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演变特点分析

时间:2024-05-30

朱淑萍,傅亲民,刘广才

(1.甘肃省临夏县种子管理站,甘肃临夏731800;2.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甘肃兰州7300202;3.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演变特点分析

朱淑萍1,傅亲民2,刘广才3

(1.甘肃省临夏县种子管理站,甘肃临夏731800;2.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甘肃兰州7300202;3.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20)

本文对近60年中国小麦产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小麦产量提高依赖于面积增加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单产为主,再过渡到以栽培技术和品种为主的演变特点;同时,对旱地小麦种植区划及生产特点进行综述,由此得出旱地小麦产量演变的特殊性;最后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不同区域小麦产量特点与供需平衡关系。

产量演变;麦区划分;生产特点;供需平衡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生产有很大发展。小麦播种面积在2133.3~3066.7万hm2之间变化,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比例从1949年的19.57%逐渐上升到2007年的22.45%,其中1991年达到27.55%[1,2]。产量占粮食总产的比例从1949年的12.20%逐渐上升到2007年的21.79%[3]。在2001年(含)以前,小麦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从2002年开始其播种面积略少于玉米,居第三位。本文综述了1946-2006年中国小麦产量水平的演变,分析了甘肃不同区域小麦产量变化特点。

一、我国小麦生产和产量演变特点分析

小麦面积波动较大,从1949年的2 033.3万hm2上升到1991年的3 066.7万hm2[1,2,3],到2004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经过连续7年下滑到2 030万hm2[4],接近建国初期的水平。从2005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逐年增加,到2007年已恢复到2 333万hm2[4,5]。

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激励下,依靠科技进步和行政推动,我国小麦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一)播种面积持续增加

1998-2004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连续7年下滑,由1997年的3005.7万hm2下降到2162.6万hm2;从2005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恢复,逐年增加,到2007年已恢复到2372.1万hm2,增加209.5万hm2,增幅9.69%[5,6]。

(二)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2004-2008年我国小麦产量分别达到 4245 kg/hm2、4275 kg/hm2、4545 kg/hm2、4605 kg/hm2、4755 kg/hm2,连续 6年超过 1997年 4102.5 kg/hm2的历史最高纪录,小麦产量走出多年连续徘徊的局面,2006年首次突破4500 kg/hm2大关,其后持续稳定增长。改革开放后的小麦平均单产比前30年增加2.29倍[5,6]。

(三)综合作用下总产显著增加

2008年我国小麦总产达到11246.4万吨,2009年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由于各级政府、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实行科学抗旱,小麦生产再次取得了好收成,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增,将实现连续6年增产,从2006年开始,总产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在面积减少666.7万hm2的情况下,产量再次连续稳定超过1亿吨。改革开放后的小麦总产平均比前30年增加2.45倍[7,8]。

2004-2009年全国小麦总产和单产连续增加,其中总产增加是由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目前的种植结构下,小麦面积已基本稳定,除非对种植结构有重大调整,小麦继续增加面积的潜力不大,近期小麦增产应主要靠提高单产来实现,目前农业部大力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近年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整体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我国小麦育种和栽培水平亦有很大提高,国家对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增加了投入,生产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家对小麦生产的宏观政策指导、科技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条件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面积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指导,单产的变化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新中国建立以来单产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将逐渐放缓。总产的变化与面积关联度更强,与国家的政策指导更密切相关。从1997年历史最高总产逐年下降到2003年,以及从2004-2009年小麦总产连续增加,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指导有关。

二、不同生态产区小麦产量变化特点

旱地农业的概念不同于旱区农业和雨养农业。旱区农业是泛指缺水地区的农业,包括依靠自然降水的旱作农业和旱区灌溉农业;雨养农业则指无论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的依靠天然降水从事的农业总称;而旱地农业则是指在水分不足地区依靠天然降水从事的农业。冷石林等认为,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的雨养农业和北方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的“绿洲农业”不属于旱地农业的范畴。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年降水400-600 mm范围内的晋、冀、鲁、豫、陕、甘等非灌溉冬小麦地区,面积近700万kg/hm2,占北方小麦总面积的33%左右[9]。其中旱地绝对面积最大的有陕西、山东、河南、山西等省,而相对面积最大的为陕西省与山西省,均约占该省小麦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一)主要小麦产区的降雨量特征

干旱地区降雨量<250mm、半干旱地区在250~400mm、半湿润偏旱区400~550mm;能进行农业生产(种植业)的无灌溉区域,分布在旱区;旱地小麦产区在有限降水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内所进行的无灌溉或可以进行有限补充灌溉地区的农业生产(种植业);雨养为主的小麦产区包括降水量少的干旱半干旱无灌溉农业,又包括雨量充沛无灌溉条件的湿润区农业[10,11,12]。旱地小麦受自然气候生产力影响较大,并约束着耕作制度、栽培技术、以及品种选用等追加生产力的选择与发挥,这些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降水、土层厚度、土壤结构、地下水源深浅等。根据上述自然因素的不同,北方旱地冬小麦栽培分布,可概括为两个麦区,五个亚区。

(二)黄土高原深地下水层旱作麦区

该区大体以太行山、中条山为界,进行东西切割、走向西南,包括豫西黄土丘陵旱作冬麦区,山西中南部黄土丘陵旱作冬麦区、陕西渭北旱塬及延安地区黄土丘陵旱作冬麦区,并向西延至甘肃东部及宁夏固原黄土丘陵旱作冬麦区,面积约350万hm2,是我国主要旱地小麦大范围连片产区。由于黄土覆盖较深,一般达30~300 m,地下水埋藏较深、开发困难,除部分黄河沿岸可望进行引黄灌溉外,其余大多为我国永久性旱作麦区[13]。根据该区水热资源的差异,又可分为两个亚区。

1.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冬麦区。该区主要指沿黄河中游潼关大弯处为中心的陕西渭北旱塬、豫西旱塬以及山西运城峨媚岭旱塬,是我国黄河中游的农耕发祥之地,具有悠久的种麦历史与丰富的旱作生产经验。该区自然降水在550~650 mm左右,干燥度约为1.2~2.5左右,为半干旱至半湿润区,伏雨量大而集中,下渗积蓄性强,冬季温暖,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1月平均温度在-3~1℃左右,小麦安全越冬条件好,一般为带绿越冬,越冬经历的时间短,返青早、分蘖及幼穗分化时间长,成穗率高,穗子大。是我国光、热、水资源最好的旱地冬小麦高产区。

2.黄土高原半干旱、干旱、冷凉丘陵旱作冬麦区。该区主要包括山西中部旱作冬麦区(包括长治、晋中、吕梁)、陕西延安及甘肃东部庆阳、平凉旱作冬麦区、宁夏固原地区的一部分冬麦产区。降水量约为400~550 mm(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其中山旱地区降雨可达550 mm以上。该区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年平均温度10℃,一月份平均温度在-5~-10℃,极端最低温度达-25℃,麦苗越冬条件不好,冬季地上部受冻干枯,干旱冷冻常是造成越冬死苗的重要原因。该区是我国北方旱地小麦低产区[4]。

(三)黄淮海浅地下水层旱作冬麦区

该区包括太行山以东、淮河流域以北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小麦面积约300余万hm2,其中平川非灌溉条件的旱地,多为浅地下水层的非永久性旱地,以及降水量较高非必要性灌溉的旱地;此外,浅山丘陵旱作区大多土层较薄、保水性较差、但降水量较高,一般都在600~700 mm,干燥度约1.2~1.5,为半湿润易旱区。该区又可分为3个亚区[4]。

1.冀鲁平川浅地下水层无灌溉旱作类型区。该亚区多为不连片的、暂时无灌溉条件的旱作区,由于地下水源的可开发性,或河流水源的可引人性,故为非永久性旱作区。其中部分地区属于地下水位较高的非灌溉涝洼地或下湿盐碱地,土壤粘重、排水性较差[4]。

2.冀鲁浅山丘陵旱作类型区。该亚区为沿山无灌溉条件的岗坡丘陵地区,或沿海丘陵地区。如冀西沿太行山的浅山丘陵地带,鲁中沂蒙山沿的旱作区,胶东沿海丘陵区,豫西南岗坡丘陵旱作区等。这些地区多为岗地,土层较浅、蓄水保水性较差,大多是该省的旱薄低产区。

3.沿淮湿润旱作区。该亚区主要是指苏北、皖北等无灌溉条件的旱地麦作区。虽无灌溉条件,但年降水量多在700 mm以上,且地下水源充足,水层很浅,小麦生长中后期的排水防湿成为主要技术,唯播种至苗期常处于旱季,需要做好播种保墒、保全苗的工作[1,4]。

由于我国旱地小麦面积大、分布广,跨越的自然气候类型复杂,栽培条件差,栽培水平低,导致产量低而不稳,其中冬小麦平均单产约1800~2000kg/hm2,春小麦为1000~1500kg/hm2。小麦平均单产相当于全国小麦平均单产的50%~60%,而且年际间产量变幅大。随着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周期,每3~5年,小麦产量出现一次大波动,成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丰歉的重要因素。而小麦生产的波动则导致我国粮食生产起伏不定[5,13]。

三、甘肃小麦主产区面积及产量特点

甘肃是一个小麦生态多样化的地区,2010年小麦总面积91.3 kg/hm2,冬麦占70%,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全国区划中冬麦区属华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春麦区属西北春麦区。我省主要有河西灌溉春麦区、中部干旱春麦区、洮岷高寒春麦区、泾河上游冬麦区、渭河上游冬麦区、陇南冬麦区六大生态区。河西灌溉春麦区昼夜温差大,成熟期高温强光照,大气干旱,有干热风危害;中部干旱春麦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瘠薄,旱灾频繁;洮岷高寒春麦区土壤肥沃,降水量充沛,低温寡照,有条锈病、白粉病危害和穗发芽;泾河上游冬麦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春季干旱,晚霜冻,有条锈病危害。渭河上游冬麦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气候温暖,红黄矮病、条锈病危害严重;陇南冬麦区水热条件好,光照不足,红黄矮病、条锈病危害严重。从各区小麦产量水平看,位于黄土高原的冬麦区,常年种植面积约66.67万hm2,以塬地和山坡地为主,雨养种植,一般塬地产量3 750 kg/hm2左右[14],山坡地产量2 250 kg/hm2左右,所产小麦尚不能达到自给,属净输入地区;春麦区的中部干旱区小麦面积约26.67 万hm2,一般产量750~1 500 kg/hm2,产量低而不稳,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沿黄河灌区和河西走廊灌区是甘肃商品小麦的主产区,面积约36.67万hm2,一般产量5 250~8 250 kg/hm2,属高产地区,生产全省商品小麦的70%。目前甘肃小麦总体上为基本自给,但地区间不平衡,中东部为净输入和消费区,河西是主要商品小麦输出区。

[1]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等.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J].作物学报,2011,37(2):202-215.

[3]陈欢,曹承富,孔令聪,等.长期施肥下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3).

[4]徐明岗,梁国庆,张夫道.中国土壤肥力演变[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杨生茂,李凤民,索东让,等.长期施肥对绿洲农田土壤生产力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2043-2052.

[6]马力,杨林章,沈明星,等.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117-124.

[7]王德建,林静慧,孙瑞娟,等.太湖地区稻麦高产的氮肥适宜用量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3,40(3):426-432.

[8]方日尧,同延安,耿增超,等.黄土高原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47-49.

[9]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等.长期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7):2407-2414.

[10]门明新,李新旺,许皞.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8):2339-2346.

[11]李忠芳.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和机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12]林治安,赵秉强,袁亮,等.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8):2809-2819.

[13]曹广才,王绍忠.小麦品质生态[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4]庄巧生.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编辑:刘国华)

S5-33

A

1673-9019(2016)03-0028-03

2015-11-13

朱淑萍(1981-),女,甘肃临夏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与种子管理等工作。基金项目: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2011GB2G100005,1105NCNA0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