指导的农户有112户,占全部样本的31.7%。总体来看,无论哪种形式,现阶段政府对林下养殖农户的扶持水平仍然较低。

从农户层面的数据来看,高中及以下占90.9%,说明林下养殖户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61.5%的养殖规模在50只(头)以下,说明林下养殖仍然是小作坊形式的;74.6%的林下养殖户的年龄在41岁以上,说明从事林下养殖的可能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69.4%的农户养殖鸡、鸭等林禽,说明现阶段林禽是林下养殖的主要对象。

1.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本文的因变量为林下养殖效益,用农户2014年度的林下养殖经济总收入来测量,为连续型变量。自变量分别为养殖财政补贴和养殖技术指导,均采用设置虚拟变量的方式来加以测量,前者被描述为林下养殖户是否在2014年接受过政府的财政补贴,后者则被描述为林下养殖户是否在2014年接受过政府的养殖技术指导。此外,本文借鉴韩洪云等[15]的做法,对养殖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养殖类型、养殖场规模进行了控制。变量名称、测量方式和统计特征详见表2。

表2 变量基本特征及描述性分析

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2.1 政府扶持对农户林下养殖效益的直接影响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除县域外,养殖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养殖规模与养殖效益均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2加入了财政补贴和技术指导2个变量,模型2的F值为48.228,调整R2为 0.484,ΔR2为0.232,F值变化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证明在加入这2个变量后,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水平提高了。从模型2中可以看出,财政补贴(β=0.369,P<0.001)和技术指导(β=0.370,P<0.001)均对农户林下养殖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指导对农户林下养殖的正向影响要略高于财政补贴。

表3 农户林下养殖效益的多元回归分析

2.2 交互作用分析:政府扶持是否总能正向影响农户林下养殖的效益

从表4中可以发现,模型的R2为0.632,调整R2为0.578,说明农户林下养殖效益的多因素方差模型对观测变量数据的总体拟合程度良好。从主效应的检验中可以发现,农户是否享受财政补贴和技术指导、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养殖规模之间的养殖效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回归分析的结果相吻合。财政补贴与年龄等4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技术指导与教育程度、养殖类型、养殖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表4 农户林下养殖效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3 研究结论

第一,财政补贴和技术指导2种政府扶持方式均对农户林下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补贴通常是以货币形式发放,因此相较于提供无形知识的技术指导,享受财政补贴的农户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会更大。也就是说,政府无法监控享受补贴的农户是否真的将资金用于生产和增加生产的初始或后续投入。有理由推测,财政补贴对农户生产绩效的促进作用可能并没有技术指导来得大。这一推测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结论显示,技术指导的正向影响确实要高于财政补贴。但是,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林下养殖的现行环境下,差异并不明显,这可能与现阶段农户“道德风险”问题不明显与基于知识转移的技术指导发挥作用的周期较长有关。

第二,财政补贴和技术指导2种政府扶持方式与农户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养殖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差异性。尽管技术指导与教育程度、养殖类型、养殖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财政支持与年龄、教育程度、养殖类型、养殖规模以及技术指导与年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意味着,尽管技术指导在对农户林下养殖效益的直接影响上要高,但其作用的限定性也较多。对不同林下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呈现出层次性,为学历相对较高的、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类型为特种养殖的林下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能带来更多的养殖经济效益。而财政补贴则具有“普惠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它所产生的有利作用并不会因扶持对象的差异而出现波动。

4 政策建议

4.1 要继续加强对林下养殖业的扶持力度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次聚焦“三农”问题,足见“三农”问题对国家长期发展意义之重大。林下养殖业作为新时期畜牧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实现最佳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新型养殖方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是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生态,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下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具体来说,财政部门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制定林下养殖补贴、养殖贷款补贴等扶持政策来提升农户开展林下养殖、生态养殖的积极性;农业、林业、畜牧部门应大力宣传林下养殖对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户林下养殖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4.2 科学选择林下养殖扶持方式,最优化政府扶持绩效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财政补贴对农户林下养殖的促进作用并不受到农户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养殖特征的影响,而技术指导对农户林下养殖的正向影响则会受农户教育程度、养殖类型、养殖规模的制约。这给政府的政策启示在于应科学选择林下养殖的扶持方式,从而实现扶持绩效的最大化。对于养殖户教育程度分布和养殖规模较为均匀、养殖类型较为多元化的区域,可以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对于养殖户教育程度较高、养殖类型多为林下特种养殖以及养殖规模较大的区域,可以采用技术指导的方式。

4.3 有条件的地区应重点加强对农户林下养殖的技术指导

由于林下养殖业的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大多地方政府仍未制定专门性的政策来加以引导和扶持,已有的扶持手段也多散落在不同的行政部门手中,且多为财政补贴的形式。尽管这在林下养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技术指导方式相比财政补贴方式,对农户林下养殖绩效的正向影响仍然要较高一些。因此,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当重点加强对农户的林下养殖技术指导,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户养殖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安排区域养殖技术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加强大学及科研组织与地方养殖户和养殖合作社的交流与协作等方式,来推动林下养殖知识的扩散和养殖技术的推广,形成可持续的发展优势。

[1]吴运秀.林下种草养鸡技术探索 [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106-107.

[2]刘颖,李培娟,杨飞燕,等.可持续发展性林下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研究[J].当代畜牧,2014(6):8-9.

[3]王焕良,王月华,谷振宾.做好林下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山东省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11(1):30-35.

[4]崔明杰,王玉华,柏鲁林,等.商河县林下经济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2(4):97-100.

[5]王祖力,辛翔飞,王济民.少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林下养殖业发展——以广西肉鸡林下养殖业为例[J].生态经济,2011(11):134-136,140.

[6]胡继宽.基于AHP的林下养殖决策模型 [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8):10-12.

[7]曹玉昆,雷礼纲,张瑾瑾.我国林下经济集约经营现状及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6):60-64.

[8]罗东,矫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影响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12):48-53.

[9]王姣,肖海峰.我国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政策效果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2):24-28.

[10]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等.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9(7):4-13.

[11]Jin S.Q.,Huang J.K.,Hu R.F.The Creation and Spread of Technolog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Agriculture[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84(4):916-930.

[12]Kumbhakar S.C,Lien G..Impact of Subsidies on Farm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M].The Economic Impact of Public Support to Agriculture Springer New York,2010:109-124.

[13]Marsh S.P,Pannell D.J,Lindner R.K.Does agricultural extension pay?[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4,30(1):17-30.

[14]智华勇,黄季火昆,张德亮.不同管理体制下政府投入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影响 [J].管理世界,2007(7):66-74.

[15]韩洪云,谭亭亭.养殖户渐次退出意愿研究——基于山东省153个水貂养殖户的调查[J].中国畜牧杂志,2015,51(4):25-3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