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静如飞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很重要,首先数学学科是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我们数学教师,在每天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挖掘学生潜能,提出更多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多用脑多动脑。数学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存在,我们利用数学计算,利用数学来掌控世界,我们的学生将来也要用数学来改变世界。所以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将来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锻炼学生勤动脑、爱创造的思维习惯,进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展开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只有“疑”才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使思想出现新维度。例如,教学这样一道题,"把一根木料锯成三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4段,需用几分钟?题目出示后,立即有学生回答是12分钟。这时教师有意表示“赞成”这个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对同学和教师的这个答案进行质疑。开始,有些同学不敢说,经教师再三鼓励,有个同学鼓足勇气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您和同学们的见解,我认为应该是13。5分钟。”笔者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他立即回答了自己的想法。笔者听完后,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对的,并对这个同学敢于质疑的精神大加赞扬。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对问题能进行主动探索了,在探索中能求同存异,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的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符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思维准确、灵活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的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同学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的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成功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四、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良好的思想品质主要靠教师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及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来培养。“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学具,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把观察操作引进课堂,变老师演示为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这无疑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学“有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解答这道题时,让学生每人准备12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自己拼摆,并计算出其周长。通过操作实验、计算,不仅知道可以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并且通过观察,同学们还发现,当面积相等时,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总结,并在此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老师及时给与鼓励表扬,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