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你的想法我都知道》翻译实践报告

时间:2024-04-24

王新纳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你的想法我都知道》翻译实践报告

王新纳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2014年9月1日The New Yorker。共7977词,笔者选取后3984词进行翻译。考虑到汉英语言的差异,以及汉英文化的不同,笔者在翻译时主要运用了归化,音译,直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在“信”的基础上,尽力做到“达”和“雅”。

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方法;《你的想法,我都知道》;《纽约客》

一、选材

We Know How You Feel选自《纽约客》(The New Yorker)2014年9月1日刊,作者是拉斐-卡查杜里恩,是一篇科技类并与市场接轨的文章,全文围绕读心仪展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开始关注电脑对人们情绪的解读,一个名叫Affdex的机器人,通过扫描人们的情绪,表情来试图读懂人们自身都常常忽略的心理活动,又围绕将Affdex推向市场的调查测试过程展开,向人们展示了商机和科技的密不可分,同时也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二、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

原文生词虽不太多,初看不是很难,但因与科技、市场等关系密切,科技术语较多,真正下笔翻译时却有一定难度,把握科技术语翻译的准确性于我来说本就是难点,这次选择挑战一下自己,所以,初读时根本不知作者所云,难以准确定位里边科技术语的中文译本及中西方思维差异,于是不得不一遍遍通读文本,揣摩里边蕴含的种种。

1.英文人名,公司名等专有名词的译法:

在英语普及的今天,专有名词是该音译,还是直接用英文,这方面在翻译界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规定,就我个人来说,对于有现成普遍接受的中文的译本的英文名称就用现成译本,没有现成汉语译本的英文名词来说,我更偏向于赞成音译成汉语,虽然英语的普及度再日渐加深,但汉语热也正在以横扫全球的趋势发展着,英译汉的目标读者正是广大汉语大众,英语音译为汉语的例子在中国接受度也比较高,典型的成功音译例子如“可口可乐”,“德克士”等等。

如:“Kalioubi”音译为“卡莉欧碧”,由文本可知该人物为女性,所以采用这样的音译;

“Dove”该词有多种译法,分别为“鸽子”、“德芙”、“多芬”,翻译中我选择了“多芬”,因为由下文的内容推测,“女孩”,“自然美”等词可感知,“Dove”应译为“多芬”;

2.英文中俚语的译法:

如:“This is all hands on deck.”该俚语理解的不透彻,翻译过程中查阅了词典,最后译为“有备而来啊”,总感觉意思有些牵强,需进一步研究推敲。

3.文中个别动词的译法:

如:“I had shifted in my seat.”中“shift”一词该如何译;

“a throwaway line, but one with a remarkable implication—that even emotions could be quantified, aggregated, leveraged”.中“leveraged”本意是“杠杆”,该句中到底如何译,需进一步推敲斟酌。本文科技术语较多,并且英语是替代性语言,汉语是重复性语言,翻译时把那些替代性的指称可统一翻译。如某些“她”都直接明确地译为“卡莉欧碧”。

本篇翻译主要运用了归化(其实也并不完全归化,归化的同时也兼顾了两面:力求其易解和保持原作的风姿),音译(如人名,地名),直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在“信”的基础上,尽力做到“达”和“雅”,使译作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与笔调与原作保持一致,同时使译作和原作一样流畅。

三、初次翻译时的错误及修改

初翻时由于盲目下笔,对篇章理解不透彻,出现许多低级错误,如:

原文:One of the TV spots that Millward Brown had chosen was for Dove.

译文:明略行公司选择过为德芙做一个电视广告。

改译:明略行公司选择过为多芬做一个电视广告

由于思维定势,“Dove”译为了“德芙”,反复斟酌下文,由下文的“小女孩”、“自然美”得知,“Dove”译为“多芬”更贴切,准确,忠实于原文。

原文:The company occupies eight floors in a midtown skyscraper, and her face brightened as she walked from the elevator and into a retro-modernist lobby with a lofty ceiling. Painted on a wall was McCann’s credo: “Truth Well Told.”

译文:公司在市中心一摩天大楼里占据八层,她满面荣光地从电梯进入一个复古的带有很高天花板的现代主义的大堂。墙上涂写着麦肯的信条:“真理自然存在。

改译:公司占了市中心一摩天大楼的八层,她满面荣光地从电梯进入一个复古的带有很高天花板的现代主义的大堂。墙上涂写着麦肯的信条:“用事实说话。”改译后译文更准确连贯,符合汉语的一贯表达。

四、翻译过程中所获的经验教训及启发

该文本为典型的科技类文本,科技术语较多,由于平时这方面知识欠缺,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而且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对于一些文化牵涉较多的内容翻译起来甚不顺手,都说翻译是杂家,所以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广泛涉略,各个领域的知识都要有所掌握,为做好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2.拿到原文本不能急于下手翻译,需了解作者写作特点及文本写作背景等,同时要通读整个文本,大致把握文本内容及其发展的逻辑,感情等,同时翻译要防止两种倾向:自由主义—大手大脚,自由发挥;形式主义—束手束脚,拘泥字面。

与此同时,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学,一方面却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语法和语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矛盾:《必须把文学翻译工作提高到艺术创造的水平》,1954,见《翻译通讯》1983年第一期第17页)

准确的把握及转换中西方思维的差异,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本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王佐良1989)

译文要反复推敲和修改,思维难免会存在偏差,每一遍修改都会使译文意思、风格等各方面更向原作靠近,使译文真正地做到“信、达、雅”。

[1]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何刚强,姜倩. 翻译概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

H059;I253.4

:A

:1671-864X(2015)11-0046-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