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居安思危,加快制定粮食法,确保粮食安全底线,这对于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粮食法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粮食生产与经营、粮食储备与调控、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粮食预警与应急、粮食安全意识与责任、粮食产业发展、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粮食法立法应加强和完善粮食领域立法,与国际惯例有效衔接,把行之有效的粮食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具备完备的法律规范去适应世贸规则;在现有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粮食法,并将那些散见于各法律与行政法规、规章及地方性法规的相关内容加以重新整合。此外,粮食法立法应强化对粮食安全的全过程管理。
目前,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粮食运输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应适应这一情况及时调整粮食储运制度,优化粮食仓储、加工、配送布局,加强市场监测,完善粮油市场预警机制,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此同时,粮食主产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社会经济效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应大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提升粮食在主产区就地储存、就地加工的比例,在粮食主产区培育粮食加工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延伸主产区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确保农民分享粮食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
要把依法管粮放在首位,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加快推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组织起草《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粮食安全责任。
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和中央储备粮考核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使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位。要狠抓粮食生产,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测预测。提高粮食流通能力,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确保市场有效供应,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要进一步优化民生物资保障的应急管理体系及联动机制,保障特殊时期的粮食安全。
为保障应急区域粮食等民生物资的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建议国家选拔一批保障能力强、具有社会与政治责任担当的民生物资保供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为主体,完善政企之间应急联动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充分整合社会现有的生产、加工、物流、仓储资源,以市场化为手段,构建跨区域的应急保障供应体系,优化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提高应急供应和配送能力,增强突发事件应对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切实压紧“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主产区要压实重担,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多产粮、多贡献商品粮,主销区要确保一定的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自给水平,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区域供需平衡。同时,多措并举提高支持政策力度和覆盖范围,稳定政策预期。及时下拨“一喷三防”补贴经费,提高补贴标准。弥补粮食主产区发展短板,依据粮食净流入量、粮食生产资源消耗量,对标全国人均GDP 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让粮食生产者享受到保险的兜底作用。
要更好地发挥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充分的科技和人才支持。
围绕加强粮食应急保供,突出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三链协同”,聚焦粮食产后优产、优购、优储、优加和优销的“五优联动”,着力提升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技创新需求,设立粮食产后收储、物流、加工、粮油食品等全链条科研项目,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
围绕全链提升、全程优质,补短板强弱项,实现粮食安全与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坚持市场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出台税收、金融信贷等配套政策,支持各类涉粮主体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同时,建立粮食产后减损部门合作机制和粮食产后损失评估机制,持续发力,推进节粮减损。
坚持创新驱动,在粮油加工领域培育粮食产业主力军,可实施“百强工程”:由国务院相关部委会商,制定扶持粮油加工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通过财政支持、信贷支持、科技支持,在“十四五”期间培育100 家粮油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使之成为我国粮食产业的主力军。培育跨国粮商,提升国际粮食物流的全球竞争力。由于人地矛盾的刚性约束,我国每年必须进口1 亿吨以上的粮食才能满足需求,建议在美洲建立稳定的大豆供给渠道以及能够安全通达国内的粮食物流通道。
建议强化农村粮食生产力度,增加产量,逐年以自产粮食替代进口量;扩充仓储设施,用2 至3年的时间大幅度地扩充粮食的战略性储备量;在既有的扶贫和赈灾预算中,安排针对粮食生产和仓储量的份额,依托以“储(粮)代赈”的机制进行循环操作等。
建议有关部门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立法进程,共同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早日出台。同时,全面梳理与粮食安全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法律规定之间相冲突的及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修正,对涉及粮食安全的一些立法空白进行补充和完善。
小麦可以转化为10 大类500 多个品种,面粉仅提取了小麦20%左右的价值,仍有80%左右的价值有待开发利用。比如,麸皮可以做液体蛋白、化妆品等有机产品。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到,要提高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创新和延伸产业价值链上下功夫。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和科研院所能够在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将粮食管理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范围,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优化粮食收购保护价调整机制。首先制定的保护价要能够补偿生产成本并保护农民获得适当收益;其次要按质论价,适当拉开不同品种粮食之间的差价,鼓励农民生产优质粮;最后,适当调整保护价收购范围,引导农民科学种粮,促进粮食供求平衡和结构优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