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喻政《烹茶图集》应为独立茶书

时间:2024-05-30

蔡定益

(景德镇陶瓷大学思政部,江西景德镇 333403)

论喻政《烹茶图集》应为独立茶书

蔡定益

(景德镇陶瓷大学思政部,江西景德镇 333403)

《烹茶图集》普遍未被视为独立茶书,而作为喻政《茶集》的附录。其实《烹茶图集》并非《茶集》的附录,而是喻政《茶书》的附录。《烹茶图集》应被视为独立茶书。

《烹茶图集》;《茶集》;喻政;茶书

1 《烹茶图集》普遍未被视为独立茶书

《烹茶图集》目前普遍未被视为独立茶书,而作为喻政《茶集》的附录,这可能肇始于万国鼎1958年所写的论文《茶书总目提要》[2]。万国鼎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中国古代98种茶书的作者、年代、内容、版本和价值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评价,对中国古代茶书的研究有开拓性的作用,毫无疑问是现代对古代茶书研究的起点。但万国鼎在论文中的某些看法还是值得商榷。万国鼎将《烹茶图集》看作《茶集》的附录,他将《茶集》列为98种茶书的第72种,评论曰:“《茶集》二卷附《烹茶图集》。……此书(指《茶集》)是选择古人及当时人所写关于茶的诗文组成的。……后附《烹茶图集》,则因喻氏得《烹茶图》,鉴赏家多以为是唐寅的真迹,于是广征题咏,遂汇编为此集;计唐寅所绘《陆羽烹茶图》一幅,题咏及喻政跋约3500字。”[2]按万历四十一年刻喻政《茶书》本《烹茶图集》中的《陆羽烹茶图》是两幅,万国鼎误为一幅。一幅表现陆羽和友人在林下石边品茶谈论的情形,近旁有童子注视观察,桌上置有系列茶具,另一幅表现的是童子在溪边取水,溪上有简易木桥一座。

大概受万国鼎的影响,《烹茶图集》长期以来不被视作独立茶书,而是《茶集》附录。茶书汇编著作中最早将《烹茶图集》作为喻政《茶集》附录的是陈祖椝、朱自振1981年出版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陈祖椝、朱自振将《茶集》列为收入的58种茶书中的第45种,在编者按中基本承袭了万国鼎的观点和文字,称:“《茶集》二卷。辑录古代和当时文人的诗文汇编而成。……书后附《烹茶图集》,计有唐寅绘《陆羽烹茶图》一幅,诸家题咏和喻政跋约共 3500字。”但另一方面,陈、朱二人认为《茶集》所收主要内容已散见《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各处,所以在文字上并没有实际收录,而只是存目列名加编者按。[3]在文字上将《烹茶图集》作为喻政《茶集》的附录实际收入的第一部茶书汇编著作是阮浩耕等199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茶叶全书》。阮浩耕等在《茶集》的题解中指出:“蔡复一的《茶事咏》,与《烹茶图集》一起,似为甲本《茶集》之补录。此以茶书全集本(甲本)为底本,并将蔡复一的《茶事咏》和《烹茶图集》的题咏附之于后。”[4](P329)甲本是指万历四十年刻《茶书》本,另外还有乙本,为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本。在文字上,《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明确将《烹茶图集》当作了《茶集》的组成部分,该书所收《茶集》的第一部分是《文类》,第二部分是《赋类》,第三部分是《诗类》,第四部分为《词类》,第五部分为《茶事咏(又引)》,第六部分为《附烹茶图集》。[4]P329-369)郑培凯、朱自振主编的中国古代茶书汇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亦将《烹茶图集》作为《茶集》的附录部分,该书版本的《茶集》分为卷之一和卷之二,之后为《茶集续编》,包括蔡复一的《茶事咏(有引)》和喻政本人编的《烹茶图集》,《烹茶图集》明显被看作有附录性质的《茶集》组成部分。[5](P417-443)朱自振、沈冬梅、增勤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除了序言和文字繁简差异,全书与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几乎没有区别,可看作后者的大陆版本,这里不再叙述。[6]另外杨东甫主编的《中国古代茶学全书》选录有茶书85种,其中包括喻政《茶集》。在《茶集》的“导读”中杨东甫称:“《茶集》是一部茶文学作品选集。……附录部分,收据称为唐寅所画《陆羽烹茶图》二幅以及围绕此图的诸家题诗、序跋。”杨东甫明确将《烹茶图集》作为《茶集》的附录。[7]此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茶学著作未将《烹茶图集》作为明代的茶书之一。如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的附录三“中国茶书名录”列了喻政《茶集》,但未将《烹茶图集》列为古代茶书之一。[8]陈彬藩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附录中的《中国古今茶书简目》亦列了喻政《茶集》,但未列《烹茶图集》。不再一一列举。

2 《烹茶图集》并非喻政《茶集》的附录

但从形式和内容上看,《烹茶图集》都不应该是《茶集》的附录。先从形式上分析。《烹茶图集》的最早版本是万历四十一年刻喻政《茶书》本。该版本《茶书》书前依次是谢肇淛、周之夫和喻政的序言(可能由于装订差异的原因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前的序也有按喻政、谢肇淛和周之夫的顺序排列的),然后是名为“茶书目录”的目录,列了收录的各种茶书,分为仁、义、礼、智、信五部,仁部包括《茶经》、《茶录》(张源著)、《东溪试茶录》、《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和《品茶要录》,义部包括《茶谱》、《茶具图赞》、《茶寮记》、《荈茗录》、《煎茶水记》、《水品》、《汤品》《茶话》,礼部为《茗笈》、《茗笈品藻》、《煮泉小品》,智部包括《茶录》(蔡襄著)、《茶考》、《茶说》、《茶疏》、《茶解》、《蒙史》、《(蔡端明)别纪》、《茶谭》,信部是《茶集》和《(附)烹茶图集》,共27种,仁、义、礼、智四部都是喻政收录他人茶书,而信部的《茶集》和《烹茶图集》则为喻政自纂的茶书。从目录看《茶集》和《烹茶图集》,应为并列关系,“茶集”与“附烹茶图集”字体大小一致,“附烹茶图集”数字也未低“茶集”一格印刷,说明“附烹茶图集”其中的“附”字指的是《茶书》的附录,而非《茶集》的附录,《烹茶图集》与《茶集》是对等关系,而非附属关系。(见文后图1)再看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正文中对《茶集》和《烹茶图集》的安排。《茶书》对每种茶书在页上角都会标明其书名,页下角标明页码,一种茶书内容结束,另一种茶书开始,书名和页码都会重标,对《茶集》和《烹茶图集》也不例外。在《茶集》的最后一页,页上角标的书名是“茶集”,页码是“五十三”,但文字内容进入《(附)烹茶图集》,页上角标的书名则为“烹茶图集”,页码重标为“一”[1]。(见文后图2)这说明《茶书》的编辑者喻政是将《烹茶图集》与《茶集》作为并列的部分,无从属关系,即便未将《烹茶图集》当作独立茶书,也非《茶集》附录,而是《茶书》的附录。

图1: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信部”目录

下面进一步从内容上分析。《烹茶图集》的内容与《茶集》并无直接关联,却与置于《茶书》前的喻政序直接呼应,证明“附烹茶图集”之“附”字是喻政《茶书》之附,而非《茶集》之附。《茶集》正文分为卷之一和卷之二,卷之一包括文类和赋类,其中文十二篇,赋三篇,卷之二包括诗类和词类,其中诗一百七十首,词六阙,收录的是历代有关茶的诗文。但《烹茶图集》是喻政的僚属和友人围绕唐寅《陆羽烹茶图》的题咏,有文有诗,与《茶集》在内容上没有直接关系。但《烹茶图集》与喻政《茶书》前他本人的序言却直接相关。喻政序“茶书自叙”曰:“余既取唐子畏所写《烹茶图》而珉绣之,一时寅彦胜流,纷有赋咏,楮墨为色飞矣。而自念幸为三山长,灵源云英,往往浇燥脾而回清梦,盖与桑苎翁千载神狎也。”(见文后图3)表明喻政将唐寅(字子畏)《陆羽烹茶图》刻于石上,众多文人对之作文赋诗,与陆羽(别号桑苎翁)可谓时隔千年的神狎。《烹茶图集》最后的“跋”曰:“余所藏《烹茶图》,赏鉴家多以为伯虎真迹,言之娓娓,而余未能深解其所以。……知我罪我,其惟此《烹茶图》乎。[1]”这则跋明显是与《茶书》前的喻政序前后照应的,此跋虽为《烹茶图集》之跋,亦可看做《茶书》的总跋。

图2: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之《烹茶图集》

图3: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喻政序

综上所述,《烹茶图集》绝不是喻政《茶集》之附,而是《茶书》之附,《烹茶图集》不应该看作《茶集》的组成部分。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既收录了喻政《茶集》,作为总体的一种茶书,也收录了喻政《茶书》(只列了谢肇淛、周之夫和喻政的序,其它略去),《烹茶图集》被附在《茶集》中。其实即便不作为一种独立茶书,《烹茶图集》也无理由放在《茶集》之内,将之作为附录置于《茶书》中更合适。

3 《烹茶图集》应被视为独立茶书

《烹茶图集》应该被看作一种独立茶书,理由有如下三点:一是《烹茶图集》在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中与另外二十六种茶书在形式和内容上处于并列关系,有理由从喻政《茶书》中独立出来作为茶书之一种。二是《烹茶图集》作为独立茶书事实上已经一定程度得到了承认。《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关于中国古籍版本的权威性著作,该书对喻政《茶书》版本信息的描述是:“《茶书》,二十七种三十三卷,明喻政编,明万历四十一年刻本。”这二十七种茶书中,对《烹茶图集》的描述是“《烹茶图集》,一卷,明喻政辑。”[10]将“附”字去除了,完全将之看作与另外二十六种茶书并列的独立茶书。三是一种茶书内容和形式相对独立的附录,今人将之独立出来作为新的一种茶书早有先例。例如明嘉靖二十二年柯□刻本《茶经》后附有僧人真清编纂的《水辨》和《茶经外集》,现被普遍承认为新的独立茶书[5](P186-193)。又如附于明万历十六年孙大绶秋水斋本《茶经》后的《茶经外集》和《茶谱外集》,也被承认为新的独立茶书[5](P223-233)。综合以上三点,将《烹茶图集》作为独立茶书是完全合适的。

4 余论

因为《烹茶图集》本来应该是一种独立茶书,但又没有被普遍承认,导致某些著作或论文在论及喻政《茶书》时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如阮浩耕在《中国古代茶叶全书》的“序言”中称:“汇编茶书,编订出版,前人已有做过。明喻政‘复取古人谈茶十七种,合为茶书’。全集所收茶书实际不止17种,有27种。”[4](“序言”P1)指出喻政《茶书》的万历四十年刻本收茶书17种,四十一年刻本收茶书27种。既然数量达到27种,自然应该包含《烹茶图集》,但《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文字上却又将《烹茶图集》附在《茶集》内,未作为茶书之一种,陷入前后不一致的境地。又如章传政博士论文《明代茶叶科技、贸易、文化研究》列举了明代的79种茶书,其中对喻政《茶书》的描述是:“1613年,存,汇抄汇刊类,一称《茶书全集》,汇刊唐宋和明代27种茶书而成。”[11]既然指出了喻政《茶书》汇刊了茶书27种,应该包括《烹茶图集》,但章传政列举的79种明代茶书并没有《烹茶图集》,无疑难以自圆其说。

最后有必要提到新近出版的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正》[12],用力甚勤,皇皇巨著400余万字。这是第一部将《烹茶图集》作为独立茶书并全文收入的古代茶书汇编。方健对《烹茶图集》的定位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但他同时将蔡复一《茶事咏》也作为独立茶书却并不合适,《茶事咏》实实在在是喻政《茶集》的附录。因为另外有某些著作也将《茶事咏》作为独立茶书,而且这一定程度涉及到《烹茶图集》,有必要也补充论述一下。判断《茶事咏》是否为独立茶书,还是要去考察它的最早版本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万历四十一年刻喻政《茶书》本《茶集》的第四十七页页末标明了“卷之二终”,表明《茶集》的正文结束了,下一页的内容是蔡复一的《茶事咏》,文字标题是“茶事咏有引”,“有引”两字是小号字。但进入《茶事咏》的页面,页上角标明的书名信息仍是“茶集”,页下角标明的页码和前文也是连续的,为“四十八”,并未重标,一直到第五十三页结束,均是如此。(见文后图4)在《茶事咏》之后,为《(附)烹茶图集》,页上角的书名信息变为“烹茶图集”,页码也重标为“一”[1]。这说明《茶事咏》在性质上与《烹茶图集》并不相同,喻政在编纂《茶书》时是将《茶事咏》作为《茶集》的附录部分的,并非独立于之外,将之作为独立茶书并不合适。

图4:万历四十一年刻《茶书》蔡复一《茶事咏》

[1]喻政.茶书[M].万历四十一年刻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

[2]万国鼎.茶书总目提要[J].//王思明等.万国鼎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31-360

[3]陈祖椝,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173

[4]阮浩耕,沈冬梅,于良子.中国古代茶叶全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

[5]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7

[6]朱自振、沈冬梅、增勤.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7]杨东甫.中国古代茶学全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69-512

[8]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690

[9]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830

[10]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473-474

[11]章传政.明代茶叶科技、贸易、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28

[12]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蒋文倩)

K250.6 文献标示码:A

1006-5768(2016)03-136-04

2016-08-10

蔡定益(1976—),男,景德镇陶瓷大学思政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茶史研究。

〔项目简介〕本论文为2015年景德镇市社科规划项目“浮梁近代红茶历史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视角的考察”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