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轻点手机,实时查看大棚蔬菜生长情况;导航定位,规划管理合作社土地。“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陕西杨凌在仅有的135平方公里土地上,探索开辟了农业4.0、5.0时代。
对于杨凌精准农业扶贫示范园的中马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来说,种地就是个简单的事。“18个蔬菜大棚只需4个管理人员,一部手机就能搞定。除了定植、吊绳绑蔓、打侧芽等前期工作和后期采摘,剩下的所有大棚管理工作都可以实现手机操作,实现无人管理。”杨凌中马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何明星介绍道。
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手机App,便能轻松控制18个番茄大棚水肥的浓度、酸碱度等,通过显示每个棚一天的酸碱度、水肥浓度的具体变化,调整不同浓度水肥供给、供应时间,从而根据植物每个生长阶段自身的需求,决定水肥供给量。
何明星说:“我们把番茄种在珍珠岩里,不仅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有效减少病虫害,而且能让土地得到休整,也不存在倒茬的概念,这季种完了,把珍珠岩集中消毒后,就可以继续种下一季。同时,在每一个珍珠岩盒子上有一个制动控制阀,每一株番茄的水分、营养都是靠它精准供给,营造最完美的生长环境。因此,这里的番茄可以结到12层果实,产量也是普通种植的2-3倍,一年至少可以种三季。”这套智能自动供水阀无土栽培系统,采用终端智能供水肥技术进行工业化管理,由植物自身决定水肥供应量,并利用互联网远程遥控大棚内的水肥调配和总体供应,最大限度地实现节约水肥资源,是目前最实用的生态、高产、高效智慧农业模式的代表之一。
走进陕西省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处处能感受到大数据带来的显著变化,温室入口处的智能装置上显示着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和土壤的含水量、营养值,温室内灌溉系统正在自动喷水施肥。
“‘物联网+’实现了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陕西省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对杨凌农业云服务有限公司给他们搭建的农科服务平台赞叹不已。“以前管理蔬菜大棚,浇水、施肥、通风全凭经验,没有科学依据。有了物联网控制系统,蔬菜大棚有了‘智能大脑’,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通风,温室物联网控制系统全程精准把关。”艾科平说。
杨凌农业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宁亮表示,目前公司在杨凌正全面进行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以点带面探索农业大数据应用。已搭建大数据生产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大数据运营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并在农业科技服务、食品安全溯源、苹果病虫害诊治等业务中使用。
农田灌溉实现远程控制,蔬菜种植实现智能管控……随着“智慧农业”的大力推广,“农业很土很苦”的印象正在悄然走远,时尚现代的智慧农业已经到来,农业发展靠“智”而非靠“天”。
杨凌锦田合作社理事长李海平表示,他种植的葡萄和猕猴桃,不但种类多,而且灌溉和施肥方法也大不一样。在合作社的一个大跨度双拱双膜大棚里,春季一种新品种葡萄苗刚刚种下,为了提高品质,他专门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对土壤进行了检测,在种下果苗后,还为果苗“定时喂养”。
“过去灌溉500亩地,需要3口井白天黑夜持续浇水25天。采用信息化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后,四五天时间就能够完成,而且可以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李海平说,目前他们在大棚内安装了视频监控、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采集到空气温度、湿度及土壤水分数据后,通过设置土壤水分的上下限,自动开启电磁阀,对作物进行灌溉,这样实现了动动开关、敲敲键盘,就可以管理上千亩大棚,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