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李加生 曾国揆
(新平县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站,云南 新平 653499;2.云南省农村能源管理总站,云南 昆明 650051)
秸秆是宝贵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具有资源来源广泛(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利用方式多样、综合效益显著等特点[1,2]。近年来随着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较为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农村突出环境治理、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3,4,5]。新平县地处云南省玉溪市西南部,幅员面积4223km2,辖2个街道10个乡镇,共有村(居)民委员会123个,总人口约29万。气候属温带气候区,局部气候受海拔影响,形成河谷高温区、半山暖温区、高山寒温区三个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1℃,年最高气温32.8℃,年最低气温1.3℃,年降水量869mm,总日照时数2838.7h,无霜期316d。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为示范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新平县农业产业发展较快[6,7],粮食产量超过1亿kg,烤烟种植常年保持10万亩以上,畜牧业产值6.3亿元,蔬菜产值1.5亿元,核桃种植面积37.44万亩,竹子种植面积33.61万亩,荣获了“中国特色竹乡”、“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云南省首批“云药之乡”等称号。全县农作物种植布局呈现集中连片趋势,秸秆资源分布从种类和数量上日趋集中,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平县是典型的粮食大县、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县耕地面积约32万亩,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甘蔗、小麦、马铃薯、烤烟、杂粮杂豆及经济作物,其中:玉米29万亩、水稻9万亩、甘蔗8.8万亩,小麦2.3万亩、马铃薯2.5万亩。根据草谷比计算,全县秸秆理论资源量约18.8万t,其中:玉米秸秆11.2万t,水稻秸秆3.9万t,甘蔗秸秆2.6万t,其他秸秆1万t。玉米、水稻、甘蔗秸秆约占全县秸秆资源总量的94%。全县秸秆可收集利用量约16.7万t,其中玉米秸秆10万t,水稻秸秆3万t,甘蔗秸秆2.6万t,其他秸秆0.9万t。
2020年新平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量为16.7万t,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2.5%,基本实现全量利用。其中:肥料化利用8.7万t,占52.09%,以机械化还田利用为主;饲料化利用5.6万t,占33.5%,以青、黄贮饲料利用为主;燃料化利用0.8万t,占4.8%,以秸秆制颗粒燃料与农户用生活燃料利用为主;基料化与原料化利用0.3万t,约占1.6%,以菌包基质和养殖垫料利用为主。从秸秆利用种类来看,玉米秸秆利用量为9.14万t、水稻秸秆(中稻和一季晚稻为主)2.85万t、甘蔗秸秆2.6万t,小麦秸秆0.3万t,利用率均在90%以上。
通过整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精准扶贫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农业农村废物资源化利用、农村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农用地安全利用水平。经测算,每年可为新县减少化肥投入600余t、节省劳动力2万余人次,可为农户及企业节支增收约1000万元。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为改善当前农村卫生条件的清洁工程、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沃土工程、优化畜牧业结构的节粮工程、减轻大气污染的环境工程,成为推动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意识还不高。新平县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由于受地域经济条件、文化生活、认识水平限制,农户利用农作物秸秆意识不高,资源观念薄弱,加之受农时、技术、劳力、比较效益及传统耕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二是综合利用成本较高。新平县由于平地少,坡地多,秸秆收割得靠人工,无法机械运作,成本高,机械化还田占比还不到1%,使得山区、半山区及偏远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
三是秸秆利用途径单一。综合利用缺乏有效的技术,大多以直接还田和畜牧养殖利用为主,由于受到农机作业程度的制约,缺乏高效复式作业农业机械,秸秆还田不易腐熟;在秸秆气化、造粒、优质燃料开发、有机肥加工等深度开发利用方面技术尚未得到推广。
四是收储运体系不完善。秸秆产生时间集中在5-7月和9-11月,收集时间短,给收集造成一定困难;秸秆体积大,收集半径大,给运输带来困难,增加收集成本。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之间未形成有效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造成秸秆收集过程中企业收集成本高,而农户出售积极性却又低的局面。全县区域性收储点网络建设难以推进。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格局中统筹考虑,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抓手,通过秸秆直接还田工程、规模养殖场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利用、秸秆基料化和燃料利用等途径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加强试点示范,完善扶持政策,拓宽利用渠道,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利益链接机制,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科技攻关,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共性难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坚持农用优先,就近转化原则。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满足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抓好新技术、 新装备、工艺的示范推广,合理引导秸秆能源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方式,推动秸秆向多元循环方向发展。选择重点区域,积极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加快推进秸秆产业化发展。
在秸秆资源相对集中的乡镇,扶持鼓励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建立秸秆收储中心和收储站点,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形成专业化收储运经营主体,开展秸秆粉碎打包、运输和存储工作,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带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信息平台、报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宣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技术成果,为秸秆综合利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技术骨干培训。县、乡镇农技人员、村组干部和科技示范户为三级技术骨干,每年至少培训一次。三是培训农户。利用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现场观摩会、发放技术资料、宣传单等形式,解读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政策和技术模式,使广大农民群众家喻户晓,引起社会关注,调动农户积极性。
一是秸秆直接还田工程。适合大中型拖拉机作业的地区,推广大中型拖拉机秸秆粉碎、深耕(深松旋耕)作业还田;不适用大中型拖拉机作业的地区,推广秸秆还田机还田,提高还田效率,降低利用成本。
二是规模养殖场秸秆饲料化利用。积极推进“粮改饲”,推广秸秆饲料技术,提升优质秸秆饲料供给能力,鼓励畜禽养殖场(户)、饲料加工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不断扩大秸秆饲料化利用规模,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同时为秸秆肥料化利用生产商品有机肥提供充足的畜禽粪便原料。
三是秸秆生产有机肥利用:主推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腐殖土等辅料加菌种混合翻堆发酵生产商品肥技术,在有条件大量收购秸秆、进行示范推广秸秆收储加工肥料点的公司企业,加大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点创建,并依托公司、企业进行肥料化、燃料化利用探讨研究,建立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同时鼓励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企业增加秸秆收购量,扩大有机肥生产规模,就地就近为新平县种植基地供应大量优质有机肥,助推全县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质量提升。
四是秸秆基料化利用。通过支持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发展以玉米、甘蔗、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实施以食用菌栽培为重点的秸秆基料化利用,重点推广姬松茸、平菇等能够充分消耗农作物秸秆的种植品种,做好秸秆栽培食用菌,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平衡,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重点推广“公司”+“农户”+“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建设一批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发展以秸秆为主要基料的育苗基质生产,扩大秸秆基料化利用规模。
五是秸秆原料化利用。鼓励发展以秸秆(甘蔗)为主要原料的造纸、新型建材、复合材料、降解膜、餐具等加工产业,延伸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链条,提高秸秆高值化、产业化利用水平。
六是秸秆能源化利用。结合新平县实际,支持引导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以玉米、烤烟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农作物秸秆成型颗粒燃料,为烤烟产业提供优质烘烤原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