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干旱沙区花棒繁育及营造技术

时间:2024-05-30

刘军国

摘要:从花棒的习性,适生范围,育苗,造林等方面,论证花棒适应沙漠环境,萌蘖力强,生长较快,耐沙埋,抗风蚀,主侧根系都很发达,防风固沙作用大,是防沙治沙的先锋树种。

关键词:干旱沙区;花棒;繁育;营造技术

花棒又名细枝岩黄蓍、花柴、花帽、桦秧[HedysarumscopariumFisch. et C.A. May. (Corethrodendron scoparium Basiner et Fisch.)],为蝶形花科(Fabaceae)岩黄蓍属植物, 落叶大灌木,高可达5m;多分枝,丛幅4~5m。嫩枝绿色,后呈灰黄色,老枝紫红色,条片状剥落。小叶3~5个,矩圆形至条状矩圆形,长1~4cm,宽0.30~0.70cm,先端尖,两面有平伏柔毛;上部小枝的小叶多退化,有的只有绿色中轴。总状花序较复叶为长;花冠紫色,旗瓣长约1.50cm,翼瓣长为旗瓣的1/2,龙骨瓣与旗瓣等长或稍短。果密被白色柔毛,具2~3个荚节;荚节近卵球形,长0.60~0.70cm,具明显网脉,内含1粒种子,易自节间断裂。花期自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果10月下旬成熟。

1习性

花棒为耐旱、沙生的喜光树种,适应沙漠环境,萌蘖力强,生长较快,耐沙埋,抗风蚀,主侧根系都很发达,防风固沙作用大,是防沙治沙的先锋树种。花棒造林后,当年为扎根期,新侧根多达15条以上,长10~60cm,第2年后生长才加速,高达70cm左右,3年后形成强大根系,4年开始开花结实,形成3~4m高的灌木丛。花棒极耐旱,在含水量仅为2%~3%的流动沙地上,生长良好,主要原因是根系发达。花棒对风蚀沙埋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一年生苗能忍受10cm左右的风蚀,壮龄植株可忍受风蚀在70cm以上,喜一定沙埋,适当的沙压生长旺盛,一般沙埋梢头20cm时,仍能穿透沙层萌发生长,但沙压超过植株的1/2以上时,影响花棒生长。花棒在含盐量为0.40%以上的低盐区,pH值为7.80~8.20之间的微碱性沙地上仍正常生长,但不喜欢过湿和黏重的土壤。

2适生范围

花棒生长在华北、西北草原及荒漠、半荒漠地区,主要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的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沙质戈壁滩及草原。花棒在流动沙地上,各部位均能生长,但适于生长在风蚀较轻的迎风坡2/3以下或适当沙埋的落沙坡脚和丘间低地的四周。但在固定沙地或荒地上造林,因沙层紧密、干旱,成活率低,生长缓慢。

3育苗

花棒为种子繁殖,不宜在黏重的土壤上育苗,应以沙质或沙壤质土为宜,在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地方育苗,极易发生根腐病。花棒育苗以春播育苗为好,播种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沙土育苗生产上种子一般不做处理;壤土育苗在生产上,种子一般用冷水(或温水)浸1~2d,混湿沙堆放催芽,适当加水,并保持湿润,当1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每667m2播量一般20~25kg。

播种前,应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混入磷肥更好,一般采用条播,行距10~15cm,播前先挖1.50 ~2cm深的小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铺撒近1cm厚的土沙,播后随即灌足水;如土壤变干,而花棒尚未出土,可适当浅漫水1次,直至催出全苗。在幼苗出土后不再灌水,灌水过多会造成苗木大量死亡。

花棒育苗,以7~10d出土为好,发芽出土时间越迟失败率越高,适时做好中耕、锄草等抚育管护工作。1年生苗高达40~60cm即可出圃;2年生苗根系庞大,挖苗困难易拉伤,造林成活率低。目前生产上常选用1年生苗木,造林成活率较高。

4造林

4.1造林地段干旱沙区选择在流动沙丘,风蚀较轻的迎风坡2/3以下或适当沙埋的落沙坡脚和丘间低地的四周。

4.2造林季节以秋季造林为好,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进行,成活率较高。

4.3苗木质量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选用壮苗,其根系特别重要。根系太短易被吹出或因干沙层厚,使苗木根干枯。根系过长,坑深不够,常常出现窝坑,根系伸展不开,影响成活率,一般苗高60cm以上,留根35~50cm为宜。

4.4栽植深度花棒沙地植苗造林,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是深栽,一般深栽50cm。栽时扒去干沙层,把根栽在稳定的湿沙层中,踏实,以利于成活。

4.5造林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1m×1m或2m×2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