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对于乡村治理而言,民主协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乡村所要面临的问题,民主协商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就现实意义而言,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目标,新的管理模式就是尽可能地让村民参与到乡村的治理当中去,从而有效地维护并发展起农民的主动创造性[1]。因此,对基层乡村的治理能够有效地构建起和谐社会主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民主协商理论是缘起于西方,我国的民主协商的发展则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制度[2]。因此,当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进入到中国之后,西方的民主协商理论和我国的民主协商理论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得到了丰富。中国的基层实践者能够将理论有效地运用到中国乡村的治理当中去,从而能够发现更多的民主协商模式。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能够让乡村治理的理论得到有效的丰富运用[3]。
在西方,关于民主协商的研究有不少的论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民主协商是一种治理的形式,这是乔治·M·瓦尔德斯以及詹姆斯·博曼等学者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民主协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形式,而这一种形式能够极大程度上地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从而让乡村的治理变得更为有效[4]。
二是民主协商是一种能够体现出决策的形式。因为,民主协商需要有公开的讨论环节,而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够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三是,民主协商是一种有效的参与方式。学者德雷泽克认为:民主的本质是为了能够进行协商,而不是为了将各个方面的利益进行简单的整合,协商是为了能够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到其中来[5]。
虽然,西方的学者对于民主协商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看法和观点,但是,他们都有着基本的认同,即民主协商强调的是对基层的治理,这一种方式更加注重公开透明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我国也有不少的学者对民主协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
一是对民主协商的概念进行限定。学者陈剩勇认为,民主协商这一理论是为了强调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而学者陈家刚则对民主协商下了定义,他认为民主协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让各个参与者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决策变得更加合理、合法[6]。
二是将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2006年,我国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一文当中,明确表明:无论是协商民主还是选举民主,都是我国民主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民主。学者吴兴智更是认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互影响的,将两者进行融合发展,才能够让乡村的民主政治得到合理的建设[7]。
我国的现代乡村中有许多,在长期的治理过程当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一是乡村基层的治理已经比较成熟。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历经了三十多年,不少的乡村根据自身的特色而进行创业,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来,这不但能够让乡村内的居民减少失业的概率,也让不少的乡村经济得到了显著的保障[8]。二是乡村的民主治理制度有了有效的落实。法治在乡村民主治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2.1 组织自治的弱化
对于乡村的民主治理来说,其权力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纵向上有国家权力向基层的延伸,而横向上则是乡村内部的权力。纵向上和横向上的权利的交织,让乡村的民主治理变得更为困难。村委会转接来自国家的行政权力,则就会弱化乡村群众性组织的自治性,让乡村内部的不同权力发生碰撞,因此,有的学者则就这一方面指出乡镇党组织在村民自治的过程当中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而乡村的自治功能的发挥失效。
2.2.2 缺乏相应的规范
为了能够让我国的基层乡村得到自治,各个省都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实施办法,并在各个基层乡村中得到了落实,可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一种乡村民主治理的内容不够充分,其条款也不够细致以及在落实的过程当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等,这些都导致了乡村自治权力中职权的不明确[9]。所以,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来让乡村民主治理得到规范。
2.2.3 民主制度的欠缺
在乡村民主治理的情况之下,多元化的权利主体是让民主的程序牢牢地被掌控住,让民主的权利失去有效的保障,而这也挫伤村民参加自治的积极性,在民主选举和公开的过程当中,其情况公开透明程度不够;民主决策的相关村民议事会制度也不够完善,召开村民会议不够规范。因此,民主管理的相关制度也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
2.2.4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村思想在变革上都显得比较缓慢,传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乡村,而这也就为乡村的精英们提供了“便利”之处。在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当中,宗族,家族都是村民行为的准则,强大的家族势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乡村民主的治理情况,从而使得乡村中的各种利益分配更加倾向于自身的家族,从而为自身的家族提供便利之处。这是和法治社会有着一定的距离的,从而使得乡村的资源分配出现不平等的情况。
在我国的第十九大报告中这样提出:党应该在我国的各项伟大事业建设中起到统领和决定的作用,因此,在基层乡村治理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发挥出党领导的作用。
首先,乡村在民主治理的过程当中要明确以党委指导为核心,并要不断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其次,村领导干部要有服务精神,时刻保持着为村民服务的观念,而这也会村民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和谐。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良性的互动,让乡村的自治变得更为合理。乡村中的自治委员会明确分工,从而不断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这是为了能够让工作人员的任用避免重复,同时,也能够让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得到明确的划分。
乡镇政府要对乡镇和乡村的关系进行审视,就当下的乡镇和乡村的关系进行调整,而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适应乡村民主治理的节奏。有效地消除“压力型”的权利结构。乡镇权力部门要通过管理乡村的方式来保障基层乡村的自治,压力型权力会让行政权力得到有效的深入,这也是对乡村民主治理的一种阻碍。我国政府提出了要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将阻碍乡村民主治理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改善,所以,要将乡镇权力进行转接,从而使得乡村自治权利机构能够掌握乡村,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乡村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乡村自治的成果一定要让村民们共享,乡镇在一定程度上集合了各个乡村的优质资源,而这就需要将乡村治理得更好,乡镇民主治理的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乡村的共享。
乡村民主治理的途径是由乡村的“四个民主”进行实施的,其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健全乡村民主治理的途径[10]。因此,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会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让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要不断地健全民主治理的制度,让乡村民主选举成为乡村民主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有学者指出乡村民主选举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是不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基层的整合,在乡村民主治理的过程当中,应该进一步地规范乡村民主的选举,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强村民的参与权。因此,要通过健全民主治理的制度,这样才能够保障村民的自治。
通过民主文化的形成,才能够让基层乡村的民主治理取得更好的发展,而这就需要保障村民的各项民主权利。第一,要不断地提高村民的自治意识,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村民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增强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要设立乡规民约,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平,从而不断地增强乡村民主自治的有序性,为了能够有效地规范起乡村自治的民主文化。因此,通过村民一起来制定相关的规定,这样能够让村民有效地参与到村民的自治当中去,良好的民主文化是让基层乡村得到自主的方式之一。
我国的乡村在民主治理的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这需要通过不断的加强才能够让基层乡村的自治得到妥善的解决。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相信一定会给我国的乡村自治带来不少的给予和挑战,而这也能够让我国的乡村有更好的发展。相信通过今后的发展,我国的乡村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