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李 丽
金鱼体弱性娇,极易在养殖过程中生病死亡。有很多养殖户不注意疾病防治方法,存在误区,影响了防治效果。
有很多养殖户为了让金鱼少生病,长期不间断地在水中添加抗菌素类药物,以期起到防治金鱼细菌病的作用。但这样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菌株,从而产生抗药性,一旦发生疾病再用抗菌素类药物很难控制。而且长期给鱼用药,会破坏鱼的生理机能,容易使鱼厌食,甚至停止生长。
很多养殖户缺乏鱼病防治知识,一旦发病就盲目下药,刚见金鱼的生命体征好转就停止治疗,从而影响了防治效果。鱼病防治有一个过程,应持续用药一段时间才能防止病情反复,如果病原体消灭不彻底,产生抗药性,会加重病鱼病情,防治难度更大。
由于金鱼发病快速,很多养殖户为了尽快控制金鱼疾病,常常超剂量用药,从而形成药害,造成金鱼药物中毒死亡。在金鱼养殖过程应严格按照药物品种的使用规定,准确计算水体体积和用药剂量。
有部分养殖户缺乏防病治病及药物的基本常识,当用一种药物治疗金鱼疾病效果不好时,便急于求成,不顾药物的特性,想当然地把几种药物混合使用。这样容易形成拮抗反应,失去防病的效果,有的甚至会产生有毒物质,危害金鱼。如福尔马林不能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高锰酸钾、甲基蓝等氧化性药物混用,生石灰不能与漂白粉、重金属盐等混用。
大多数养殖户在金鱼病害防治过程中很少使用增氧设施。在防病药物的作用下金鱼的耗氧量增加,同时由于药物作用,病原体被逐渐杀死,其尸体在水中迅速分解,加快水中氧气消耗,特别是治疗鳃部疾病时,如果不增氧会导致缺氧死鱼。
观赏鱼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疾病,损失很难挽回,即使治疗成功,也失去了一定的观赏价值。如蝶尾金鱼的烂尾,即使治疗成功,尾鳍也失去了原有的美丽和光泽。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活动不易观察,生病诊断和用药比较困难。金鱼和其它鱼类一样,生病后摄食能力减弱,不易给药,疗效一般,常用的全池泼洒的方法对水中其它不生病的金鱼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金鱼疾病防治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为了减少水源中的病原微生物,使用杀虫杀菌药物处理,具体方法为:使用1mg/L漂白粉或0.5mg/L强氯精或0.3mg/L二氧化氯,加0.0021mg/L杀虫王。
在金鱼容易发病的季节,池塘、容器、用具要经常消毒,并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以杀灭水中病原体,杜绝传染源。早春金鱼易得霉菌病和细菌病,可用3%的食盐水或10mg/L的高锰酸钾药浴10min左右。晚春和秋季是寄生虫大量繁殖的高峰期,每隔15d左右用5-7mg/L晶体敌百虫或5mg/L硫酸铜和2mg/L硫酸亚铁溶液浸泡10min左右。高温季节每隔15-20d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预防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在规模化养殖金鱼过程中,应该选择觅食力强、耐低氧,抗病力强且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品种。放养密度要根据水体条件、养殖条件、养殖的品种等因素来确定。由于金鱼比常规鱼抗逆性弱,放养时尽量稀放,且要规格整齐。
饲养管理与鱼病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要把金鱼养肥养壮,才能抗病力强。应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如单纯投喂碳水化合物饵料,易造成营养不良,金鱼身体消瘦,头大身细,抗病力差。
由于金鱼养殖的环境池浅水小,环境因子变化快,在水质老化的浓绿水中金鱼易患上烂尾、烂鳃、白点等疾病。因此,应根据金鱼的种类、季节、规格、水质情况,每天进行合理的排污、清池、换水,为金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金鱼饲养过程中的换水、捞鱼、筛选及人工繁殖等操作时,尽可能减少金鱼的外伤,如果金鱼的鳞片及皮肤受伤,很容易受饲养水体中的各种病原体侵染,导致溃疡。如果金鱼的内脏受伤,会导致组织坏死、器官出血造成功能失调。
金鱼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摄食、行为的异常变化,要及时了解金鱼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病症诊断,一旦确认患病,应尽快进行隔离,并对症用药,积极治疗。
(通联:223800,江苏省农民培训学院,江苏 宿迁 电话:138528079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