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狐狸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时间:2024-05-30

夏奎波

一、病毒性肠炎

(一)诊断要点

1. 病原为犬细小病毒。流行迅速,传染性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2.3~4月龄幼狐最易感。病狐体温升至40~41.5℃,不食,鼻镜干燥无汗;腹泻剧烈,粪便呈灰白色,有时呈黄绿色,水样,恶臭,便中混有黏液和气泡,严重者呈脓性血便;疾病后期,粪便呈酱油状,便中混有血絲,尿呈黏浓茶色,卧笼不起,消瘦衰竭,最后麻痹痉挛死亡。濒死期病狐腹部膨大,口流血水。新生狐、老弱狐最终因心肌受害,往往发生猝死。

(二)防治

1. 预防。平时加强狐场管理,禁止猫、狗等动物进入笼舍。定期消毒。引进的种狐要隔离观察至少30天,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入群管理。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关键,采用病毒性肠炎疫苗肌内注射,断奶后的健康仔狐2毫升/只,成年狐3毫升/只。第一次接种后2周再重复接种1次。免疫有效期半年。

2. 治疗。发现病狐,立即隔离。加强护理,对症进行强心、补液、止泻。

用狐抗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10~30毫升/只,肌内注射。为防止继发感染,可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20~40毫克/只,每天2次,连用3~5天;或青霉素钠10万单位/只、链霉素10万单位/只,分别一次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中药治疗可用党参10克、紫苏8克、陈皮5克、法半夏6克、旱莲草5克、生姜5克、黄连1克,加水适量,煎煮滤渣,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3~5剂。

二、脑炎

(一)诊断要点

1. 由犬Ⅰ腺病毒引起。夏秋季节多发,一般呈地方性流行。

2. 5月龄幼狐最易感。急性型脑炎,病狐表现异常兴奋,体温升高至41℃以上,短时间癫痫发作;少数病狐仅表现拒食、呕吐、饮欲增加,没有脑炎的典型症状。慢性型脑炎,病狐症状不明显,食欲减退、腹泻,最后衰竭而死;母狐流产、难产,仔狐产后数天内死亡。

(二)防治

1. 预防。目前国内养殖场采用自家苗(又称现地疫苗,是采用发病养殖场的狐狸病料组织分离病毒,然后用细胞体外培养或直接捣碎、灭活后制成,仅供发病养殖场作紧急接种使用)进行预防:一般仔狐于分窝后2~3周接种犬传染性肝炎Ⅰ型弱毒活苗或多联苗,以后每6个月加强1次免疫;种狐配种前30~60天免疫1次。用狐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三联活疫苗,于仔狐断奶后21天皮下或肌内注射,3毫升/只,3周后重复注射1次,也可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2. 治疗。该病尚无有效疗法。发现病例或血液检查阳性者,果断隔离,全场彻底消毒。窝中一旦发现病例,全窝淘汰,更不能留作种用。

三、犬瘟热

(一)诊断要点

1. 由犬瘟热病毒引起。2.5~5月龄幼狐易感性最强,无明显季节性,但多发于寒冷季节,即每年10月至翌年4月。

2. 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犬、病狐或其他易感带毒动物,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自然感染时,潜伏期9~30天,有时达3个月。典型病例: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稽留2~3天;食欲减退或不食,呕吐,腹泻,便中带有黏液或血液;鼻流分泌物,水样透明,以后转为黏液性或化脓性鼻炎,鼻镜干燥甚至龟裂;眼结膜充血潮红,角膜混浊。有的伴有咳嗽,先干咳后湿咳;有的出现神经症状,四肢、头部肌肉强直性收缩甚至麻痹,转圈,面部肌肉出现节律性抽动,后肢单侧性或双侧性瘫痪。银黑狐会出现突发性视力障碍,瞳孔散大,虹膜发绿。

(二)防治

1. 预防。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坚决杜绝流浪犬、猫进入狐场;对患有犬瘟热的犬、猫等毛皮动物等及时隔离治疗,强化消毒,疑似病例要及时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在年末临近配种期时发病,要彻底淘汰带毒病狐,不要留作种用,取皮期一律取皮淘汰。

预防该病较理想的办法是,用犬瘟热单联苗皮下注射,3毫升/只。一般在每年 12月至翌年1月注射1次,7月再重复注射1次,免疫期可达6个月。

2. 治疗。该病无特效疗法。发现病例,应及时淘汰病狐,全场消毒。

在病毒感染初期,大剂量使用特异性抗血清,2~3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1次/天,连用3天;或紧急接种犬瘟热弱毒疫苗,3毫升/只(改良大体型狐4毫升/只),分两点皮下注射,有一定效果。但出现临床症状后,以上方法无效。

狐发病出现临床症状后,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以配合对症治疗。如发生肺炎咳嗽严重时,用磺胺嘧啶钠60毫克/千克体重,研末后混拌饲料中食入,1次/天;同时肌内注射青霉素,银狐、北极狐(蓝狐)幼兽20万单位/只,成年狐30万~40万单位/只,2次/天;配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10毫克/只,1次/天。胃肠炎严重时,可用土霉素治疗,银黑狐、北极狐等幼狐每天0.25克/只,成年狐0.5克/只,研末后分早、晚2次或早、中、晚3次混拌饲料中食入。

四、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

(一)诊断要点

1. 狐、貉、水貂均可感染,以狐狸易感性最强。不分年龄、品种及性别,但母狐感染率高于公狐,成年狐感染率高于育成狐,北极狐感染率高于其他狐种。主要传染源是病狐和带菌狐,直接或间接传染。交配、授精等可直接接触传播,感染的孕狐可直接传染胎儿;狐场工具,被患狐尿粪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可以间接传播。常发生于狐繁殖季节。

2. 配种狐大多于妊娠后20~45天出现流产或早期胎儿吸收。流产前,病狐阴门外见有少量污秽物,妊娠中期病狐排出血块状固体物,妊娠中后期病狐排出流产的死胎、烂胎。流产后1~2天,病狐精神萎靡,卧笼不起,血尿,体温正常或稍高。

公狐感染该病后,性欲减退或丧失交配能力,发生包皮炎、前列腺炎、尿道炎,重症患者可因睾丸炎、肾囊肿而死亡。

(二)防治

1. 预防。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较有效的方法。健康狐在发情期前1个月,全群肌内注射狐阴道加德纳氏菌铝胶灭活疫苗,1毫升/只,免疫期6个月,2次/年。需要注意的是,病狐要在进行治疗痊愈后1.5个月再进行免疫注射。

母狐配种前20天,可肌内注射氟苯尼考6~15毫克/千克体重,1次/天,连用5~7天,同时肌内注射狐阴道加德纳氏菌铝胶灭活疫苗1毫升/只,可预防配种时感染该病。

2. 治疗。母狐配种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有努责和阴道排出血样分泌物,应立即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局  邮编:2764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