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中国农资》记者 魏 萌
“我们相信团队的力量,从来不搞个人英雄主义。公司有今天的发展,不是靠某个人,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你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大家,写我们的这个团队。”这是吴广军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得第一句话。年近50的老吴,是中农资联合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吉林蛟河分公司的“主心骨”,然而,一谈到公司的发展,性情豪爽的他却表现得非常谦逊。在他那儿,功劳永远是大家的,只有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他才会一个箭步冲在前面。
老吴的办公室窗明几净,桌上的文件也收拾得井然有序,体现出他粗中有细的一面。19岁那年,他进入蛟河当地的供销社工作,将自己最好的时光交给了农资事业。那时,化肥由供销社专营,老吴所在的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岗位。然而,细心的他很早便觉察到危机的到来。
在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老吴发现,一些农民开始从一些私人渠道买肥。问及原因时,农民告诉他,供销社搞统购统销,有时候想用的肥买不到,不想用的却堆积在仓库里,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些零星出现的个体户就不一样了,农民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并且还常用一些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有国家政策兜底,时间一长,很多人就懒了,大家都是坐等农民上门。可是如果有一天,国家放开化肥市场,我们该怎么办?”老吴的担心很快便应验了。1998年前后,轰轰烈烈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席卷全国,大大小小的私营农资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和许多供销社社属农资公司一样,老吴所在的单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的形势很严峻,眼看着周边县市的兄弟单位一个又一个倒下。我们苦苦撑了两年,最后还是资不抵债,宣布破产了。”作为一名老供销,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老吴难免有些伤感,“后来上级领导找到我,让我挑头着手改制。我那时也是年轻,没有多想,就答应下来了。”
面对眼前的烂摊子,老吴没有自乱阵脚。他先是从原有的队伍中,挑选了一些思想意识较为先进的人员,和自己一起搞了一场深入基层的调研。一方面了解农民的需求,一方面观察市场的变化,并主动学习同行的优点。在老吴的运筹帷幄之下,公司的改制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经营工作也渐渐地有了起色。
到2008年前后,老吴所在的农资公司与中农控股的地方分公司完成合并,新公司不仅换了名头,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也都焕然一新。“不管怎么变,我们公司的理念始终没有变,那就是‘诚信经营,为农服务’。”老吴感言。为了重新夺回市场,重振供销农资的主渠道地位,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形成了一个不分淡旺季的“24小时时钟”工作制,即全员都要24小时待命。
在服务创新方面,老吴和他的团队从测土配方施肥入手,依托上游企业提供的平台,免费为农民进行专业的测土,因地制宜地帮助农民选好肥,用好肥。同时,通过测土数据的积累,公司逐渐形成了一个测土数据地图,业务人员只要询问农民所在的区域,就能马上“对症下药”,为农民分析土壤、气候条件,推荐适合的作物品种,以及肥料、农药等全程的农资产品。
严明的纪律、高度的自律,以及至真至诚为农服务的初心,使老吴的团队具备了强大的执行力。从学习别人开始,这个团队一步一步地收复失地。截至去年年底,公司在所在区域的56个行政村中建有53个村级网点和13个肥料直销处,基本实现了区域销售网络的全覆盖。“公司还建设了万吨级的储备库和300米的铁路专线。”老吴表示,“我们要用专业的团队,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服务,把农资当成一辈子的光荣事业去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