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田立仁:农资事业需要创新,更需要传承

时间:2024-05-30

□《中国农资》记者 韩玮

1975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纷纷返城工作求学,田立仁也是其中一个。回城后的他进入到河南省确山县供销社办公室工作,这是他43年供销情缘的开端,也是他农资生涯的起点。

供销生涯奠定基础

1996年,田立仁来到驻马店市农资公司担任领导工作。当时,国内用肥还主要依赖进口,美国、俄罗斯的二铵、尿素等单质肥料流通较多,国产肥料资源匮乏,国内大厂产品凤毛麟角,只作为奖售肥供应,极少在市面流通。也正是那时,国产肥料可靠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段时期他在国产肥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可谓是意义非凡,为其后来的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轰轰烈烈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刚在驻马店棉麻公司走马上任的田立仁响应供销社号召,搞起了综合经营,其中一项就是他非常熟悉的农资业务。对于有着多年肥料销售经验的田立仁来说,国产肥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他的第一选择。当时的市场还处在上升初期,并未完全打开,但销量却能达到4000多吨,成为了棉麻公司的主要营收板块之一。这让田立仁看到了农资市场的无限商机。他非常清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化肥市场的爆发即将到来。

市场预判占尽先机

2000年,田立仁的驻马店市仁丰农资有限公司成立。“一个人,一部电话,一辆车”,这是对他创业初期状态的最好诠释,熟识他的人,都戏称为“三一公司”。虽然人少,但是田立仁的效率极高,他不愿搞人海战术,他更看重的是实效。

当时的田立仁,对国内各个厂家肥料产品的特性已经了然于胸,对国产肥料产品的自信已经建立。他从农校聘请了毕业生来做技术推广,同时还配备了四台宣传车,前期的推广宣传投入就花费了近100万元。田立仁说:“100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但我为什么敢投入?因为我了解产品,懂得如何定位推广。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产品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只要质量过硬,加上推广方法得当,上量是迟早的事。”

前期的良好投入换来了销量的迅速增长,但对田立仁来说,他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提升渠道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时值六月下旬,是农资行业典型的淡季,田立仁的门店所在的农资一条街十分冷清,其他店铺都是大门紧闭,而他的业务员已经下到基层零售店开始收款了。记者惊讶之余,也产生了疑问,如此高效的渠道运作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据田立仁介绍,他从来不搞人海战术,公司的员工都是以一当十,能力出众。最关键的是,他在每年的淡季都会提前对市场进行分析预判,早于厂家出台政策,凭借着多年的市场经验和诚信经营的良好口碑,基层零售商都十分买账。每年,将近80%的货款都在淡季完成了预收,待货物一到,直接从火车站定向发往各个零售点,流向明确,节省了仓储费用,在淡季发货,运费成本也节约不少,而整个环节中节约的各种费用又通过政策全部让利给了客户。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运作方式下,他极大的调动了零售商的积极性。

紧跟潮流注重传承

对于未来,田立仁也有着自己的长远打算。他说:“未来的农业,一定是集约化的,我们做肥料,现在就要将眼光投向那些大户和土地承包商,增长点一定在他们那里。”虽然田立仁年事已高,但能强烈感受到他对农资事业无法割舍的情感。对于他来说,做农资已不仅仅是事业,更是一份责任。今年,他又吸收了几位能力突出、踏实肯干的年轻人加入到团队中,希望在水溶肥、有机肥以及农户信息化服务方面下大力度,为适应农资市场的新环境,找寻一条出路。他希望将自己的衣钵传给这些对农资事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也希望他的事业能在不断的传承中走上新的台阶,踏上新的征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