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酒泉市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4-05-30

韩雪梅,王 瑞

(1.甘肃省种子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2.酒泉市种子管理站,甘肃 酒泉 735000)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近年来,甘肃省种业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全国种业大省,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种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等多方面还存在差距。

1 酒泉市制种产业基本情况

2021 年酒泉市从事玉米制种企业31 家,其他农作物种子企业173 家,制种面积3.726 万hm2,比上年增加0.133 万hm2,同比增长3.61%。其中,玉米制种 1.580 万 hm2,比上年增加 0.327 万 hm2;瓜类制种 0.328 万 hm2,比上年减少 0.047 万 hm2;蔬菜制种1.080 万hm2,比上年增加0.049 万hm2;食葵制种0.056 万hm2,比上年减少0.177 万hm2;花卉制种0.562 万hm2,比上年增加0.187 万hm2;牧草制种0.024 万hm2,比上年减少0.223 万hm2;其他制种0.096 万 hm2,制种基地涉及 5 个县(市、区)的 38 个乡(镇)、260 个村。各县(市、区)制种面积如表1 所示。

表1 2021 年各县(市、区)农作物制种面积

2 制种产业效益分析

2021 年各类作物制种经济效益分析如表2 所示。2021 年酒泉市制种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基本实现了基地产量收益双提升。据统计,2021 年全市各类农作物种子产量达12 513.56 万kg,比2020年增加357.62 万kg。其中,玉米种子9 872.19 万kg,西(甜)瓜种子127.66 万kg,蔬菜种子1 322.81 万kg,向日葵种子127.50 万kg,花卉种子674.40 万kg,牧草种子31.50 万kg,其他作物种子约357.5 万kg。全年兑付农民制种款26.60 亿元,比2020 年增加5.06 亿元,实现产值35 亿元。

表2 2021 年各类作物制种经济效益分析

3 酒泉市制种产业发展成效及亮点

3.1 现代制种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近年来,酒泉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壮大制种产业为目标,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补齐基础短板,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政策扶持,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酒泉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制种产业确定为“十四五”期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3+5”产业集群总体布局主攻的3 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并强力推进。2021 年根据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的通知》,甘肃省委农办、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与甘肃省林草局印发《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方案》及《分产业篇方案》和《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酒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通知精神和方案,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因地制宜,抓紧制定印发了《酒泉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 年)》的通知,为酒泉市制种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行政推动,着力营造良好的种业发展政策环境,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3.2 现代制种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酒泉市各县(市、区)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加快优化种业发展,已建成全国主要的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和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通过引导制种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以肃州区为引领,金塔、玉门、瓜州为重点的制种基地发展格局。肃州区形成了以北部高效蔬菜制种基地、中部花卉瓜类制种基地和沿山玉米制种基地格局;金塔县形成了以黑水河水系鼎新、航天2 个乡(镇)、以东西坝片区6 个乡(镇)为重点的瓜菜、向日葵、牧草为特色的制种基地格局;玉门市形成了以玉门镇、下西号、黄闸湾、柳河、赤金、昌马镇为主的温室大棚和陆地栽培相结合的瓜菜花卉制种基地格局,各县(市、区)制种基地布局趋于合理。

3.3 现代制种产业集群稳步推进

为了做大做强酒泉市制种产业,扶持培育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能力到位的种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制种产业提质增效。通过积极探索并购重组、增资扩股和社会融资等不同模式,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庆和农业、华美种业、安德福种业等多家制种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与要素重组,联合组建酒泉蔬菜种业集团,提高行业整体协同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3.4 现代制种研发创新能力突显

加快良种培育,现代制种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鼓励种子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通过新建种质资源库、购买品种权、合作育种、合作开发、委托育种等方式,与科研单位开展广泛合作,培育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加快育种成果转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酒泉市已建成种质资源库4 座,收集整理种质资源约11.5 万份。2021 年酒泉市通过省级审定农作物新品种36 个,其中玉米品种34 个,棉花品种1 个,小麦品种1 个。

3.5 种子市场监管逐步规范

突出事前管理和督查落实,及时制定下发了《2021 年酒泉市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治理的通知》《关于开展制种基地专项检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明确管理重点和要求,紧盯生产关键节点开展督促检查,强化落实;深入一线督导落实种子销售备案、标识标签规范、生产经营备案、购销台账、开展种子质量和真实性检测,有效规范了种子经营市场秩序;严格落实制种企业资质审查、基地审核准入、生产备案、合同备案、制种面积落实及品种信息采集等各项基地监管措施,把住“品种、市场、质量”3 个源头,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保护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的合法权益,创建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种业发展环境。

4 制约制种产业发展的因素

4.1 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酒泉市制种基地建设和投入与制种产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制种基地平整度差、土地零散,不适应现代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种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常规耕作机械多,性能先进的复式作业机械少或现有复式作业机械无法满足当前农艺要求,收获环节多采取分段式机械化作业和半机械化作业或纯手工作业;部分基地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膜下滴灌、节水喷灌等高效农田节水设施所占比例较小,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科学轮作制度落实不到位,重茬现象严重,导致土壤养分结构失衡,耕地质量下降显著。

4.2 制种企业综合实力不强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酒泉市种子企业数量和资金规模不断增长,但全市近80%的制种企业是以代繁为主的生产加工订单型企业,不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制种企业“小、散、弱”情况比较突出,开发新品种和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十分有限,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大多数制种企业持有的玉米品种多而杂,同质化现象严重,种植面积小、效益低,品种多而杂造成隔离区设置难,严重影响种子质量。

4.3 制种成本逐年上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留守耕地从事制种生产的适龄劳动力急剧减少,制种技术性人才匮乏、劳动力紧缺和制种用工矛盾日益突出,制种成本逐年上升成为高效制种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劳动力短缺导致在关键的授粉、去雄和收获等用工期“一工”难求。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和亩保收入过高导致制种成本逐年激增,严重制约了全市制种产业发展。

4.4 制种农户抗风险意识不强

制种产业因受生产周期的制约,既要承担市场风险,还要承担自然风险。酒泉市制种历史虽然长,但是制种农户抗风险意识不强,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不能很好地辨别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一旦订单企业效益不好,市场风险就会转接到制种农户身上,同时存在农户在制种过程中因气候或病虫害防治不当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收的情况,增加了产业风险。近年来虽然严格落实保险制度,但是蔬菜、花卉种子生产尚未列入制种保险范畴,制种产业缺乏强有力的抗风险措施。

4.5 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

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近几年由于玉米制种面积增加、大田玉米种植面积缩减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玉米种子供求市场信息不对称,加之种子的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造成了玉米种子销售困难、市场疲软、库存增加等问题。

5 加快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

为更好地发展制种产业,应坚持“五抓五提升”工作思路,强化项目支撑,补齐发展短板,提高服务质量,着力培育完善制种产业发展体系,不断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5.1 抓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规模

科学规划布局,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基地区域布局,结合各县(市、区)生态特点,继续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种产业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以肃州区为引领,金塔、玉门、瓜州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县(市)的种业发展格局;继续加强制种基地建设,依托高标准农田改建项目,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制种产业基地建设要求,逐年推进高标准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全市制种基地集约化水平。

5.2 抓龙头带动,提升产业发展动能

继续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着力解决酒泉市制种企业“小、散、弱”的问题,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整合育种资源,鼓励制种企业与国内外大型种子企业及科研院校加强协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模式,加快研究开发具有自主品种权的新品种和新的种子生产技术,有效提升制种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动能。

5.3 抓园区引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2022 年按照“一园四基地”的工作思路抓好现代种业规划布局。示范区按照“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提高示范效应”的“五统一、一提高”标准抓好制种示范园区建设,配套建设膜下滴灌、节水喷灌、制种网棚、机耕路桥、作业机械、种子加工设施设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带动全市制种基地提质增效。

5.4 抓试验示范,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及早谋划部署,争取全国蔬菜登记品种(西北区)集中展示示范项目,促进展示评价不断创新,示范效应持续放大。积极组织实施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科学准确,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抓好玉米制种单粒播种、杂交种质量控制集成技术示范项目,总结出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的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和杂交制种质量控制集成技术,服务制种企业,促进农民节支增收。

5.5 抓管理服务,提升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制种产业发展规划,长远布局,统筹考虑,着力解决目前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导,上下协同、部门联合的执法机制,共同做大做强现代制种产业。二是科学建立管理机制。根据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发展现代制种产业的机制体制,使种子市场、制种基地、生产合同及种款兑付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使各项监管措施更加规范、科学,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三是严格落实监管措施。结合制种基地准入、制种面积落实、田间管理、去杂去雄、种子收购等关键时节,多方联动、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对抢撬基地、无证生产、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私留倒卖种子、抢购套购种子、拖欠农户制种款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维护企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营造企业基地健康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四是增强管理服务针对性。坚持把解决影响制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立足市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工作,全面开展种子企业的资质审查、种子生产经营备案指导和种子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切实解决监管工作中标准不统一以及程序不到位、不全面、不细致等问题,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合同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到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执法程序统一,增强做好市场管理的信心,凝聚监管合力,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增强管理服务的工作针对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