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公占元
(高台县红崖子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0)
伴随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有不断提升趋势,而气候灾害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对农业产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农田种植中,水利灌溉是常用的技术类型,特别是作为一个将近有15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对粮食有很大的需求量,通过合理应用水利灌溉技术对增加粮食产量、节省劳动力、提升农田的种植效率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分析当下我国水利灌溉的应用情况,不难发现其在管理制度、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加速机关灌溉管理模式的改善、升级过程。
首先,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符合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要求,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较可靠支撑,为农业结构专业化、集约化及规模化发展提供较强推动力。将该项技术用于农田生产中,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能直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其次,为使灌溉技术得到更有效发展,政府应立足于现状编制相应法律法规,遵照经济市场原则实施“定水定量”制度,借此方式对人们的用水行为形成良好约束,引导他们确立节水意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1]。
最后,在农业灌溉管理阶段,积极编制相应制度,对农民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能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使水资源利用过程的公开性、公正性得到更大保障,这样当发生突发情况时,可以参照有关制度去妥善处理,减少或规避用水纠纷,对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过程有一定促进作用。
首先,客观的讲,当下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带有较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管理工作基本上集中在收费、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等几大方面上,缺少市场主体,对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适应性偏低。其次,有关管理部门不具备自主经营权,为了能使用水利灌溉工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管理者倾向把水利资源配置转型成为市场售卖形式,倡导广大农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用水,一方面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较多的水资源[2]。最后,未能科学设置水价,以致当地居民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惠,节约用水意识普遍偏低,这是很多农户用水费用偏高及水资源浪费的原因。
近些年中,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用水量有不断提高趋势,配置的水利灌溉设施类型与数目也相应增多。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暴露出如下问题,在建设早期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在后期管理中没有预算出充足的维护资金,以致工程投用时间较长后,因资金不足导致一些工程病患并没有得到及时检修,维护。“带病工作”势必会降低工程的灌溉功能。也正是因为财政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能享受到基本的资金补贴或奖励等福利,工作能动性较差,不利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我国年降雨量少,人口基数大,国人均占水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骤然增加,外加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均使可用于灌溉的农业用水显著降低[3]。另外,当下我国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外加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管理机制实施阶段暴露出一些漏洞等,造成灌溉用水利用率长期未见提升,甚至滋生出水资源严重被浪费的情况。
发展农田水利灌溉模式,能够较明显的节约水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但在该方面农民群体的投入量不断增加,而经济收入却不增反减,外加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显著快于农村,很多农村选择进城务工,这是造成当下很多农村地区劳动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很难有剩余劳动力投入至水利灌溉项目建设与运维管理中,农民参与灌溉工程建设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偏低,还可能是他们对水利灌溉缺乏全面认识,外加推行的政策没有重视各级政府投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以致政府与农民参与积极性均偏低,引起投入主体严重缺失的问题。
水利管理部门应自觉确立水利灌溉项目科学化管理的意识,不断提升管理方法、过程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使水利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得到更大保障。
首先,在科学管理方面,水利部门要参照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等,做好、做实水利灌溉设施的设计建设工作,并确保各项水利设施建成投用以后能合理管理和维护,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4]。管理部门应参照农协会的现实发展需求选择科学、适宜的管理模式,很可能的为其用水活动开展创造便利条件,为提升其用水过程科学性要及时进行管理与引导,最大限度的提升农协会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其次,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很多农户学历水平偏低,没有自觉形成一定的节水意识,相关管理部门应主动肩负起自身职责,深入开展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创建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管理体制,借此方式对广大农户的农田灌溉行为作出有效约束与科学引导,使农田灌溉高效性得到更大保障,促进基层农业长期健康发展进程。比如,水利管理部门可以参照本地农业发展现状,帮助广大农户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利资源灌溉执行方案,督导农民积极采用高端技术开展灌溉活动。
最后,管理部门还需考虑大部分用户的经济收入水平,编制科学合理的用水计价体制,例如循序渐进实施阶梯式的计价方法,一方面有益于协助广大农户确立节约用水意识,在农田生产中尽量减少用水成本,另一方面也允许用户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实现水资源应用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资金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检修、维护及升级改造的重要物质条件,当下该方面的资金基本上是由各级政府支出。因财政支出额度有限,故而大部分资金用于新创建的基础水利设施方面,该类设备在短期内又不能创造较高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资金周转过程更为紧张、困难。鉴于以上状况,水利管理部门应积极与政府进行协调,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帮助政府认识到农田水利有效灌溉对农业产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而使农村水利工程事业得到政府更大支持,适度提升对水利灌溉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从根本环节使灌溉经费开支得到较大保障。
其次,管理部门也可以参照现实需求加强和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适时申请银行贷款,拓展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5]。
最后,合理使用“民营合资”方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一方面能增加灌溉资金投入额度,另一方面也使农田水利灌溉活动稳步推进得到更大保障。
科学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对提升我国农业产量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在实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这一举措时,相关人员应充分分析本地水资源状况,建议在水土资源环境较好的位置创建出新灌区。农田水利灌溉活动中应用漫灌措施,取得的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的,漫灌即直接在水源位置外挖出沟渠,把灌溉用水顺利引进农田。为更好的节约水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使用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农民群体是最大的受益者。管理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微信app、标语等多种媒介去实现广泛宣传,协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科学化的现实意义,积极参与到灌溉项目管理实践中,辅助该项工作能顺利推进[6]。管理部门应定期指派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在实践中对农田生产面貌有较全面了解,掌握农田灌溉的适宜时机,主动和广大农户取得联系,规避因灌溉活动开展不及时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肯定水利灌溉成效时,其参与水利灌溉项目管理工作的能动性也会相应提升,主动配合水利设施的安装、调试、验收及维护工作中,日常生产中重视对水利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确保其能处于正常状态运作,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协同处理。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是农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稳农、强农、富农的重要支撑。新时代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大步向前,积极做好、做实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尽管当下这项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及农民参与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若相关管理部门能主动调整工作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等,对水利灌溉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过程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