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技小院”的背后“科技小院的故事”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农大召开

时间:2024-05-30

《中国农资》记者 吴江

“科技小院”的背后“科技小院的故事”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农大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吴江

9月11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了“科技小院的故事”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艳,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副校长李召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嘉林、科技院常务副院长段留生,中国农大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福锁以及科技小院团队教师成员江荣风、李晓林、张卫峰、张宏彦、王冲等到会,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曲周县政协主席胡耀东以及农民代表王怀义特邀出席发布会。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陈明海主持,张福锁、张卫峰以及团队研究生成员曹国鑫、李建丽、臧佳丽分别围绕科技小院的方方面面讲述了生动感人的“故事”。

科技小院的故事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业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以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科研人员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紧密接触“三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围绕“三农”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真心实意,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增产、资源增效、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生态友好,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省曲周县共建第一个科技小院以来,目前已在全国23个省市(区)建立81个科技小院。先后有30多名教师和200多名研究生进驻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科研人员与农民、科研院所与农村的无缝链接,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首先,科研人员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科研应用紧密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在农民地里、与农民一起做试验,开展技术攻关,形成适应生产特点、农民需求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为实现大面积高产高效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有效解决了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分离的问题,为农业科研院所转变科研方式、更好地满足“三农”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供了新路子。其次,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融入群众之中,实现与农民的无缝对接,发动、组织和培训农民,创建新型农业技术服务新模式,突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同时,“科技小院”能够适应“三农”发展需要,地方、高校联合,科研、服务相结合,理论实践融合,依托科技小院平台在生产一线培养“三农”急需的有理想、有能力、能吃苦、肯奉献、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此外,科技小院响应了党和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科技小院不仅是形式

“科技小院”不仅是依托农村、农民采集数据的一种形式,更创新了为农服务、科技普及、数据积累甚至人文情怀等等方方面面的内涵,打通了为农服务的途径,找到了为农服务的切入点,无疑成为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当科技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也与农民认知知识的速度差距加大,如何找到贴近农民的方式至关重要。科技小院建立在直接与农民同吃住,获得了农民情感的认可,无疑找到了服务于农业终端的切入口。感同身受让农民感受到的人文关怀,转化为科技力量的公信力,提升了对于农业科技的信任度。

与此同时,深入农村、贴近农民让学生受益匪浅。他们在科技设计方案与农民所愿意尝试的增产方式之间发现了差距,找到了“产量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刘艳副司长对这一点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几个团队成员的介绍,我发现科研、科技到最后一公里下不去的问题出在哪里。”她认为,同学的分析对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小院”团队所取得的成果,获得了柯炳生校长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如何培养农业科学院所具备实践经验的合格人才方面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肯定了“参与其中的研究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主动探索。”“这是一种模式,也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副校长李召虎也表示,科技小院取得了“关系到农业高产、高效在植物营养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据悉,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正值国际顶级刊物《自然》(Nature)发表了张福锁团队的研究论文之际。9月8日,国际顶级刊物《自然》(Nature)发表了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Closing yield gaps in China by empowering smallholder farmers)。这一成果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4名研究人员经过8年合作研究完成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卫峰副教授和入住曲周科技小院的第一位研究生曹国鑫为共同第一作者。

启发肥料企业的思路

当前,肥料产能过剩,如何生产出真正为农业贡献产量,为农民贡献效益的产品成为企业共识,而产品于科技成果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科技小院模式也为农资产品设计找到了可借鉴的依据。

显然,科技小院的工作对于化工、化肥的工业转型、工业技术的提升非常重要。张福锁说:“我们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业和其他工业不同,化肥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作物特点,产品设计就应该利用农业的知识和信息,否则产品的针对性就不强。我们这种模式对他们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提高技术含量非常有意义。”其次,张福锁认为,“过去生产农资的企业都不做农业服务,因为产品马上就卖出去了,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全国、全世界的竞争前沿,如果企业要在市场中做得好,无论是原来的生产企业,还是现在的经销商还是网络企业,都要做农业服务,都要有农业服务的支撑点。对于这些企业的启示是,好好利用科技小院平台的经验,让企业如何针对农民农业的需要,生产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样才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新闻发布会上,张福锁也阐述了与企业合作的思路。他认为,与企业合作也是未来科技小院进一步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这些企业更好地为中国农业发展做贡献,另一方面希望培养大批的人才,能为企业所用。“现在企业利用最多的是将‘科技小院’作为营销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基地。例如,天脊公司将广东的‘菠萝小院’作为培训职工的基地,他们支持我们将小院打造成培训基地。”其次,很多企业希望利用科技小院探索他们转型,了解农业需要,建立客户与企业的信任感,所以将科技小院作为一个平台。“我希望企业能够在科技小院中定制人才,并成为一种有效模式。”

科技小院模式的诞生,为企业基层服务与专家团队结合找到了可行的方式,特别是扭转了行业中为销售而提供表面农化服务的认识误区。企业在与科技小院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培养人才和为农服务的良好效果。

“科技小院”不仅仅是一种为农服务的形式,大量的综合数据和资料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丰富的人文截图。我们相信,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带领的团队将持续讲述关于科技小院的故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