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方霞
六国化工持续引领,控失性肥料产业发展壮大
□《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方霞
第三届中国控失性肥料行业发展专家论坛成功举行
继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控失性肥料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后,2016年12月16日,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共同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控失性肥料行业发展专家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深化创新·持续引领”,旨在通过产、学、研三方进一步的研讨交流,有效推动控失肥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农资传媒总编曾峰,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程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昌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副所长吴丽芳,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缪振虎、副总经理徐东奎等参加论坛。
与会领导嘉宾为“中国控失性肥料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
作为控失性肥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六国化工在2013、2015年成功举办了两届控失肥会议论坛,抢占了行业话语权,走在了行业的先锋。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农资传媒总编曾峰在致辞中表示:“化肥施用零增长”是国家农业部倡导并力推的一项利国利民利生态的大事,控失肥料自身的优势恰好契合这一发展理念,自然也受到了农资领域各大企业的青睐和重视。作为农资行业的权威、专业媒体,中国农资传媒一直关注着新形势下农资格局的转变,与业内人士一起分析、研究当前的现状和接下来的走势。今年,中国农资传媒联合六国化工举办第三届控失性肥料行业发展论坛,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六国化工的价值典范,体验到控失性肥料对于推动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现控失性肥料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革,城镇化进程加快,从业人员持续减少、老龄化加快,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一方面对化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也有利于形成倒逼机制,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良好契机。
作为控失性肥料的技术提供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昌庆表示:化肥控失技术的核心与关键是化肥养分控失剂。其面世后,业内视为创制高效环保新型化肥、生态化肥的最新一代非溶剂型化肥助剂,生产出环保高效新型控失性肥料。今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将进一步凝练科研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科交叉、增强创新能力,以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牵引,学科前沿为导向,在国家战略能源、激光大气传输、新材料、智能信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贡献。
作为此次会议的联合主办企业,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缪振虎在致辞中表示:六国化工自2010年引进控失技术研发生产的“六国网”控失肥,经过6年的市场检验证明,增产效果超15%,年销量达30万吨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民直接受益,为推动企业产品优化升级,引领国内肥料行业的变革发挥积极作用。六国化工肩负重任、励精图治,一直做坚守者和创新者,在控失肥行业发展的征程上,共同书写新时代工匠精神。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控失技术发明人余增亮表示,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同时化肥流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现象频繁爆发。围绕消减巢湖因化肥流失而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以控制化肥养分流入为切入点,创新了化肥控失的新理念,发明了化肥控失技术及其核心产品--化肥养分控失剂。有效地解决了养分流失严重、化肥利用率低这些让行业和社会长期无奈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跃进指出,控失性肥料行业从2012年到现在已经进入规模生产阶段。截至2015年底,控失性肥料广泛应用于国内(除西藏、港、澳、台)的大宗粮食、经济作物,累计生产控失性肥料520万吨,示范推广1.3亿亩,作物综合增产104亿斤,增加收益122.7亿元,达到丰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减排利环保,社会效益显著。
与会期间,来自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六国网控失肥在水稻、小麦、玉米、土豆这4大主粮作物上的功效作报告。充分证实了六国网控失肥在四大主粮作物上增产效果显著。
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文革的水稻试验报告中显示,六国公司生产的六国网控失肥在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实验、示范中取得显著效果,作物增产明显。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曹承富在小麦试验报告中表示,控失性肥料是推进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解决劳动力、养分流失、土质下降、地下水污染、气态氮排放等多项问题,促进简化施肥、增产、提高利用率、改土培肥、降低污染等工作。
来自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与营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凤路以及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教授、中薯联秘书长曹春梅,分别针对玉米和马铃薯做了试验数据报告,报告中均显示:控失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对提高作物产量、提高施肥效益和保护资源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控失肥产业的领头羊和积极的推广者,其农化中心主任岳茂武表示:“目前,六国正大力加强作物专用肥料研发,推出了六国网土豆、苹果、水稻、柑橘等一系列作物专用肥。根据每种作物的生长需求以及服务特点,还推出7大作物‘六国网+’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强大的产品研发团队保证了肥料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六国携手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薯联、中国农大、安徽农大、区县级地方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展开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共同实验、借力推广的共赢合作模式。”
他还表示,公司将不断增强企业农化服务力量,建立肥效试验示范基地、完善作物解决方案,健全控失性肥料全国范围内作物施肥规范和具体方法。
(作物全程营养配图见左图)
会议期间还针对“控失性肥料行业标准”、“控失肥产业发展与创新”等议题进行研讨,为控失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处处长程波表示,控失肥有三效,即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也符合国家未来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投放市场之前就已经出台了企业标准,后来提高到安徽省的地方标准。但是一个产品如果只有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肯定是不够的。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提出:现在化肥制定类似产品标准它有四方面要求,一是要经权威部门证明产品对农作物是安全的并且有效;二是要有科学的产品作用机理,并得到验证和业界的共识;三是要有科学可行的检测和评价体系;四是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对于目前控失肥的行业发展现状来看,需要相关技术提供方与龙头企业共同携手完成标准的制定。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控失性肥料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昌庆、控失技术发明人余增亮、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缪振虎、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沈浩,共同为“中国控失性肥料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六国化工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强联合,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未来,将充分借助“中国控失性肥料技术应用研发中心”这个平台,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力推动控失肥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