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部地区稻田养殖 中华绒螯蟹 高产技术

时间:2024-05-30

刘家星 唐 洪 李良玉 杨壮志 魏文燕

中华绒螯蟹的稻田养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较快,技术经验积累颇多。为推进我国西南部农业湿地种养殖业复合,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中华绒螯蟹的稻田养殖模式对于农民增产增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农业生产产业化模式颇有益处。

一、稻蟹共生的互补效应

水稻和河蟹可以共生并且具有很好的互补效应。目前水稻的种植密度较高,当水稻生长时植株繁茂,可以为河蟹提供很好的隐蔽和栖息场所。河蟹为杂食性动物,稻田中的水草、水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大量繁殖,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水田的水源充足、水质较好、水温适宜,对于河蟹的生长非常有利。河蟹多爪,喜欢爬行,它的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同时河蟹的排泄物和剩余的饵料,为水稻提供生物肥料,减少肥料的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经常会使用生石灰、高锰酸钾等消毒药物,可以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养殖河蟹的稻田所产稻谷为有机产品,可提高商品价值。

二、 养殖条件

1.暂养池和田间工程建设

(1)暂养池与消毒

可用池塘、边沟、稻田设暂养池进行暂养。暂养池面积应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暂养池内也要挖深沟,沟上口宽2m,落底0.8m,深1m,在放蟹前7天要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用量75kg左右(水深10cm)。暂养池可修建在稻田的一侧,方便幼蟹的转运。

(2)田间工程建设

稻田的选择 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河蟹生长的重要保证,如果养殖过程中不能保证活水,或者使用的水源受到生活污水或工厂污水的污染,极易导致蟹患病,不能蜕壳生长,严重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河蟹的稻田应该选择靠近水源且水质较好,远离工业或生活污水排放区,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田底质为壤土,土壤保水性能好,不受旱涝影响的稻田。

蟹沟挖掘 在稻田内侧距离田埂1m处开挖环沟,沟上宽3m,下宽1m,深0.8m,要求蟹沟的面积不超过田总面积的10%,开挖环沟的泥土主要用于加高、加宽田埂,田埂要求高0.7m以上、宽0.5m左右。要将田埂打结实,以便大雨时大水不会将田埂冲垮,且不会漏水。内田埂为斜坡形,其坡比为1∶3。进水口与出水口应设置在稻田的对角处。

防逃设施 选用比较经济实惠的聚乙烯双层农膜,农膜表面光滑,防逃效果好,但韧度和使用时限不长,建议每年更换一次,总体来说较经济且方便。首先在田埂上挖开一条0.1m深的小沟,在小沟内每隔0.7m左右插一根细竹竿,把农膜埋入小沟内,用泥土压紧压实,膜高0.7m左右。膜扎好之后应该定期进行检查是否有漏洞、漏口,若有应及时补堵。进排水口应用铁丝网包裹住,防止蟹逃跑以及天敌进入。

三、蟹种投放前准备工作

1.稻田的消毒与施肥

稻田的消毒可选择干法消毒,在5月中旬,注水之前,向全田泼洒生石灰,其用量为每亩75kg。在次年的养殖时节,消毒之前应首先进行清塘工作,主要是清除蟹沟中的大量淤泥,并在日光下曝晒几天。进水后每亩施用基肥250-500kg,碳铵15kg,磷肥20kg。注意施肥均匀,不要使局部肥分过高造成水稻烧苗现象。

2.水稻种植

养蟹稻田宜种单季稻,选择耐肥力强,秸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害的水稻品种。采用“宽行密栽”,保证河蟹在稻田能自由活动。蟹沟周围可适当加大插秧密度,发挥边际优势,以增加稻谷产量。5月中旬插秧结束。

3.构筑栖息地

在插秧结束后可在环沟内移植苦草、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这样一方面可为河蟹提供适口的植物性饵料,另一方面可为河蟹生长提供良好的遮蔽、躲藏、栖息和蜕壳场所。注意水草不能将蟹沟水面完全遮蔽,其覆盖面积占环沟水面的1/3即可。

4.蟹种的选择与暂养

选择活力强、肢体完整、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色有光泽的一龄幼蟹。最好100-200只/kg(8g/只左右为宜)。蟹种入池前要严格消毒,可用3%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也可用20-40mg/L的高锰酸钾浸浴5-10分钟。

若是在稻田暂养,应在稻田注水后,尽早将蟹种放入暂养池。提早投喂优质饵料,投饵量按蟹体重的1%-2%观察投喂,灵活调节,以促进河蟹恢复体质,提早蜕壳,提高首次蜕壳成活率。暂养阶段的常见病主要为纤毛虫病,因此,要注意定期换水、消毒、调节水质,预防此病发生。

四、蟹种的投放

1.投放时间

待水稻秧苗返青后,要及时将暂养池中的河蟹放入稻田。放养前应将稻田水全部放干,用新水冲洗1遍,然后注入新水,经试水后即可将蟹苗从暂养池中移入稻田,应在六月初完成投放。

2.投放密度

规格为每只8g左右时,放养密度为每公顷7500只(即500只/亩)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综合考虑养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死亡、逃跑等,建议的养殖密度为500-520只/亩。

五、饲养管理

1.投喂管理

(1)饲料品种

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所以饲料来源比较广。常见的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中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皆可食,谷实类(如煮七分熟的麦粒、玉米类、稻谷等)、饼粕类、糠麸类均为河蟹可食用的植物性饲料。河蟹喜食动物性饲料,如螺蚌类、屠宰场的下脚料、鱼虾类、蛆、蚯蚓等。除投喂天然饵料外,还应补充人工合成饵料,以满足河蟹快速生长的需要。在饲养前期以高蛋白动、植物性饵料(野杂鱼、杂虾、螺肉、豆类、玉米等)为主;在饲养中期注意荤素搭配,精青结合;后期以淀粉类饵料(如玉米等)为主。

(2)饲喂技术

投喂时应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定时即早上8-9时、下午4-5时投喂。定量应依河蟹生长阶段、季节、具体气候而控制投喂量,不能“时饥时饱”,以投喂后4小时吃完为宜,早上投喂量占三分之一、傍晚占三分之二,天然饵料以自由采食为主,平时人工合成饵料占蟹重的2%。夏秋季节摄食高峰期配合饵料可增加到蟹重的3%。定质为动植物性饵料比例为3-4∶6-7。夏季动物性饵料比例可适当降低,防止水质恶化。阴雨天或高温天气(低于15℃或高于28℃时)少投或不投,经常在饵料中拌入高钙素、维生素C等,防止缺乏微量元素而引起蜕壳不遂,还可拌入1%的大蒜泥,防止肠炎。定点即25m2固定一个投喂点,投饵要均匀,河蟹取食方便,生长均衡,商品规格较大,成活率与产量均较高。尽管这样做用工多,投喂费力,但经济效益显著。如果投饵不均匀,就会出现投饵处蟹成群抢食,大欺小,小的吃不饱的情况,走进田间发现有许多小蟹在原地觅食烂稻根叶充饥,根本吃不到人工饵料。

2.水质管理

水质是稻田养蟹的关键环节,既要满足水稻的生长要求,又不能使水质恶化。蟹田换水需要注意水源清洁,无毒无污染。可按照“春浅、夏满、秋勤”的原则进行管理。春季为提高水温,有利于河蟹的蜕壳,稻田应保持浅水位,可每10天左右换一次水。夏季温度较高,应该让稻田保持高水位,可每7天换一次水,且注意水的温差不宜超过3℃,春夏季节每次换水量在一半左右。秋季,河蟹的摄食旺盛,动物性饵料占比较高,加之气温高饵料腐败变质快,因此在这个时期应加大换水频率,以免出现泛塘现象,一般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水流的微刺激有利于河蟹的蜕壳生长,加速蜕壳,但是在蜕壳期间只加水不放水。此外,每次换水时需将死角里面的水都换出来,同时每月可用生石灰10-15kg化水,全池泼洒1次,既可杀灭病害,又可补充河蟹需要的钙质。

3.加强防逃

主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幼蟹初放期,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天黑后蟹会爬出水面,寻隙逃逸,一周后逐渐减少;二是排水期和暴雨汛期,河蟹由于具有趋流性,可逆流而上爬向进水口处逃走;三是性成熟后,由于生理要求而逃逸;四是稻田水质恶化或饲料缺乏时逃逸。预防逃逸应在建好防逃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巡查,经常检查维修防逃设施,堵塞田埂漏洞,及时调节水质,合理投喂。

4.促进河蟹集中蜕壳

每次蜕壳来临前,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占50%以上),发现个别河蟹蜕壳,可泼洒生石灰3-5kg,同时适量投入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增加河蟹蜕壳的附着物。在蜕壳期间一律不放水,增加投喂点,少量多次投喂。

5.耕田与巡视

由于河蟹在大田内活动觅食,水沟内的水草是蟹的天然饵料,应加以保护,但塑料农膜旁边的野杂草就需及时清除,否则会成为蟹逃跑的工具。坚持每天巡田1-2次,以观察水稻长势、蟹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检查有无剩饵、水质变化等。检查防逃设施及有无敌害等情况,综合以上因素确定投饵数量、换水量和采取相应的防除病害措施。

6.预防天敌

河蟹主要的天敌有老鼠和蛙,老鼠一般采用下鼠药和人工逮捕的方法预防;对于蛙类,因其喜食小蟹,因此需及时清除田中的蛙卵和蝌蚪。

六、成蟹收集

一般在水稻收割前开始起捕。收捕方法是:在出水口处放捕网拦截,利用稻田向外排水时,大闸蟹会随水流而下,大量的大闸蟹进入捕网被捕捞,剩余少量的大闸蟹留在蟹沟和田间,可用人工收捕,或在次日加水再放进行捕捞。

七、可行性分析

稻田养殖河蟹是利用蟹稻共生原理,蟹吃害虫、微生物,除杂草,促进了水稻的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农业、养殖业协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提供了稻田养殖河蟹的一系列技术,包含了稻田田间的建设、蟹种的选择放养、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治各个方面,为河蟹养殖获得高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对于西部地区农业稻田资源利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套可复制的技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