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夏秋季节鸽痘的防控

时间:2024-05-30

韩占兵 张立恒

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肉鸽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肉鸽养殖中时有发生。典型特征为鸽体表皮肤(喙、脚明显)产生痘疹,有的病例在鸽口腔与喉部形成干酪样沉积物,影响肉鸽呼吸与采食,造成幼齡鸽大批死亡。

一、病原

该病病原为禽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该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禽的皮肤和黏膜病灶中,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脱落的干燥痂皮中可存活数月,阳光照射数周仍可保持活力,-15℃下保存多年仍然有致病性,在60℃下加热1.5小时才能杀死。病毒对消毒剂较敏感,1%的氢氧化钠、1%的醋酸、0.1%的升汞可在5~10分钟内杀死病毒,甲醛熏蒸1.5小时也可杀灭病毒。在腐败的环境中,病毒很快死亡。

二、流行特点

病禽脱落和散布的痘痂碎屑是主要的传染源,因为该病主要通过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病毒,因此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多发(每年7~10月)。病毒经蚊虫叮咬的皮肤和黏膜伤口感染,当消化道或呼吸道发生其他病原感染时,偶尔可以继发禽痘。此外人员、物品和车辆等在病原传播上也需引起重视。幼鸽发病死亡率高,皮肤发生痘疹影响白条鸽销售。成年鸽发病死亡率较低,但为潜在传染源。

三、临床症状

1. 皮肤型

皮肤上出现水痘或结节,在眼周、喙周、脚等皮肤裸露部位可见。痘由针头大小到豌豆大小,甚至更大,色泽初为灰白色,继而呈血红色小泡,10天左右破溃,1~2周后干燥结成棕褐色痘。长满痘痂的幼鸽非常难看,严重者可致鸽死亡。

2. 咽喉型

咽喉上有黄白色小斑或溃疡沉积物,臭而不易剥离。鸽因咽喉沉积物堵塞,常窒息或饥饿死亡。咽喉型常伴有皮肤型发生。

四、预防

1. 减少蚊虫侵袭

鸽痘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要想减少鸽痘发病概率,首先要消灭鸽舍内及周边蚊虫,减少肉鸽与蚊虫接触的机会。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尤其是污水里,因此鸽舍内部和周边环境不能有蚊子繁殖的静止水面或臭水沟。鸽舍周围环境要清理干净,乱堆放的杂物是蚊子休息的地方。开放式鸽舍最好安装纱窗、纱门,避免蚊虫进入。鸽舍内安装驱蚊灯,是一种绿色健康的灭蚊方式,驱蚊灯最好摆放在高于膝盖的地方,且离地面不要超过1.8米;使用驱蚊灯时,鸽舍内光源全部关掉,可以提高杀蚊效果。河南省叶县天照肉鸽养殖合作社夏秋季节在鸽舍点熏蚊香,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华南地区的某些鸽场在鸽舍上风侧(南侧)种植驱蚊草、夜来香、万寿菊、七里香、天竺葵、食虫草、逐蝇梅、茉莉花、薄荷等,也起到驱蚊功效。

进入鸽舍内的蚊子,可以合理使用杀虫剂。杀蚊气雾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菊酯类杀虫剂。蚊子多半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应对鸽舍的各个角落进行喷洒。为了提高杀灭效果,减少气雾剂用量,可以在鸽舍内搁置木箱、铁桶,里面放些浸水的抹布,布置成一个阴暗潮湿的“人工陷阱”,白天蚊子飞进后,往箱桶里喷少量气雾杀虫剂,即可灭蚊。家禽对菊酯类杀虫剂比较敏感,避免直接对鸽子活动区域喷药,以免引起中毒。

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鸽痘最有效的方法,15日龄以上的幼鸽和成年鸽每年接种1次,可以取得理想效果。常用疫苗有鸽痘弱毒疫苗和鸡痘弱毒疫苗,于每年4月接种,方法为翅下翼膜刺种。每1 000羽份疫苗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或专用稀释液稀释),用刺种针蘸取疫苗稀释液,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的翼膜处刺种。做翼膜刺种时,一定要确定接种针已蘸取足够稀释好的疫苗,保证疫苗剂量充足。刺种后5~7天检查接种部位有无结痂,如果有结痂说明接种效果良好,如果无任何变化,应重新接种。接种成功后的10~14天肉鸽产生抗体免疫力,保证当年夏秋季不发病。发病耐过后的种鸽可以获得终身坚强免疫力,无须人工接种。

五、治疗

该病传播速度很快,肉鸽场一旦发现鸽痘疑似病例,要立即隔离病鸽,尽早确诊治疗,健康鸽群进行鸽痘疫苗紧急接种。鸽痘目前尚无特效药可用,但为了减少死亡和控制疾病扩散,可口服中药抗病毒类产品,连用5~7天,促进痘痂干燥、萎缩和脱落。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抵抗力。皮肤型痘疹后期可用镊子小心剥离干燥痂皮,伤口涂抹碘酊消毒,或用烧红的小烙铁除掉痘疹,患部涂碘甘油或紫药水。口腔、咽喉黏膜上的假膜如影响进食和呼吸,可用镊子小心剥离,然后用碘甘油消毒处理。眼部肿胀的病鸽,可挤出里面的干酪样物,用2%硼酸溶液冲洗干净。据国内相关报道,用中药制剂银翘散拌料或煎水饮用治疗鸽痘,已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45004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