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提高沙漠造林质量的对策

时间:2024-05-30

马维春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甘肃武威733399)

干旱荒漠区沙漠造林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造林环境的把控,科学规划造林地,对造林树种进行适当的选择,优化苗木栽植技术及幼林抚育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干旱沙漠区的造林质量。

1 衡量干旱荒漠区造林质量的指标

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是在一定的造林面积中,成活苗木的株数占造林总株数的百分比。造林工作完成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已成活的部分苗木会在人为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死亡,存活下来的株数与造林总株数的比值叫做保存率。通常情况下成活率大于保存率,造林之后如果能够给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成活率可接近或者等于保存率[1]。衡量造林质量的指标为造林第三年苗木的保存率≥80%。

2 干旱荒漠区沙漠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2.1 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2.1.1 适地适树 造林成活率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栽植环境及树种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尽可能做到适地适树是非常重要的。

2.1.2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包括一二级苗木所占比例及苗木对栽培地环境和气候的适应能力,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

2.1.3 造林技术 造林技术也是影响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常采用“二次整地、三次灌水”造林技术,即先机械圆形穴状整地或人工整地,灌第一次水,渗干后再人工挖穴二次整地,并随整随栽,栽植后灌第二次水,6—7月份视旱情补浇第三次水,每次每穴浇水15 kg。

2.1.4 造林季节 科学选择造林季节非常关键,要结合不同树种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造林季节。

2.1.5 抚育管理 在造林工作初步完成后,还要全面做好抚育管理工作。树木成活后会争夺水分、养分及生长空间,只有做好抚育管理工作,才能使苗木健壮生长。

2.1.6 病虫害防治 造林后易发生病虫危害,防治不及时会使部分已成活的苗木死亡。

2.2 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2.2.1 主观原因 前期调查工作不细致,没有做到适地适树,甚至存在为了获取更多的营林经费,在造林过程中一味追求造林面积而不重视造林成效的现象。造林过程中技术人员不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开展工作,存在穴内浇水量不足、栽植深度不够、穴内未踩实等现象;未对苗木进行挑选,不合格苗、严重机械损伤苗、带病虫害的苗木也被栽植。对幼林抚育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幼林因抚育管理不当而大面积死亡。林地踏查不仔细、不认真。

2.2.2 客观原因 干旱荒漠区立地条件差,沙地含水量低,苗木的营养供应不能满足生长需求。荒漠区气候条件恶劣,雨量少、风沙大,林木生存环境恶劣。

3 干旱荒漠区提高沙漠造林质量的措施

3.1 造林前组织技术人员对造林地块进行实地踏查

3.1.1 踏查造林地地貌情况 沙漠造林地地貌比较复杂,根据沙丘表面的植被覆盖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造林地流动沙丘较多时需提前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变更造林作业设计方案,增加压沙工作量或更改造林地位置,否则强行造林会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3.1.2 踏查造林区水源取水情况 沙漠造林采用人工补墒造林,需用雾炮车拉水灌溉,而造林地一般远离村庄,灌溉成本约占总造林成本的45%左右,水源地距离造林地的远近对造林成本的影响很大,所以造林前要科学筹划,及早解决造林用水问题。

3.1.3 合理规划造林作业道路 一是沙丘堆积高而大,且走向不一致,拉水机械无法通行,所以需用机械事先平整道路。二是造林过程中需机械浇水3次,浇水时栽植的苗木易被机械碾压,所以要合理规划造林车辆和灌溉车辆的作业路线及道路。

3.2 选择适生树种

造林树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造林树种,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还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综合分析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苗木立地条件,结合干旱沙漠区多年的造林经验,适合在沙漠区种植的苗木有梭梭、毛条、沙拐枣、柠条等耐干旱、耐风沙的树种。这些树种生物学特性相似,都具有喜光、耐干旱、耐严寒、根系发达、成本低的造林优势,且存活率和保存率高。

3.3 抢抓造林时机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年降水量在200 mm以内,降水时间比较集中,且降水季节分布并不均匀,大多情况下都连续无雨。在该地区开展造林工作时要抢墒造林,即在降雨量多、沙漠墒情好的时候造林。当沙漠外表面干沙的厚度小于10 cm,且土壤含水量>15%,手捏成团松手后不撒沙时可开展造林工作。

3.4 规划造林部位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的大多数沙丘都呈星月形,在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沙丘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气候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沙漠造林经验合理规划造林部位。

3.5 科学栽植苗木

3.5.1 造林时间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春季降水量非常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而秋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3]。秋季除降水量多之外,沙漠中的风沙较小,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相对来说都比较大,整个沙漠干旱层相对来说比较薄,能够使得沙层与苗木根系之间保持紧密的结合,从而使苗木对沙层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吸收。因此,应在秋季开展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的造林工作。

3.5.2 苗木标准及要求 造林苗木应全部选用1年生的一二级合格适生苗。具体要求为:梭梭苗高40 cm,地径0.3 cm以上,根系长度大于25 cm,侧根2~3条以上;毛条苗高40 cm以上,地径0.4 cm以上,根系长度大于25 cm,侧根2~3条以上,根系不开裂;沙拐枣、柠条苗高30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根长25 cm以上。确保苗木充分木质化,顶芽发育饱满,色泽正常,无病虫害和严重机械损伤。

3.5.3 用生根粉和磷肥泥浆蘸根 先配置一定浓度的生根粉溶液,将苗木根系浸入其中,然后用磷肥泥浆蘸根后再进行栽植。通过上述方法的处理,能够使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增生较多的新根,从而使根系的吸收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促进苗木生长的同时,提高苗木的抗寒旱性能。

3.5.4 栽植深度及要求 沙漠地区都有着非常严重的风蚀现象,干沙层较厚的地方应采用深栽的方法将苗木种植到更加稳定的湿润沙层中。如果将栽植深度均控制为40 cm左右,造林成活率能够提高20%左右。栽种时将苗木放置在深栽穴的中央位置,使根系舒展,填入一半的湿沙后略微提苗并踩实,紧接着再填湿沙并分层踏实。植苗后灌第二次水,落水后扶苗、覆沙保墒。

3.5.5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工作完成后对幼林的科学抚育管理是幼苗存活和成林的关键。干旱沙漠造林面积始终较小的原因,除了干旱缺水之外,还缺乏科学的幼林抚育管理。新栽植的苗木抵抗外界侵害的能力较差,必须要通过人为管理来确保其存活率,现阶段常用的抚育管理措施有扩穴培土、补植造林及割草割灌等。及时做好防虫灭鼠工作,造林前后用溴敌隆或氟鼠酮等化学药物及时进行兔、鼠害防治。6—7月份视旱情及时进行复灌。干旱年份梭梭林易发生象鼻虫,应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氯等化学农药在6月上旬进行防治。

4 结束语

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改造,要在增加造林面积的同时,创新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造林效果,从而进一步减缓荒漠化的速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