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但乡村旅游建设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布局上,还处在低层次无序开发阶段,亟须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在功能上,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结构雷同,功能单一,缺乏创意和特色;在管理上,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政策上,扶持和引导行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还比较少。
按照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若干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各地的区位状况、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重点布局以下5类区域,其他地区要慎重发展,防止一哄而上。
1.大中城市郊区。
大中城市周边的基础设施完备、都市农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已构建起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该区域应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建设以设施特色农业为基础,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
2.名胜景区周边。
名胜景区周边游客资源量大,餐饮、住宿等接待设施压力大。游客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之后,一般还希望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美食等,因此可以以名胜景区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化需求。
3.依山傍水临草自然生态区。
这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气候、植被、生态和人文优势,承载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涵养等重要生产生态功能。可紧密依托自然特色、生产资源、历史文化与独特民风,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等。
4.少数民族地区。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独特的民族风情,良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可依托丰富的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5.传统特色农区。
传统特色农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要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功能创意,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拓宽农民致富途径,提升传统特色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
休闲农业创意新手法
一些地区由于地域限制,农作物长势不足,但是可在休闲农业上创意新手法,突破农业的传统形式,带来不一样的乡村体验。
1.麦田画。麦田画可结合一些动漫艺术,利用小麦和颜色不同的品种,根据设计好的布局种植而成。目前,麦田画已不只局限于动漫,人物、风景等题材纷纷呈现,吸引大量游人前来参观。
2.“瓜果书”。“瓜果书”外观看起来就是一本书,内部有防水纸、肥料、种子等,只要按照说明书定期浇灌,便可收获从书中长出来的黄瓜、番茄等蔬果。这种“瓜果书”集观赏与食用为一体,颇受欢迎,也给菜农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3.“工艺鲜花”。“工艺鲜花”是市场上流行的商品,可根据客户需求,将花卉通过各种工艺进行制作,形成独具个性的工艺产品。“工艺鲜花”可作为装饰放在家中,也可作为礼物赠予亲朋好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