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张雅琼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的实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现实途径,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途径之一。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指农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农村区域内,影响农村居民生存和发展水平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有土壤、水资源、气候条件等;社会环境主要有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1-2]。农村居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生活及追求经济发展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采用不正当的行为而对农村环境造成破坏,称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3-4]。
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北部土地沙化,南部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南部林业种植种类丰富,北部林业覆盖率明显提升。榆林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经过调研,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治理建议。
近年来,榆林市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工作,加强农膜污染治理。
榆林以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近年来完成营造林及种草面积100万亩、改良退化草场10万亩、森林抚育3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 000万株、绿化村庄200个,全市森林覆盖面积明显上升。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012年以来,市各级各部门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12个县市区的70个乡镇、739个村进行了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扼制,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截至目前,榆林市已建成乡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60座,总处理规模112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套,处理能力5 300吨/天[5]。
扎实开展“净美榆林”村庄清洁行动,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学校卫生厕所改造。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确保得到有效治理的建制村达到90%以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形成有队伍、有经费、有制度、有标准、有监管“五有”农村环境整治体系。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工作,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以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细化量化生态文明建设“八大行动”“九项治理”“六项制度”,市县一体实施重点项目。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总体思路,加快示范村(标杆村)项目建设,启动了评估验收工作。积极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总结示范点经验,宣传推介可复制、可推广的榆林乡村振兴模式。
尽管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之下,改造了部分传统农业,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传统的种养殖方式,生产方式仍然是粗放型,使得农村环境污染得不到根源上的控制。存在以下问题:
(1)农药的过渡使用:尽管推广了农药减量行动,但是农药具有效果迅速、可防治、适用面广、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以给农业带来高产稳产,所以农药仍然在大面积的使用。但是,大多农药利用率偏低,很多农药并没有被利用,而是进入了土壤、水体、空气等媒介中。农药的随意使用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不仅危害土地质量和生物环境,也给农业产品带来了潜在的农药污染。大量不合理的农药的使用,不仅杀死了大量的害虫天敌和其它非目标昆虫,同时也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不得不用更大剂量的农药来消灭害虫,如此恶性循环的使用使得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
(2)化肥的过渡使用: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化肥农药等带来高产稳产,化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化肥的利用率低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问题,大量氮素化肥的使用使水体水质富营养化。过量的化肥通过降水进入当地地下水,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土地的肥力不断下降,土壤板结化,有机物含量不断降低,使农业生产更依赖于大量使用化肥,从而使农业生产陷入恶性循环,最终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3)残留塑料薄膜的环境污染:塑料薄膜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同时也丰富了农产品。但是塑料薄膜存在一年一用且难清理的问题,导致残留了很多难以降解的塑料在耕地上,残留塑料薄膜积累会危害土地肥力,影响农业环境,同时塑料薄膜分解的一些有害成分也导致了土壤的污染。
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GDP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些高污染的产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投资来提高农村地区的GDP,导致了高污染企业在农村扎根落户。虽然这些能源化工企业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染物也极其严重地危害到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甚至健康。
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不同步,城市工业高速发展,尤其是榆林市的能源化工受到本土能源的支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城市的环境治理中,大量的废弃物存在转移到农村处理或填埋的现象,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市新农村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使得村村户户的居民得到了较好的安置,农民的居住得到了集中,供水供电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基础设施很好地支撑了居民的生活,但是生活垃圾和废水、人畜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并未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存在随手乱扔和乱倾倒乱填埋的现象,尤其是一些有害垃圾未得到科学处理,导致了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甚至地下水的污染。
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存问题和成因后,提出以下几点治理对策,以便进行环境的改善。
(1)科学规划农村用地,持续推进造林绿化行动。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加大网框林建设,打造大型防护林,发展经济林和林草结合的养殖业。榆林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荒山荒地营造水保林草,平缓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山、水、田、林、路科学规划,形成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的合理格局。贯彻落实“综合治理,保证水土不流失;打坝淤地,保证退耕不反弹;多种经营,保证收入不减少”的创新经验,发展生态型农业、补充自给型农业的林草田种植新模式。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积极宣传农业新科技产品,同时推广农业新产品,大面积推广精准农业,更加精细化地跟踪和监测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精细化地使用高效、低污染、低残留的农药和化肥。推广使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尽量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农业。
(3)加大新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村的生活废弃物、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进行统一有针对性的处理,对于废电池、农药瓶等有害垃圾回收统一处理,对于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
(4)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北部支援南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北部转型发展、南部绿色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对于农村转移工业要适当集中建设,控制高污染工业的农村转移,对于高污染工业,要求有合理适当的工业废物处理,不污染或者减少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关停,推广乡镇工业的清洁生产。在矿业权出让收益金、矿业权占用费、资源税、环保税和水土保持费中切出部分用于生态恢复补偿。
(5)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治理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意识上普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切身性、迫切性,推广治理方法,促进农村居民主动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从乡镇干部到村干部再到村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普及,从思想上加强环保意识。
为了实现国家倡导的建设美丽乡村进而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切实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需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分析榆林市现有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后提出从农村土地科学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民意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农民幸福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