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发展劳务合作 实现富民强村
——记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劳务合作社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以关注民生为目的,坚持不懈地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和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结合本村实际,东林村组建了全市第一家劳务合作社,基本解决了本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近年来荣获“苏州市优秀劳务合作社”“苏州市三星级农民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城厢镇东林村地处太仓城区北,村域面积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400亩,农户765户,在册人口297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645人,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9万元。
2007年,太仓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建设高速公路集中取土而形成的废水坑启动“金仓湖生态公园”开发建设项目,规划区范围内实施全面动迁,因项目建设而失地的农民有2100多人,这一群体中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缺少技能的“50、60”以上人员约有700多人,虽然征地后都享受了“土地换保障”政策,基本生活有了着落,但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提高村民收入、丰富村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问题摆在了村党委面前,村党委、村民委员会和党员议事小组反复商量酝酿,从“金仓湖生态公园”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受到启发,于2008年3月初组建成立了下辖7个分部的“太仓市东林村劳务合作社”,目的是提供一个就业平台,使失地农民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劳务收入。
1.部门分工负责。东林劳务合作社共设7个部门,分别是:物业管理、绿化养护、家政服务、生态养殖、合作农场、卫生保洁、劳务中介。物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东林安置小区和金仓湖公园的管理,随着队伍的扩展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业务逐步向城区各类企业推进;家政服务部门负责对家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管理,系统掌握服务技能,向市区输送陪护、卫生等家政服务人员;卫生保洁部门主要从事村域道路和河道保洁,并将业务逐步拓展到“金仓湖”周边以及太沙路沿线;劳务中介部门负责对失地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联系周边企业和单位,向其输送培训后的合格专业人员;绿化部门主要承接村域范围及金仓湖公园周边绿化建设、养护以及部分道路绿化工作。生态养殖部门和合作农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分别单独成立了东林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东林农场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种羊和育肥羊的养殖以及粮食生产和加工。
2.完善用人机制。劳务合作社建立了竞争、激励、考核机制,所有工作人员进入合作社后,一律推行竞争上岗,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完善工资、奖金的兑现及考核办法(比如,绿化养护部门分成3个小组,各组每月制定工作计划,对照考核指标进行百分制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工资报酬,这样既提高了成员劳动积极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如增加成员的工龄工资、为成员购买雇主责任险、事假病假补贴等制度,成员的工作热情也不断上扬,确保了合作社良性运行。
3.加强培训指导。东林劳务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断壮大,同时为了让这支队伍更专业化、品牌化,物业管理部门通过与资深物业公司合作,引进成熟的物业管理制度和经验,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已达到物业管理三级资质;绿化部门成立之初,选拔年轻员工赴“上海浦东世纪公园”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并经常邀请市绿化部门进行绿化养护工作的培训和现场教学,不断提高员工的管理养护水平;家政与劳务部门请相关专业教师上门进行业务培训,使服务不断地精益求精;同时组织员工参观绿化建设示范点、物业管理小区示范点等,进行横向比较,既开拓了视野,又学习到了更先进的管理经验。
4.扩大就业平台。随着合作社各部门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工作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拓宽就业渠道,承接部分市、镇相关部门对外购买公共服务业务,如市航道管理处、车辆检测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等单位的物业管理项目;绿化养护部门,参与招投标承接市绿色通道,苏昆太高速公路绿化带,339省道等绿化养护工程;卫生保洁部门扩大金仓湖园区内外保洁范围,增加水上和路上保洁等,共解决失地农民就业350多人。
1.壮大了集体经济。村劳务合作社的运行,既解决了失地村民的再就业问题,也给村合作社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村级经济的收益。2016年,劳务合作社营业收入1350万元,实现净收益25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增长一个新的亮点,为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劳务合作社里工作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本村的失地农民,2016年平均每个成员年收入2.8万元,户均增收6500元。一方面,解决了失地农民无地可种、无事可做的局面,另一方面,实实在在增加了失地农民的收入。
3.稳定了社会治安。农民失地后,土地换了社保,得到了政府的安置,另外通过合作社专业培训,外出学习,不少失地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很快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到2016年底,东林劳务合作社解决就业人数350多人,发放各类工资近1000万元。农民都有事干,有固定收入,家庭更和睦,社会就更稳定了。
4.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在劳务合作社就业,大部分失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居住在环境舒适安逸的安置小区,生活质量比动迁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村里成立各类社会组织文艺团队十余个,参与人数250多人,利用小区广场,经常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其中不少合作社成员成为文艺团队的骨干,为创建“和谐东林”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东林村劳务合作社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紧扣“两聚一高”主线,通过搭建就业平台和有目的地设想规划,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寻找再就业门路,为民办实事,增加失地农民的收益,使失地农民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东林村劳务合作社的组建成为一项真正的富民惠民实事工程,并将一如既往地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省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供稿)
栏目编辑:刘华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