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一只虾 一群人 一面旗
又是一年龙虾红,醉香溢出潜江城。
小龙虾从一种外来物种变身为潜江第一特色产业,是什么力量推动该产业一路向前?
连日来,笔者深入该市小龙虾产业链探访,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身影跃入视野。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端于2001年,兴起却在2013年。这一年,该市在原“虾稻连作”模式上创新“虾稻共作”,解决第一代模式在抗灾、产量等方面的缺陷。
数据显示,“虾稻共作”每亩平均纯利可达6000元,是“虾稻连作”收益的二三倍。
这个好模式,却险些被夭折。
2009年,潜江市水产局技术人员决定试验“虾稻共作”。然而,一提到要辟出土地搞试验,农民们直摇头。
搞试验挖沟筑埂,要投入;试验可能失败,有风险……技术人员一筹莫展之际,白鹭湖关山分场10队党员彭宣华主动请缨。
彭宣华瞄准的是9队的100亩农田,当时人们来看,分场9队三面环水,是被大批农工抛荒的“水窝子”。
彭宣华却认为,在这里开展试验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这一年,彭宣华舍掉原有良田,被调到9队,与技术专家们开展试验。此后,白鹭湖农场及关山分场党委陆续发动刘培全、谌小平等党员加入。
100亩,很快扩展到1500亩。至2011年,试验田收益比传统种植收入高出2倍以上。
彭宣华的试验获得成功——2013年,新模式在全省推广。
关山分场党委书记胡文斌说,“虾稻共作”成功,离不开彭宣华这样的基层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他们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忠诚担当、开拓创新。
新模式要见效益,规模化生产要跟上。
熊口镇赵脑村,促成“虾稻共作”从试验走向规模生产的第一个实践者。
该村位于熊口镇最边缘,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均耕地仅4亩。2013年,市里决定在此建首个万亩“虾稻共作”示范基地。
10个村民小组、648户家庭、2588人,要迁村腾地,按户连片土地流转……
一个个难题,摆在村支部书记赵常实面前。
这一年,赵常实带着村里39名党员遍访648户家庭,讲政策、做工作,终于征得九成以上村民同意。
怎么干,是最大的难题。
土地确权,如何让村民心服口服?赵常实带着党员们,拿着“分田册”,到田间地头与每户村民进行确定。然而,有些田涉及几方利益再分配的矛盾,有村民不买账。
赵常实主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方案:土地确权由利益方协商,村里的党员干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9月到11月,流转工作得到村民拥护。3个月时间,9200亩农田顺利流转。
迁村过程中,十组村民万平舍不得前一年刚修好的老屋。
赵常实请来老党员彭万秀上门做工作,细算账:万平迁进镇上的新房,补贴7万元,不吃亏;土地流转后,土地由企业出钱整理,之后返租养虾收入比过去高,有得赚。
村民们心踏实了!
这一年,首个万亩示范基地在赵脑村顺利完成。此后,潜江的虾稻田每年保持10多万亩的增长速度。近三年,该市高场、熊口、龙湾等地陆续建起千亩、万亩连片的虾稻共作基地。今年,该市还将建成10个万亩连片基地,60个千亩连片基地。
赵常实说,啃下硬骨头,靠的就是党员们坚信: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相信群众。
在潜江,以华山、莱克为代表的企业将小龙虾产业,发展为集繁育、加工出口、保健食品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
组建于1999年华山水产公司,从过去水产品加工扩展到小龙虾甲壳素深加工、养殖等。2005年开始,企业产值一年翻一番。
公司有个特殊的班组,班里16名党员活跃在不同岗位,一旦企业有险情、难事,他们总会聚集成为一把克难“尖刀”。
甲壳素生产二部车间主任尹平2005年进厂、2006年入党。他还记得去年5月一场大雨。当晚8点,雨势越下越大,回到家里的尹平坐立不安,“厂区里还晒着甲壳素呢。”
他立即回到厂区,发现积水已经没到脚背,立即向公司党支部书记漆梅芳汇报。
“把党员们都叫过来。”半小时内,“尖刀班”聚齐,迅速将总计30吨甲壳素转运至安全地带。最终,这批价值300万元的产品仅损失10%。
公司办公室主任刘时旋说,这些党员,是企业的“道德先锋”“技术先锋”“干事先锋”,“正是有榜样的力量,企业才能从容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湖北日报消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