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痴心农技不言悔

时间:2024-05-30

刘志坚

现年41岁的王小良,1995年从邵阳农校毕业后,一直担任新邵县陈家坊镇农技站站长职务。20多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由于他表现突出,2001-2006年连续获得县政府嘉奖;自2007年开始多次被县政府评为科技先进个人;2008年被县人大常委会评为新农村建设标兵,同年起还被县科技局聘为12396科技专家;2015年在省农技推广工作会议上,该镇农技站被评为省五星级乡镇农技站。

促增收 带动农户调整产业结构

从2001年开始,王小良率先在黄家桥村承包8亩田种植优质早熟无核葡萄,每亩每年收入6000元。为了提高栽培技术、增加收入,王小良先后多次自费到广西兴安、湘潭三益、浙江海盐、常德澧县等地参观学习,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终于掌握了南方葡萄栽培技术,如“V”字形架式、葡萄套袋、早熟无核化生产、葡萄数字化栽培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300多亩,主要种植红提、醉金香、金手指等优质品种,每年农户仅种葡萄一项收入就超过了150万元。

近十多年来,他还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自己率先投入3万多元资金种植了35亩蔬菜大棚,后来又自掏腰包推广新品种,引进了水果型黄瓜、津研系列优质黄瓜等,这些优质品种在自家棚里试种成功后,结合新技术积极向其他农户推广。自2013年以来,他还与镇农技站的干部们在桥石滩村承包耕地200亩进行双季稻种植示范,带领全镇干部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让每名镇村干部都熟练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和技能,并多次组织种养大户开展集中培训学习。

在搞好本镇基地的同时,王小良还积极为其他乡镇农户提供帮助。2006年,他在潭府乡水口村发展了百亩秋季礼品西瓜栽培,并成功解决了西瓜半年内(3 ~ 9月)播种两季、成熟两季的问题,为农民增加近50万元收入; 2008年,他又在雀塘镇柳山村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投资200多万元建起100多亩提子园;2012年带领部分农民到衡阳的祁东参观学习酥脆枣生产技术,并且在本镇富阳、长塘等村发展了200亩酥脆枣生产基地。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强服务 推动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陈家坊是新邵县农业大镇之一,当地具有发展双季稻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春耕期间,从浸种催芽到播种育秧,从插秧到大田管理,王小良带领技术人员始终坚持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宣传农业政策法规等。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为做好病虫测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在病虫测报点上,他总是定期认真调查、取样、分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服务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

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规模种粮大户36户,其中种粮2000亩以上的1户,1000亩的1户,其他种粮大户面积均在100 ~ 500亩,全镇每年双季稻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传技术 引领一方百姓脱贫增收

陈家坊镇是新邵县重点扶贫乡镇,农民脱贫致富任务艰巨。2017年,镇党委政府决定由王小良同志兼任刘什坝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就是想利用他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实干精神帮助刘什坝村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王小良兼职后,一心想着如何带动广大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他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在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找到一条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发展油茶、双季稻、水果等五大优势产业帮助村民增收。

目前,在王小良的带领下,刘什坝村发展油茶种植1200亩、优质稻1300亩、无花果150亩、优质桃150亩和优质無籽西瓜200多亩。同时,他与村支两委还制定出了一个长远发展规划:利用村里的土地优势,打造十里桃园;利用本地的一座岩洞(名叫孤山岩)发展全域旅游(正在招商中)。通过产业带动,今年预计可以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200多万元,带动帮助村里79户贫困户共336人每人直接增收300元。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新邵县陈家坊镇 邮编:422923)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