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祝县祁连山区生态建设模式探索

时间:2024-05-30

徐国栋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天祝县工程管理局,甘肃 武威 733200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具有气温低,光照不足,生长期短,降雨较少等特点,自然灾害频繁。境内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桦树、山杨、油松等乔木树种,金露梅、锦鸡儿、忍冬、杜鹃、高山柳、绣线菊等灌木树种。

天祝县祁连山区生态区位特殊,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石羊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承担着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功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和区位优势十分重要[1]。天祝县祁连山区属石羊河流域发源地,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使每年流入黄河和石羊河的泥沙减少约1 100多万t[2]。农林牧矛盾日益突出,促使林区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导致水源涵养林上移、涵养水源功能弱化[3],林区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移民难度大[4]。

一、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存在问题

目前,天祝县祁连山区生态建设目前主要存在资源开发与林地保护矛盾突出、生态保护建设任务繁重、林业生态建设投资标准低、林业产业投入不足等问题。

(二)发展方向

加快实施林地、森林、冰川、湿地等生态系统工程,依托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组织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减轻生态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提升生态建设与修复发展水平。

二、祁连山区生态建设

(一)林地保护工程

持续推进森林、冰川、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断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促进祁连山区生态管护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二)林区生态修复工程

提升生态修复工程质量,以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突出抓好南阳山防护林网建设、天景公路绿化、县城东西两山、工业园区等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加大移民迁出生态治理修复,切实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成效。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及有害生物防治。

(三)冰川环境保护工程

近年来,祁连山地区雪线加速上升,据卫星遥感资料对比分析,祁连山积雪面积也在逐年减少。为减轻和限制人为生产经营活动对冰川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有效减缓冰川消融速度,通过建设冰川区域保护设施,开展巡护、观测等保护工作,对重点保护区内的冰川集中分布区及周边环境开展严格的管理,对冰川雪山和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分布集中区全面实行封禁;同时,结合人工增雨雪工程,增加冰川区域积雪补给。通过封禁保护、巡护设备、人工增雨雪工程等方式实现祁连山区冰川环境保护。

(四)林地保护支撑工程

加速完善全县林场保护及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基础保障措施,更好地支撑林地保护。

(五)天然林保护工程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建设,做好已建成天然林资源的管护,以巩固和完善天保工程建设成果为首要任务,通过保护、培育天然林资源,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政策保障、加大投入,加速祁连山区天然林工程建设与管护改革,拓展林区生态发展空间,促进祁连山林区生态建设质量提升,达到祁连山生态环境与林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六)生态小康村镇绿化

结合和依托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计划与目标,以推行乔灌花草相结合为手段,建设祁连山区环村庄乡镇林带、生态片林、小绿地、小公园、林网及村镇四周面山绿化,以小康村镇绿化为基础,逐步改善祁连山区外围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持续实施和落实以上措施和制度,祁连山天祝县境内祁连山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将得到有效的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将得到全面的恢复与治理,森林覆盖率将大幅度增加,森林生态环境及服务功能显著改善,森林规模和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均得到提高。研究区需加大实施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采用有效管护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以及营建比较稳固的生态防护林系统,改善水文条件,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进度,各类工程优化配置,快速合理实施,加速治理和改善天祝县祁连山区生态,提升天祝县祁连山区生态功能。通过对生态资源的协同保护和开发利用,引导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促进研究区社会进步,实现社会生态文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