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陈诚,章传政*
《茶业通报》视域下陈椽茶学思想浅析
陈诚,章传政*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6)
茶学家陈椽是安徽省茶业学会创办人之一,《茶业通报》首任理事长。1956年安徽省茶业学会在合肥成立,陈椽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后,马上着手筹备安徽省茶业学会的学术刊物《茶业通报》,旋即于1957年正式创刊。陈椽坚持撰写并率范在《茶业通报》上发表大量论文,毕生始终关注《茶业通报》的编辑与发行,直到谢世前不久还在《茶业通报》上发表看法。《茶业通报》是陈椽发表茶学思想的主要阵地,也是研究其思想的重要依据。
陈椽;《茶业通报》;茶学思想
自1956年安徽省茶业学会创办起,至今已经60周年,其间《茶业通报》一直都是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的主要阵地。作为两者的创办人,陈椽(1908~1999)先生尽心尽力,始终关注二者的发展。他坚持撰写多篇文章,陆陆续续发表在《茶业通报》上。这些文章反映了陈椽的茶学思想,他的学生及后辈茶人深受影响,不仅在当时茶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对现代茶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研究发现,自《茶业通报》创刊之后,陈椽先生就在其上发表论文,一直坚持到谢世前两年,既体现了茶学家陈椽对《茶业通报》的关心爱护,也反映了陈椽茶学思想形成的心路历程。
1.1 《茶业通报》刊发陈椽茶学论文粗略统计
《茶业通报》是研究陈椽茶学思想的一个窗口。陈椽在《茶业通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字里行间都映射出陈椽茶学思想。笔者查阅历年的《茶业通报》,意图对陈椽的文章进行完全统计,可惜只能搜集到大部分期刊,并且做出了尽可能详细的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陈椽在《茶业通报》上发表的文章
1.2 《茶业通报》视域下陈椽茶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陈椽先生出生于1908年,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年代,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文化亟待建设,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热潮中,陈椽树立了为中国茶叶科学献身、为国家建设出力的远大理想。抗战期间,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局,带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陈椽投身到教学中,鼓励学生为祖国发展而学习,为国家建设而奋斗。
1956年,安徽省茶业学会成立,报刊是学术交流与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媒介,于是创立了《茶业通报》。创刊后,陈椽就认真写作论文,比如《试制简易的制茶工具》、《解放后我国茶叶工业的成就及今后发展方向》、《茶园种绿肥一举数得》、《庆祝国庆十周年欢呼茶叶生产获得的伟大成就》等,表达自己对茶学有关问题的看法。
后来,受时局的限制,大多数学术都要为政治运动服务,学术研究进入低产期。“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茶业通报》也受到影响而停刊,学术研究更是停滞不前。
1978年,喜逢改革开放,国家重视方方面面的建设,学术研究迎来了一个契机。陈椽先生已是古稀之年,仍然密切关注茶学发展,紧跟时代潮流,投心学术研究,针对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寻找发展的新思路。由表1可见,1978~1989年,陈椽在《茶业通报》上发表了38篇文章,对我国茶业新时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茶业通报》的编辑与发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认为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57年创刊,1957~1962年,可以认为是《茶业通报》发展的第一阶段;1963~1978年,是《茶业通报》停刊时期;1979~1999年,是《茶业通报》发展的第二阶段;2000年至今,是《茶业通报》发展的第三阶段。由于陈椽为《茶业通报》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涉及范围很广,本文仅以陈椽在《茶业通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浅析一些比较突出的茶学思想。
2.1 系统化茶叶分类方法
1979年,陈椽先生在《茶业通报》上发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正式提出:“茶叶分类,应以制茶的方法为基础,茶叶种类的发展史依据制法的演变,以纲、目、种创立茶叶分类学说”。[1]这种茶叶分类方法,在当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与认可,解决了茶叶分类不明确的问题,也为现在茶叶分类学说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程启坤提出综合茶叶分类方法,将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类,其中再加工茶又包括花茶、紧压茶、含茶饮料等。[2]台湾大学农艺系教授吴振铎曾发表茶叶分类的研究论文,引用了陈椽先生关于茶叶分类的见解。[3]
在国外,陈椽的茶叶分类学说传播到国外,被翻译后发表在法国植物生物史专利杂志上,引起强烈反响。日本也专门邀请陈椽到日本参加《茶叶分类》研讨会和讲学,一时间,茶叶分类学说在国际上得到高度好评。[4]陈椽茶叶分类方法的建立和运用为国内外茶叶分类研究提供指导。
2.2 反复论述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的观点
早在1978年,陈椽就对茶树原产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中国农业科学》上发表《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一文,阐明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
由于感觉到论述不够充分,说服力不高,于是1979年,陈椽先生在《茶业通报》1、2期合刊发表论文《为茶树原产地再进一言》,指出:“研究茶树原产地,必须明确原产地的概念,把茶树原产地和原产地中心是错误的”。[5]陈椽充分指出了发现野生茶树和断定茶树原产地并非一回事,纠正了当时关于茶树原产地研究的错误思路,指出探索茶史要符合史实,不能轻视历史。
1981年,在第一期《茶业通报》上,陈椽先生发表《再论茶树原产地》,再次阐述茶树原产地问题,又一次指出:“必须明确原产地的概念”。[6]在1979年文章的基础上,举例说明茶树原种发展到世界各地会产生突变,并不是所到之处都是茶树原产地,茶树原产地和茶叶原产地也并非两码事。
在国内,刘和发在1981年提出:“确认中国云南的西南部是茶树发源地,从史前的气候条件方面论是有依据的”。[7]1993年,江济和等通过对大茶树的形态特征和儿茶素组成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指出:“茶树原产地应以云南为中心”。[8]
2.3 提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茶史问题
《社会科学大辞典》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使历史观成为及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为各门社会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9]陈椽先生在研究茶业问题时,特别注重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提出茶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思路。
《茶业通报》陆续发表了陈椽的《茶类发展有史稽考初评·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学习制茶发展史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二评<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以无为有,似实而虚三评<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等三篇文章。陈椽明确提出了研究茶史问题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茶类发展史方面有重要作用。针对乌龙茶和红茶谁先谁后的问题,陈椽指出:“以史实为出发点,注重历史资料的可靠性来源,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研究茶业发展历史”。[10-12]在当时,将历史唯物主义引入茶史研究,是陈椽先生提出的新观点,突破了以往研究茶史方法的局限,创新了研究茶史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2.4 目光聚焦茶叶国际市场
早在建国初期,陈椽先生就重视茶叶生产,但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未能进行有关茶叶的国际贸易统计和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更加重视对外开放。陈椽先生将目光投入到茶叶的国际市场,对中国的茶叶贸易进行研究分析。
在1982年《茶业通报》第五期的《中国茶叶外销史话》文章中,陈椽开始探讨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详细记述我国的茶叶外销历史及与当时的政治联系。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以国际的眼光分析中国茶业的发展。
在《红茶市场预测·兴衰转化》文中,陈椽先生经过仔细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世界红茶市场中,切细红茶已经发展到极盛时期,物极必反,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工夫红茶的崛起。[13]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红茶能够保持一定竞争力,在于红茶对于健康的作用及其本身突出的色、香、味、形。
在《绿茶市场预测·衰而复兴》文中,陈椽先生指出世界绿茶市场正在复兴发达,中国绿茶正趋向欣欣向荣,外销年年增长,内销年年扩大,绿茶市场前景光明。[14]陈椽对于绿茶的预测,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当时茶叶的生产。陈椽先生目光聚焦国际市场,将茶叶生产与贸易拓展到国际领域,扩大了茶叶生产与贸易的空间。
2.5 重视名茶生产和发展
中国自古出名茶,对于名茶的保护和恢复都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在《开发名茶生产与茶业发展》中,陈椽先生指出:“发展名茶生产不单是为了名,而要名利双收。”[15]名茶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提高收入,而且也具有其他方面的作用,比如继承历史、传承文化。
在当时陈椽先生提出这种观点,后来经过历史验证,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正确的。重视名茶生产和发展,不仅对于发展茶叶经济提升茶业效益发挥重要影响,而且可以满足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2.6 提倡文化与茶共谋新格局
茶,自古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相关文化共同发展。陈椽先生在《十讲茶,与中国文化发展》、《十讲茶与中国文化发展(续一)》和《十讲茶与中国文化发展(续二)》中详细记述了促进了周礼开展、丰富了春秋饮食多样化、推动战国建立中医中药学说、为开拓西汉农产品贸易先锋、促进东汉饮茶大众化、推进六朝佛教兴盛及艺术发展、为唐宋两朝开掘财源、推动唐宋两朝文学诗歌的发展、为宋明两政府治边政策和促进清朝对外贸易十个方面阐述了茶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及其联系。[16-18]
单单只看茶叶生产的发展,割裂其与文化发展的联系,则不足以全面反映茶业发展的实际面貌,不利于茶业可持续发展。陈椽先生提倡文化与茶共同发展,服务社会,实现均衡发展。
2.7 提倡茶叶经营要适应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时代,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及时、准确地反馈各方面信息。茶叶的生产经营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之指导安排茶叶生产与销售。
在《茶叶生产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文中,陈椽先生提出加强宏观调控,“茶叶生产、销售的主管职能机构应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制定相应的茶叶经济政策和管理办法”。[19]
3.1 提供思路和更新方法
在《茶业通报》中,陈椽把历史唯物主义引入茶业研究,给后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观察与解决茶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普遍的科学理论,为研究各门学科包括茶业发展提供研究方法。在研究茶业发展历史方面,众说纷纭,百家争鸣,难免导致混乱和失实的情况,这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和方法,从客观史实出发,辨证地理解与分析,才能正确地反映茶业发展实际。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并且发扬陈椽提出的思路和方法,搞好茶业历史文化研究。
3.2 培养人才和影响后学
陈椽先生一直坚持教导学生努力学习,认真科研,立志为国家建设服务。陈椽先生毕生培养了大量茶业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茶业通报》发表陈椽先生的40多篇文章,反映了陈椽先生对茶业发展研究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态度,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茶人。当今,我们在从事茶业研究工作时,应该遵循陈椽先生的希冀,踏实严谨地开展工作,既要传承陈椽茶学思想做好科学研究,也要为后来者树立良好的榜样。
图1《茶业通报》部分影像展示
[1] 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Z1:49;52.
[2] 施兆鹏.茶叶加工学(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14.
[3] 陈文怀.台湾有关茶叶分类的研究[J].茶业通报,1987,01:11-14.
[4] 林刚.陈椽[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5] 陈椽.为茶树原产地再进一言[J].茶业通报,1979,Z1:57.
[6] 陈椽.再论茶树原产地[J].茶业通报,1981,3:20.
[7] 刘和发.从山茶科植物起源看茶树的原产地[J].茶业通报,1981,01:16-19.
[8] 江济和,邹瑚.论四川大茶树资源[J].茶业通报,1993,03:20-23
[9] 历史唯物主义[OL].社会科学大辞典,http://gongjushu.cnki.net.
[10] 陈椽.茶类发展有史嵇考初评“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J].茶业通报,1980,01:2-6.
[11] 陈椽.以无为有,似实而虚三评“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J].茶业通报,1980,04:11-14.
[12] 陈椽.学习制茶发展史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二评《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J].茶业通报,1980,Z1:5-7.
[13] 陈椽,杨晓华.红茶市场预测兴衰转化[J].茶业通报,1984,01:5-8.
[14] 陈椽.绿茶市场予测[J].茶业通报,1984,03:5-9.
[15] 陈椽.开发名茶生产与茶业发展[J].茶业通报,1987,01:9-10.
[16] 陈椽.十讲茶·与中国文化发展[J].茶业通报,1989,04.
[17] 陈椽.十讲茶·与中国文化发展(续一)[J].茶业通报,1990,01.
[18] 陈椽.十讲茶·与中国文化发展(续二)[J].茶业通报,1990,02.
[19] 陈椽.茶叶产销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J].茶业通报,1997,02:2.
(责任编辑:蒋文倩)
S571.1
A
1006-5768(2017)01-044-05
2016-11-15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陈椽茶学思想研究(编号2012zs01)”。
陈诚(1991-),女,茶文化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茶叶经营管理与茶文化。*为通讯作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