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韦兴宇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贵州 黔南 558000)
蔬菜产业是贵州省的优势产业,也是人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农村蔬菜产业是促进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前些年黔南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的“185农业产业化工程(在一个农业生产年度内,使单位面积亩产值达到一万元、八千元、五千元以上)”对于本地的农村产业优化调整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近年来新推出的“321(实现蔬菜年亩产值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高效种植模式在黔南经验的基础上,将技术升级包装,扩大到全省高、中、低海拔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形成了不同海拔地区蔬菜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发展模式的改善与发展机制的推进很好的促进了本地的农村经济发展,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长顺县白云山镇作为新时期贵州农村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代表,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发展优势,成为了贵州农村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长顺县白云山镇传统农村蔬菜种植大多以“小本经营”为主,自产自销是过去农村蔬菜种植的主要模式。以前白云山镇也有少部分蔬菜种植户,但是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大多出于农户自主种植,当他们看到某种蔬菜价格贵的时候,就一窝蜂种植,直接导致价格下跌,甚至入不敷出。同时加上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理念,对于病虫害防治没有科学的技术方法,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传统种植没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受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影响,丰产不丰收是常见现象。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就会导致农村蔬菜产业畸形化发展,难以实现惠民效益。
通过多年的“185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模式实施与探索,黔南本地结合积累的相关经验,通过对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推广,联系不同地区的不同海拔、地势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一膜两熟”到“一膜多熟”,从间作到套种,更好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挖掘土地资源价值,将最新的种植技术、蔬菜品种运用到种植过程中来,不断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很好的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整体收益。加上本地“185工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生产技术、群众资源、销售网络以及运营体系,通过对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的调查研究,通过对于蔬菜“错季上市”的运用,在早春时期开展蔬菜提前种植,在秋冬时节进行蔬菜延后采收,调整以往蔬菜种植、采收的茬口,更好的发挥蔬菜的最大经济价值。加上对于不同种类蔬菜的播种期、种植时节的科学规划,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不同海拔地区蔬菜高效种植接茬技术体系”,最终实现当地蔬菜年亩产值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
在长顺县白云山镇,通过政府的科学规划、技术部门的高效指导,因地制宜、因坝施策,很好的推行了“三定三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将群众的力量聚在一起,发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更好的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化发展。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基地建设为主,定种植品种、种植计划、组织方式,统筹要素保障、技术服务、收购方式,通过市场、收益、保险的有效保障,很好的实现了坝区发展有规划、产业发展有指导、种植收益有保障、生产活动有组织、产品销售有渠道的良好发展模式,是新时期贵州农村蔬菜种植产业化的一个代表与缩影。
贵州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多变,“地无三里平”。在以往看来这是缺点、是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与障碍。但对于农产品而言,特别是对于蔬菜种植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自然优势。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温、不同的地形适合多种蔬菜的种植与发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善于纵深推进农村蔬菜产业的技术革命与全面发展,把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蔬菜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更好的推进新时期贵州农村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黔南地区全州共推广“321”高效种植模式12万亩,产量137.9万吨,产值25.012亿元,产值较常规栽培方式新增产值14.3亿元。2020年计划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次),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前景,也是一个极大的发展考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从政策保障、整体布局、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等方面开展工作,更好的推进新时期贵州农村蔬菜产业的平稳发展。
政府的相关惠民政策、指导战略对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相关的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人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于外界的社会需求、发展前景把握不到位,就需要政府能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发展规划,更好的引导人民群众开展高效的生产生活。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本地的农村蔬菜种植产业化发展,贵州省印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发展意见》,黔南州政府办制定印发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奖励办法(试行)》,通过政策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推进蔬菜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发展蔬菜产业。与此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优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更好的实现产业的科学化发展。此外白云山镇通过从老百姓手中集中流转土地,然后再发包转租给种植户,统一合理规划坝区种植,鼓励公司、种菜大户参与种植带动老百姓。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促进脱贫攻坚的开展,让贫困人口能够就近上岗,增加就业岗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农村蔬菜种植、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传统蔬菜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病虫害频发收益受损,甚至农药用量过大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在新时期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的运用,更好的提升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效率。例如我们要能够争取到各科研机构、农业专家的支持指导,通过农业科研院所等资源的科学运用,更好的提升技术团队的整体素质。完善技术支持体系,组织高效的种植技术指导团队,实现各个合作社的农业专家、种植人才全覆盖,以便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们要加强机耕道、生产便道、排灌沟渠等基础建设,为高新技术的实施打好基础。另外我们也要积极发挥县级、乡级农技服务团队的力量,通过组织培训、开展试验示范等形式培养基层人员的整体素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大力实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普及低毒高效农药、合理施用机肥等生态化栽培技术,避免农药对土地的污染、对蔬菜质量的影响,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提升蔬菜品质,提升品牌力量,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也要结合不同蔬菜的种植周期,科学进行更新换代、品种调整。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的蔬菜生产基地。
销售渠道是农村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实现蔬菜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在销售渠道拓展的过程中要科学认识市场需求,合理开展以销定产、以产定销的产销模式,结合生产基地找订单,根据销售订单开发生产基地。将产销有效对接,特别是要将超市作为销售的重要对象,同时兼顾学校、机关食堂、二次加工企业,运用“超市+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使生鲜蔬菜产品快速走向市场,转化为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创新营销渠道,运用好电商平台,推动黔南蔬菜线上销售。例如疫情期间我们就借助抖音等新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销售量从2017年的0.9万吨提高到现在的4.2万吨,很好的拓展了销售渠道。
长顺县白云山镇临近省会贵阳,有着先天的区位优势,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将本地建成贵阳菜篮子基地,抢占贵阳生鲜农产品市场。通过运用政策支持、结合先进技术,打造优势品牌,大力发展夏秋蔬菜,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不断丰富销售渠道,更好的实现新时期农村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稳步推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