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水市秦州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管理模式

时间:2024-05-30

李 毅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水务局,甘肃天水741000)

1 基本情况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东南部,是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区土地总面积2 442 k m2,总人口70.42万人,辖16镇,420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该区地处西秦岭北部,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城,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130~2700m。

天水市秦州区1950—2020年共发生暴雨、山洪灾害84次,因灾死亡38人,累计受灾人口51.75万人,受灾耕地26 347 hm2,累计经济损失54 207万元。特别是2013年“7·25”特大暴雨,造成娘娘坝、牡丹、关子、齐寿、天水5镇64个行政村5 120户22 176人受灾,暴雨致部分村民院落进水,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秦州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成,为汛期会商调度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撑,使决策层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安排部署,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 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建成使用情况

从2009年天水市秦州区被列为甘肃省首批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的试点县开始的十几年里,通过2010—2012年山洪灾害防治建设、2013—2015年山洪灾害补充完善建设、2016年全省示范县建设,2017—2019年山洪灾害升级改造等项目的建设,秦州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已基本覆盖全区镇、村,为山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监测精准、预警及时、反应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的目标[1],提升了防汛信息化水平和指挥决策能力,为防御山洪灾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天水市秦州区2011—2020年共计发布预警预报短信15万条,预警村庄累计5 640个,转移人数19 881人,避免伤亡人数19 878人,减灾效果显著。

3 山洪灾害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情况

3.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 维护难度大 秦州区现有自动监测站点71个(雨量65个水位6个)、重点河道视频监测站4个、图像监测站9个、预警广播472套,数量多,分布全区420个行政村,维护难度大。

3.1.2 时效性强 监测预警设备在汛期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3.1.3 专业性强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既有软件又有电子设备,维护人员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

3.2 解决对策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长期发挥减灾效益的重要保障。为此,秦州区从以下3个方面解决运行维护管理问题。

3.2.1 购买社会化服务 经过对全市有技术能力的3家公司进行了考察,邀请省、市专家及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全方面的考察,确定维护单位。维护单位在汛前、汛中和汛后进行3次全覆盖巡查,汛期固定车辆、人员,对出现问题站点及时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维护单位和设备生产企业签订人员培训协议,定期对维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3.2.2 加强日常运行管理 为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建立了一套区级有管理机构,镇级有专干,村级有监测预警信息员,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管护,签订管理维护责任书,切实做到“谁管护、谁负责”的责任体系,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上报区级管理机构,维护企业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3.2.3 积极开展基层人员培训 大力推动基层人员能力建设,分类别、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聘请计算机专家为管理部门和镇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邀请设备厂家工程师对村预警人员进行设备使用、日常管护培训[2];各镇也相继开展了村防汛监测预警人员的培训;村上也利用广播播放山洪灾害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区、镇、村的三级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了监测预警人员的应对突发山洪灾害时的监测、预警和转移群众的能力,提高了人民群众防灾和自救互救意识[3]。

4 新技术在运行维护中的运用

站点多、分布广、时效性强、维护难度大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秦州区通过运用新技术,试点改造了6个水位站,升级了监测预警平台,增加了设备运行状况、设备运行日志和远程协助功能,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故障问题,及时分析故障原因,为解决故障提供技术支持,能远程解决的由技术人员解决,需现场维护的通知维护企业进行维护,初步实现了远程监控、诊断和维护,缩短了维护时间,减轻了工作量。

5 建议

5.1 细化规章制度

对《天水市秦州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管理细则》《天水市秦州区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管理制度》《天水市秦州区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操作规程》进行细化,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责任,使山洪灾害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有规可依。

5.2 健全监管机制

管理单位定期检查维护企业的维护工作,检查维护日志,现场查看设备的维护情况,切实使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落到实处,防止运行管理维护工作流于形式[4]。

5.3 建立费用核算机制

依据《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经费定额标准》科学计算维护费用,每年汛期后对维护费用进行核算。

5.4 提升管理人员水平

要多方协调,抽调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到运行管理部门,增强运行管理能力。邀请平台建设单位和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培训,与其他县(区)进行交流学习,切实提高运行管理业务水平。

5.5 落实运行管理机构

秦州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运行管理未成立专职机构,人员多为其他部门抽调,人员更换频繁。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应申请成立机构,提升管理能力。

5.6 增加新技术的运用

通过试点建设,新技术在运行维护上已发挥作用,要继续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做到对所有监测站点都能实时监控,真正实现远程监控、诊断和维护,节约人力,缩短维护时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