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产业 新升级——黑吉两省粮食产业经济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4-05-30

文/刘博文

黑龙江省宾县太阳村的科学储粮仓 刘博文/摄

玉米上楼鼓起农民腰包,产后服务保障优质粮食

“自从2018年6月份建了这两个玉米楼子,卖粮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在家坐地卖粮,想什么时候卖就什么时候卖。自然风干的玉米一等到来年5月,一亩地能多卖一百多块钱。”黑龙江省宾县太阳村孟宪民指着地头上两个科学储粮仓喜滋滋地说,“玉米上楼后好处老多了,通风好、防鼠、关键还能延长卖粮时间,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建了这种楼子。”

宾县粮食局局长周本伟介绍说:“自然风干的玉米在饲料加工企业中特别受欢迎,它保障了玉米自然的口感,尤其是宾县玉米,收购价比别的县每斤高出两分钱。”

据黑龙江省粮食局调控处副调研员尹延寿介绍,按照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部署,黑龙江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开创黑龙江模式,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投为主、奖补为辅,省定标准、县市组织、先建后补”的建设原则,黑龙江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项目总体规划2017-2020年三年建设产后服务中心300个、建设农户科学储粮装具22.48万套,实现重点向产粮大县倾斜,适度考虑其他县需求的目标,预计总投资16.42亿元。农户科学储粮装具建设实行省里制定标准、县市组织、农户自建方式进行。

太阳村农民包永发说:“现在我们自己建一个玉米楼子特别方便,还花不了多少钱。粮食局到我们图纸,只要在建前、建中、建后分别拍一张照片,发给政府,两天内就能直接把补贴打给我们自己账头上。”据介绍,2018年宾县新建科学储粮仓3000套,覆盖率达到了80%,预计2019年完成19000套。

这边黑龙江的农户们享受着坐地卖粮的便利好处,那边低温烘干塔冷藏库则成为了吉林省2018年秋粮收购中粮食产后服务的亮点。坐落在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康琪米业一角的低温烘干塔一天可以烘干粮食150吨,不仅低温环保,还保障了粮食的品质。和康琪米业合作的鑫昌合作社农户褚有说:“光把粮食拉到这里来烘干,一斤就比我们自己的老办法多赚三四分钱。”康琪米业总经理岱山春介绍说,粮食烘干结束就直接送进了旁边的低温冷藏库,这是2018年联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一起建造的冷藏库,有了这个冷藏库,可以更好地控制粮温,粮食在自己手里存着可以,加工也可以,在储存时间上没有了限制。

岱山春说:“一开始我们这边没有烘干储存等产后服务,正好政府有这个项目还给补贴,我们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把企业的名气打出去,所以就搞了这个产后的‘五代’服务。”

据了解,吉林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主要是针对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民收粮、储粮、卖粮、清理烘干等诸多难题,通过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现有资源,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建立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偿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促进收获粮食提质升级、节粮减损和农民增收,并进一步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吉林省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建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产后烘干清理设备。要改造提升老式粮食烘干机及水分、温度在线检测、自动控制等功能;按照国家和省关于防治大气污染行动计划要求,对燃煤烘干锅炉进行改燃,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配置粮食清理、色选、玉米脱粒机等机械设备。二是必要的粮食物流仓储设施。要配置接收、发放、输送、装卸、通风设备及必要的运输车辆等,建设与烘干机配套必要的罩棚、地坪等配套设施,维修改造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三是粮食检测及交易联网设备。要配齐粮食质量快检设备及常规检测设备,以及与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连接的网上交易终端等设备。吉林省通过合理确定项目主体、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上下联动督导落实等多种做法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将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坚持需求导向,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向“地趴粮”较多的产粮大县倾斜,合理布局,分期建设科学规划项目建设。以企业投资为主,财政适当支持,充分调动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在规范项目建设上,加强监管指导,并在落实主体责任上,提供服务保障。

目前,吉林省计划分两期在产粮大县建设17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总投资5.64亿元,目前在农户安全储粮有隐患的10个产粮大县建设90个产后服务中心,预计2019在20个县(市、区)建设79个。

上延下探发掘新路子,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从产粮大省实际出发,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抓,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进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首先是体现在上项目强能力上,黑龙江强化产业项目兴粮和高起点精准招商,近3年来,通过落地建设北安、富锦、绥化象屿,齐齐哈尔阜丰、青冈京粮,讷河、双鸭山鸿展、大庆伊品等大项目,已新增玉米深加工产能131亿斤,预计2019年新增68亿斤,累计可达到400亿斤。其次体现在建园区促集聚上,坚持“统一规划、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和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理念,推动现代化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龙江阜丰玉米生物发酵项目,一期2017年已达产,2019年三期工程完成后,年玉米加工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在延链条增效益上,黑龙江引导和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品类,推动玉米产业链由淀粉、酒精等初级产品逐步向结晶糖、氨基酸、辅酶Q10等精深加工产品延伸、向生物医药等领域扩展。最后体现在促整合育龙头上,黑龙江持续推动企业产权与品牌整合重组,龙头引领带动示范作用明显增强。据统计,全省现有粮食加工企业1645户,年加工能力1679亿斤。2018年粮食加工业运行良好,企业实际加工量、工业产值、销售收入指标同比涨幅超过20%,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主粮品种及饲料加工业全面实现盈利。

桦川县桦誉粮油有限公司的加工线涉及稻米加工、稻米油、精炼油和阿魏酸等多条生产线。2018年,桦誉粮油决定将粮食产业链向上延伸,以高于市场价一毛线的价格与当地的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稻米订购订单。2018年,稻米种植订单从5734亩增加到11700亩。因为产业的融合,这个曾经难以为继的合作社现在富裕了,农民们也干劲十足。

秋粮收购期间,同在黑龙江的富锦象屿金谷综合服务园区正是一片繁忙景象,前来卖粮的卡车一辆连着一辆排出了园区大门,几千个千吨囤整整齐齐的望不到边,生化自备热电联产区正在满负荷运转。这个亚洲最大的粮食全产业链企业,通过粮食仓储物流与深加工的优势互补,促进农民余粮就地转化,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它以“一个园、一条链”的战略规划为基础,“把深加工建在粮仓里”的模式促进了粮食就地加工转化,拉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一二三产联动,构建了玉米深加工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2018年富锦象屿加工玉米81.36万吨,生产玉米淀粉56.88万吨,副产品合计20.94万吨,产值达到了16.15亿元。同时,产品带动了玉米种植、畜牧饲养、饲料加工、产品包装及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富锦象屿运营负责人翁振新介绍说:“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引进葡萄糖、山梨醇、古龙酸、氨基酸等十余种项目,实现深加工的进一步升级。”

吉林东福米业是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新路子的领头羊,作为最早实施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的实践者,东福米业与大荒地村创建了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把规模化经营的成功模式,在大荒地村进行尝试,又在一二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一二三产业完美融合,新四化建设统筹发展”的新格局。以“大农业、大旅游”的新理念,打造了神农庄园,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一系列旅游项目。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产业支撑,带动了产业兴旺,同时加工业的现代化,也为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做好品牌+,助推“中国好粮油”行动再升级

松原粮食集团品牌运营部部长董清华拿着一袋自家生产的10公斤超小町大米说:“这是我们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超小町,在2018年的一次拍卖会上,当天的销售额就突破2.6亿元。”

“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松原粮食集团,仓储能力24亿斤,年加工大米能力20亿斤,全年公司经营总额达16.3亿元。通过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公司大米种植基地辐射到了吉林省西部7个县(市、区),辐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0万亩扩大到120万亩,辐射产量达到20亿斤,绿色优质稻谷产量由原来的4亿斤提高到6亿斤。农民通过种植优质水稻品种,每吨绿色优质稻谷比普通稻谷多卖200元,每公顷增加收入近2000元。全国直销店开设13家,直销专柜建设140个。

董清华说,面对区域内品牌多而杂、杂而小的局面,松粮集团提出了“共举一杆旗、同打一张牌”的整合理念,以“吉林大米”为旗帜,以“查干湖”品牌为核心,集中力量,聚合财力,五指并拢,形成拳头,全力打造“查干湖”这张金字招牌。坚持“小而美”的理念,采用小群体、大规模,分散布局、集中管理的方法,以20公里为一个半径,布局一个联盟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辐射效率,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品牌的带动力量和溢价能力,搭建平台经济载体,让更多认同查干湖品牌的加工类企业、商贸类企业聚集于此,创造并分享品牌带来的成果和红利。

董清华说:“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大米品牌,没有好的品质,无从打造好的品牌,而好品质来自好品种,品牌的逻辑关系是品种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品牌。”为了引进和研发出适时、适地的好品种,松粮集团成立了松农高科公司,并打造试验示范基地。2016年,松粮集团打造“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基地,引进了国内外200个品种进行实验和繁育,全力打造我国首个“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目前,查干湖大米产品销售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

为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粮食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决定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吉林省作为第一批“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省份,在“中国好粮油”行动带动下,示范企业经营形势出现好转,实力不断增强,随着示范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示范企业自有水稻基地面积也迅速扩大,目前已经达到了46.4万亩,同比增加5.3%。全省水稻平均价格始终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格0.10元/斤以上,中高端大米产销量达到20亿斤,实现农民增收15亿元。玉米、杂粮示范县增加优质粮油种植面积1.96万亩,订单面积2.41万亩,优质粮油收购2.64万吨。

吉林省粮食和储备局大米产业处处长张长城介绍说,在全省“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12个示范县中,吉林省粮食和储备局重点支持“中国玉米之乡”公主岭市打造鲜食玉米、主食玉米和优质饲用玉米,“中国绿豆之乡”洮南市打造优质杂粮杂豆,提升了吉林粮食优质品率。在“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推动下,省内水稻主产区大米品牌打造也取得显著成效。“舒兰大米”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德惠市和柳河县分别授予“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和“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收,农民种植优质粮油的收益显著提高的目标。

黑龙江桦川县富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打造公用品牌和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程监管。桦川县粮食局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除负责农产品质量检测外,还负责“有机桦川”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确保消费者通过二维码扫描可以了解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并明确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现农产品的质量的全过程溯源。二是权威检测认证,提高农产品公信力。对于在“有机桦川”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政府要求其必须经过国内及国际权威机构的检测和认证,对产品的品级由国家级机构认证和安全元素进行检测,并提供认证证书和检测报告。三是确保渠道唯一,防止市场混乱。确定在线下只设体验店,不进行售卖,解决市场销售终端无法监管的问题。在每年年初平台上公布预售大米种植品种、种植面积、预计产量、产品等级等信息,定量销售,售完为止。四是全过程展示,增强消费者信任。依托“互联网+农业”智慧指挥系统,实现“有机桦川”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农产品种植过程全程可视,使消费者直观感受农产品的生产环境,了解农药、化肥、除草剂是否施用及施用剂量,切身感受鱼鸭蟹稻共生共育的和谐场景。五是由桦川县政府回购“星火大米”和“桦川大米”两个品牌,采取免费授权的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使用。目前已授权五良纯生态、滨江庄园等5家合作社。在主销区的高铁站、飞机场、和媒体上进行宣传,增强了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尹延寿介绍说,黑龙江为推进“中国好粮油”示范工程建设,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依托物联网,实现质量可追溯。组织建立区域内综合监测追溯体系,整合区域内质量监管系统,运用智能化监测设备、信息采集装备等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环节透明度,实现全程可追溯,赢得销区市场信任度。二是打造品牌,树立品质优势力。黑龙江坚持走农业品牌化道路,打造粮油产品品牌,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开展多元推介,充分发挥地理标识证明商标作用,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三是创新营销,拓宽销售渠道网。首先建立了营销实体店,五常、泰来、桦川、宝清等4个示范县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佛山、昆明、贵阳、沈阳等11个城市建设品牌实体店19个,运营状态良好。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营销,黑龙江依托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建立网络营销渠道,通过电商人才培训、与专业营销公司合作等方式,提高营销队伍素质,制定电商发展规划,逐步开拓线上销售市场。

富锦象屿金谷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秋粮收购现场 刘博文/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